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剛
【摘 要】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高中語文課堂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有了改進和提高。但是,高中作文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怎樣對作文教學進行改革是每個語文教師應(yīng)該考慮的問題。
【關(guān)鍵詞】新課改 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52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出,作文是讓大部分學生感到頭疼的板塊,許多學生覺得作文不好寫,寫出的作文也是非??菰餆o味的。的確,當前的作文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課堂教學程式的固定化,一般都是由教師規(guī)定一個題目,學生按照要求進行寫作訓練,教師會選擇一些范文在課堂上朗讀,并進行作文評改。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只是處于一種機械的練習中,寫出的作文質(zhì)量也不高。針對這種問題,筆者認為,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高中作文教學進行改革,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那么,要想達到這一教學目的,作文教學改革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呢,筆者給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一、注重知識的積累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用在寫作教學方面再貼切不過。學生之所以感覺寫作文很困難,就是因為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發(fā)。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進行知識的積累,這樣才能使積累的知識變成寫作的源頭,變成寫作的素材,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
首先,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生活世界是很豐富的,學生之所以對每天發(fā)生的事情視而不見,或者認為每天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就是因為學生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對生活進行多角度的觀察,并且讓學生從所聞所見中得到自己的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總會有觸動內(nèi)心的時候,讓學生有所感所想,這個所感所想就可以成為寫作的契機。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shè)置一個“我看到了什么”的板塊,讓學生能夠有機會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例如,在一次寫作課上,有次輪到一個男同學上臺發(fā)言,當我問他今天看到了什么特別的事情沒有,男同學敘述了一個情境,當時正是冬天,傍晚回家的時候,他看到路邊賣紅薯的大爺把幾塊紅薯給了旁邊凍得瑟瑟發(fā)抖的乞人。但是這個男同學描述這個情境的時候預期特別平淡。我就問他,賣紅薯的大爺穿得怎么樣,為什么在寒風中堅持賣紅薯,學生思考了下說,是因為家里狀況不好,我接著問他,那他為什么還給乞人紅薯,留著賣錢不行嗎,男生若有所悟,回答說是因為那個大爺有愛心,愿意幫助他人。這時候他說的時候就帶著敬佩之情,后來這個男同學寫了一篇叫《真情》的作文,是一篇感情豐富的佳作。由此可見,觀察和積累在寫作教學中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觀察,多多思考,并在思考時付諸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進行知識和素材的積累,才能寫出內(nèi)容豐富、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其次,閱讀也是進行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強調(diào)了閱讀的重要作用。在作文教學中也是這樣,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進行閱讀,不斷進行知識的積累,不斷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樣作文水平才能隨之提高。閱讀的材料可以是一些美文、議論文等,或者是讓學生閱讀一些精品范文,讓學生找到自身的差距,從閱讀中不斷提高自己。
二、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體,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是習作的執(zhí)筆人,因此,也要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的主體意識。
首先,教師要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可以成為促進寫作的內(nèi)在動力。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第一,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例如,教師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用精彩的語言授課,尊重每個學生,適當穿插一些小幽默等,使寫作課堂變得輕松愉快,改變那種學生一上寫作課就緊張的狀態(tài)。第二,教師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題目,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選擇的題目要有更大的靈活性。在傳統(tǒng)的寫作課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狀況,教師往往隨便從一大堆題目中選擇一個沒寫過的,就讓學生進行練習,根本不管這個題目的意義如何。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師在選擇題目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并且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guān)聯(lián),這樣學生在面對寫作題目的時候,才會愿意寫,并且有東西可寫。第三,教師要通過一些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jīng)常舉行一些作文評比、展示的小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表達自己,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也讓學生感覺到寫作文所帶來的成就感。這樣,學生會有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進行作文的寫作。
其次,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在新課改中所提倡的。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生活經(jīng)歷、性格等各有不同,以此面對同一則素材,或者同一個題目,學生的表達也是各不相同。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勇敢表達自己。另外,作文的體裁也要有自由性,記敘文、議論文、散文、雜文都應(yīng)該是教師所提倡的,不能對形式進行限制,要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極大程度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揮。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多多給予鼓勵,多對學生提出表揚,這樣才有助于保持學生寫作的熱情。
三、多元化評價
在高中寫作教學改革中,除了以上兩個方面,教師也要注意作文評價的多元化。評價的目的是找出學生的優(yōu)缺點,給學生指出進步的方向。并且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多元化,達到原有的目的。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進行作文互評,注意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這種方式能夠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可以安排隨機抽取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對同學的作文進行評價,并且盡量做到公正。通過這個方法,可以讓學生學習到他人的長處,發(fā)現(xiàn)別人的問題時會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可能自己的問題自己很難看出,但是從別人的眼中會變得更加清晰。此外,在評價別人的作文時,學生必然要掌握一些評價優(yōu)劣的標準,在自己寫作時就能有意識地向這些標準靠攏。
其次,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多用欣賞和贊美的眼光看待學生的作文,找到其中的閃光點。有的學生可能某一個段落寫的好,有的學生可能整體結(jié)構(gòu)設(shè)置得合理,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進行評價和表揚。
總之,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作文這個板塊,把作文當作教學重點看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運用適當?shù)姆椒ê筒呗詫懽鹘虒W進行改革。讓學生在豐富知識、培養(yǎng)情感的基礎(chǔ)上進行寫作,并且寫出新意。并且力求通過這些改革,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