魏永生
書法教育的開展,對于諸多學校、校長、教師等來說面臨的是一個似舊實新的問題。舊,是言其多年來教育部累次下發(fā)文件,要求重視寫字教學;新,是言教育部首次以“書法教育”而非寫字為名發(fā)文。書法教育與寫字二者的異同不僅是字面之意,更體現(xiàn)于內涵,需細致甄別。對其中一些問題見仁見智,多有不同的理解與認識亦屬題中應有之意。就此,結合黑龍江教育編輯部召開的書法教育座談會上各方人士的交流,我們的多方調查與較長時間以來的實踐、研究,談談我們的看法。
一、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定位問題
書法自產生之時,即與漢字形成依存、表里的關聯(lián),離開了以實用為主的漢字,書法的所謂藝術性質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與基礎,失去了存在的內容。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合而為一,是書法的特質。這是書法這一中華數(shù)千年傳統(tǒng)文化凝結成的精華與西方線條藝術的本質區(qū)別,是書法之所以為中華文化獨有的緣由。且不說,“書法教育綱要”中對書法教育性質、基本內容、基本目標等的界定,僅就現(xiàn)今書法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書法教育應更趨于寫字的實用層次,而非趨近書法的藝術層次。鑒于書法教育面臨的師資水平、學生程度,長期處于被忽視且存在諸多問題的境況,書法教育切不可好高騖遠,而應穩(wěn)穩(wěn)立于寫字之上再求發(fā)展。首先要面對絕大多數(shù)學生,再兼顧在書法方面有特殊興趣、有一定層次需求的學生?!熬V要”中“適度融入”是一個含義頗為豐富的提示與限定?!叭谌搿倍钳B加,而非滲入,而非其他,對書法教育的方式方法就頗有要求,頗為講究。而“適度”則更因學生、教師等基礎、條件、程度與水平不同而不可能不存在差異。因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學校,甚至相同的地域、相同的學校,也因師生情況的千差萬別或同中存異,對“適度”的理解與教學實施中的結果必呈現(xiàn)不同。實際上,這也給學校、教師、學生的發(fā)展預留下一個較寬的空間。
二、書法家進校園與書法教育師資問題
目前,書法教育的開展,面臨的最大困難,最亟須解決的困難是師資問題。近百年來,書寫工具由毛筆而鋼筆、鉛筆、油筆,變化的不僅僅是工具,深層次的是對書寫所蘊含的民族精神與審美作用等態(tài)度的變化。特別令人扼腕的是,電腦打字方式對書寫的沖擊是空前的、徹底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教師、學生書寫能力的弱化、蛻化,已落觸目驚心之境。猝然高調要求恢復書寫傳統(tǒng),重建書法格局,優(yōu)秀師資甚至合格師資的空缺是絕大多數(shù)學校短期內無法化解的矛盾。鑒于此,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三方聯(lián)手,在北京等地開展“書法家進校園”活動,引進外援,以解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燃眉之急。其他地方有條件的也紛紛效仿,一時間頗為熱烈,反響良好。但是,此舉也不能不令人心存憂慮。書法教育首先屬教育范疇,而非首先屬藝術創(chuàng)作范疇,教育存在教育的基本屬性,存在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書法教育必須依循教育的方式而為。現(xiàn)今,書法屬藝術范疇,書法家中相當一部分具藝術家特性。藝術最講個性,最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藝術家也最有個性。因之,由書法家進行書法教育存在兩者間是否十分契合的問題。不是所有書法家都懂得并能夠遵循教育規(guī)律進行書法教育,也就是說不是所有書法家都能夠從事書法教育。書法與書法教育分具不同性質,各有不同規(guī)律,其中有重合交叉,但其不同也是客觀存在。因此,只有具備從事書法教育能力的書法家才具備被請進校園的資格,才具備被請上講臺的條件。如果忽視了這個基本情況,僅僅因師資的短缺,因一些書法家名頭的耀目而不加選擇地一概“請進”,恐怕難以達到我們希望達到的目的。
但是,書法家終究是專業(yè)人士,是開展書法教育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持。其中不乏完全勝任書法教育的人。如,學校中特別是高校中多年從事書法教學的學院派書法家,又如,社會上多年從事書法教學有良好聲譽的書法家。特別是學院派書法家,他們受過良好的專業(yè)教育,文化水平較高,本身從事教育工作,為人師表,兼擅教藝書藝,是理想的人選,是“書法家進校園”的中堅力量。從長遠計,相關部門可以建立相應制度,建立書法家資源庫,采取較科學的準入策略,并對具資質的“進校園”的書法家進行動態(tài)管理。如此,可部分化解中小學書法教育師資短缺的難題。
三、簡化字與繁體字的關系問題
語言文字的發(fā)展過程,就是不斷規(guī)范的過程。我國大陸使用簡化漢字已歷數(shù)十年,從較迅速地掃除青壯年文盲,有效實施文化普及來說,簡化字起到了相當巨大的作用。但多年來對于一些簡化字的丟失意義所產生的見形不見義的弊處,學界等亦多有人評說。漢字簡化源于漢字拼音化之說,源于西風東漸之際。其時對于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大多是一棍子打倒打死。之后,一些繁體字學習運用的偏難,加劇了要求簡化的行動。如果從歷史發(fā)展、文化傳承與弘揚的角度看,漢字簡化的作用顯于一時,長遠說,其弊端亦易見?,F(xiàn)今,重新審視中華文明,接續(xù)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呼聲愈加高漲。被稱為中華文明密碼的漢字,其歷史功績與作用得到了高度評估??晌覀兠鎸Φ那闆r又頗為復雜。簡化字推廣數(shù)十年,已不可偏廢,“通用語言文字法”等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對此有硬性規(guī)定。從啟蒙始,學生識寫的也都是簡化漢字。如果僅僅依照現(xiàn)今專業(yè)化的書法藝術作品的要求,所有師生書法作品必須使用繁體字,則明顯脫離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實際?!皶ń逃V要”從實際出發(fā),規(guī)定書法教育的“三個基本”, 明確其普及的性質,而非專業(yè)化藝術化的性質。如果按照書法藝術的要求進行書法教育,易造成大多數(shù)學生識寫繁簡字的困難,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尤甚。我們認為,繁體字終究蘊含非簡化字所能比擬的文化信息,繁體字入書法自有其傳統(tǒng)與優(yōu)長。但不可片面理解只有書寫繁體字是書法,書寫簡化字就不是書法。當代著名學者書法家啟功先生的書作就寫簡化字。對于絕大多數(shù)師生來說,寫好簡化字是基礎、是前提。因此,我們大力提倡在行有余力、能力所及的前提下,盡量多地識寫繁體字。但前提必須是“行有余力”。試想,教師如能從造字的“六書”角度,由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而及今文字大致梳理字的源流,對于學生識字寫字、書法教育的進行該起到多大的作用。而在學生理解字的音形義的過程中繁體字就非簡化字所可比擬。
“書法教育綱要”是進行書法教育的指導性文件,對其內容亦有相關權威解讀。但“綱要”僅僅是“綱要”,不可能涵蓋所有方面,解答所有問題。區(qū)域差異、校際差異、師生差異也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十分豐富的材料,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實踐空間。我們愿與多方有識之士進行較為深層次、較為專業(yè)化的交流與研究,以利于書法教育的良性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