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圣春
生物學是一門從分子、細胞等方面來闡述各種生命現象的學科,它反映的是千姿百態(tài)的生物界,變幻莫測的生物體,還涉及到人們肉眼看不到,摸不著的細胞分子結構和許許多多的生物專用術語,如果死記抽象的分子結構、生命現象及生物專用術語,生物學知識學起來便會枯燥泛味且事倍功半,況且高中生物的內容比較抽象,對于三級學校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給教學帶來很大的考驗,那如何才能讓高中生物課生動有趣,課堂氣氛活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呢?
一、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多媒體教學作為一門新興的教學手段,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聲音等多種信息的有機整合,能創(chuàng)設出圖文并茂的課件,全方向地作用于學生的多個感官,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穎刺激是學生關注教學內容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極大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使難點分散,重點突出,提高了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能生動地把一些難懂的知識簡單化,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授《基因的表達》一課時,當講到基因如何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這個過程是在細胞中發(fā)生的,利用教學儀器無法看到該過程,為了讓學生有個整體的感覺,在課前我把基因控制蛋白質的整個流程做成動畫,通過多媒體在大屏幕上播放,生動活潑,逼真,有趣的動畫效果,讓學生能夠直觀體會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并一目了然的掌握該知識點,從而更好地了解了我們身體的奧秘。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但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反應出來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一節(jié)課結束好像感覺沒有學到完整的系統知識。課件教學的容量大,象電視或電影畫面那樣一閃而過,沒有充分給予學生細看和思考的時間,那將極大地影響教學效果,而且也沒有平時課堂教學中的完整板書,對于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是不利,在多媒體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缺點和不足,只能在適當的時候使用,而不能濫用。
二、理論聯系生活實際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反過來,如果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能聯系現實生活的一些現象,將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同時也能悟出生活現象產生的本質,對知識的應用更加游刃有余。在《光合作用》這一課里面有一個對于是葉綠素對各種可見光吸收量的多少的問題,這與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關系?學生馬上聯想到菜農搭建的大棚所用的塑料顏色,好像大家用的主要都是白色或無色,這時我會引導學生是否有見過用綠色的,學生經過思考后基本上都能認為沒有見過,我會趁機問:綠色不是很環(huán)保嗎?為什么不用?綠色塑料允許哪些可見光通過呢?部分學生物理學得比較好,馬上回答說:綠色塑料只允許綠光通過。那這樣一來綠色大棚里的蔬菜就只能吸收到綠光,而現實生活中菜農不用綠色塑料,說明綠色大棚對蔬菜的光合作用不甚理想,從而得出葉綠素對綠光的吸收量很少,以后學生走出社會,也有可能從事這一行業(yè),這無疑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幫助。又如學習細胞呼吸這一課時,細胞為什么要呼吸,要能正常呼吸需要哪些條件,一旦不能正常呼吸將產生什么后果,學生馬上就能聯想到煤氣中毒,兩者相互聯系使得學生興趣大增且透徹地掌握細胞呼吸的重要意義。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還可以讓學生理解而牢記該知識點,讓學生感覺到學有所得,從而對生物更有興趣,提高生物的教學質量。
三、自制教具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很多生物知識都是較為抽象的,很多東西是我們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去應用它,感覺就比較吃力,想要讓學生對該知識點有個大體的印象,光靠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儀器配備目錄》所列品種是不夠的,這只能靠自制、自配的辦法去補充、完善,否則很難達到教育目標、完成教學計劃。
在學習《減數分裂》一課時,很多學生都把它與有絲分裂混在一起,為了解決學生的困惑,我在鉆研教材、研究教學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經過一定的思考、創(chuàng)意、構思和設計,與學生共同制作出減數分裂過程的一系列教具,有參與制作的學生對該過程更加了解,利用教具來上課,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形象地掌握知識,對于部分不甚明白的學生我們讓他自己動手來操作,使他能深刻體會到學習生物并不是真就那么難,只要愿意開動腦筋就可以學到很多常人所不知的東西,同時也加強了他們學習生物的信心,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實驗教學讓抽象的實驗知識轉化形象的事實。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實驗,很多學校都沒有真正落實,只能簡單地死記一些抽象的原理,步驟,結論。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極其不利的,對知識的記憶也無法牢固,從而影響高考的能力發(fā)揮。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并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jié)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愛因斯坦 (美國),為了讓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思考來獲取印象深刻的知識,同時培養(yǎng)他們愛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實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始終堅持盡量提供學生做實驗的機會。
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中,我首先讓學生自學,實驗室為他們提供實驗必須的用具和材料,接著讓學生每個人自主實驗,最后讓學生互相對比實驗結果,找出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做得不理想的學生重新設計實驗步驟,直到成功為止。在實驗過程中的幾個細節(jié)如:1.將濾紙條的一端剪去兩角;2.沿鉛筆線均勻地畫出一條細線;3.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如果沒有讓學生親自動手來做這個實驗,就只能死記我們強加給他們的抽象的原因和道理。而通過做實驗所得到的形象具體的實驗結果,不用老師的解釋,他們輕易就能思考出個中原由,對知識的掌握也更牢固。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愛動手動腦的習慣,體驗成功的滋味,這對于學生學習其他科目也有很大的幫助。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相信只要熱愛學生,樂于奉獻,在平時的工作中勤于鉆研,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研究與學生相適應的教法最為關鍵,只要教學方法能為學生所接納,那么生物教學就不再是枯燥的,不再是抽象的,高中生物課一定會更加生動有趣,生物教學之路將越來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