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已經是春暖花開時。四月的春天,桃紅柳綠,暖日晴風,鶯歌燕舞,鳥語花香,處處醞釀著新的希望,但愿今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也能在這春日暖暖的陽光中逐漸復蘇……
事實上,這些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中國涌現出了一批新一代收藏者,他們眼界開闊,出手不凡,并開始頻繁涉足國際市場,這一現象不能不令人感到欣慰。然而中國藏家是否可以從此屹立于全球收藏界而不倒呢?中國藏家要想長期保持與世界接軌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據悉,西方藝術品市場在經濟回暖和旺盛的藝術消費需求帶動下已呈現出持續(xù)性的復蘇態(tài)勢,實現了連續(xù)三年的增長。西方藝術品市場穩(wěn)定增長背后的原因,除了金融資產回報率近年來的普遍不振,導致投資人將資產配置藝術品及其與金融資產的低相關性外,也與西方收藏家的收藏理念有很大關系,那么從西方收藏家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么呢?
分析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特點不難發(fā)現,一些所謂的“高端”藝術作品價格在各大拍賣行被不斷刷新,而這些天價也成為中國富人圈內最為時尚的話題,中國的新富們追趕西方收藏家的大手筆、中國的藝術家要趕上西方藝術家的市場天價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點話題和關注焦點。
藝術品價格上得快,下得更快,這個特點在這一、二年中尤為凸顯。當我們以冷靜的眼光看待中國藝術品的價格動態(tài)與中國收藏家的收藏方式時,不難發(fā)現,當今在大多數中國新貴收藏家里,藝術品只是被作為一種時尚玩意與投資渠道,真正以收藏為愛好和責任的卻少之又少。這恰恰反映出中國藝術品收藏行業(yè)的不成熟,反映出中國收藏家和西方收藏家的本質區(qū)別: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更像一場“暴發(fā)戶”的派對,金融風暴的到來也宣布了這場派對的完結。
反觀西方社會,藝術品收藏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普及。人們收藏和鑒賞的興趣是從小開始養(yǎng)成的:逛美術館、看畫展、學習美術史等等的活動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當一些有實力的藏家選擇收藏和投資藝術品時,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已經具備了非常良好的鑒賞水平。對于這些收藏家來說,藝術收藏的終極目標是將藏品展出和捐獻給美術館,以此來提升他們自身的社會地位與藏品重要性。世界上許多重要美術館,如美國的紐約現代美術館、古根漢姆美術館等都是建立在一些私人收藏家的收藏捐贈上的。當然,西方政府對于這樣的捐贈行為給予的扶持政策,如抵稅、抵押貸款等,大大地促進了西方收藏家的捐贈行為。
中外文化價值取向不同,造成在選擇藏品時中外收藏家擇物標準的不同。外國的收藏歷史悠久,而且沒有斷層,因此外國的收藏家鑒賞水平總體高于中國收藏家。
盡管中外收藏家之間有著如此巨大的差距,但是,相信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成熟及藏家們經驗的積累,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小。況且一個行業(yè)總是在冷暖的循環(huán)中發(fā)展的,通過這種循環(huán),去蕪存真,大浪淘沙。雖然眼下有很多人對行業(yè)的表現并不樂觀,然而筆者依然相信中國藝術品收藏行業(yè)回暖在即,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迎來市場的春天,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