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章
相信很多新人都曾有這樣的感受:要參加一個工作中的重要場合,非常希望能夠提出一個到位的問題來展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見解和經(jīng)驗??墒堑搅爽F(xiàn)場,大腦也許會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提什么問題好。最后,也許不得不在谷歌百度上找一個相關(guān)領域的問題,勉強提出來了事。有的人也許希望通過提問可以博得演講者及聽眾的認可,然而現(xiàn)場問題提出時卻引來尷尬,當然也無法形成相關(guān)人員與你的良好互動,更談不上受到認可了。
提問不是去PK
小楊是公司這幾年來招來的“最大牌”畢業(yè)生了。他出身名校,且是明星實驗室的大牌導師的得意弟子,畢業(yè)后又直接進入了行業(yè)內(nèi)頂尖公司的核心研究部門,公司的CTO劉總與小楊的大學導師還是至交,一切對于小楊來說都太完美了。在眾人眼里,小楊找到了最合適也是最有力的起點,正是要“坐著火箭起飛”的時候。
幾個月后,一次劉總碰到小楊的部門經(jīng)理老王,順口問了一句:“老王啊,我把今年最好的畢業(yè)生都給了你的部門了。一定要把他們鍛煉好啊。對了,最近小楊表現(xiàn)怎么樣?”
老王咽了咽口水,慢悠悠地說:“小楊啊,能力肯定是沒得說。不過人剛來,還有些不適應,還在找位置的階段。而且,新人的鋒芒還沒磨掉,需要些時間吧。”
本來滿心期待的劉總聽到這話楞了一下,有些失望地說:“哦,年輕人嘛,肯定不能一下進入角色。不過,我相信他會很快成為主力的?!?/p>
幾天后,劉總的研究生導師蘇教授來公司訪問,正好也借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業(yè)內(nèi)前沿的進展和研究課題。公司上下對于蘇教授的此次訪問非常重視,特別安排了所有技術(shù)員工及領導到現(xiàn)場聽蘇教授的講座。
一看到講座的題目,小楊立刻就信心爆棚了,他心想:“這和我研究生的課題相關(guān)度很大啊!這是個在領導面前表現(xiàn)的好機會?!?/p>
教授的講座進行到一半,小楊突然站起來,大聲問:“蘇老,您講的這些進展都沒有真正地解決困擾本領域的主要問題啊。底層特征和上層語意的鴻溝,您覺得該怎么打破呢?”
蘇教授看了一眼小楊,依然笑瞇瞇地說:“這個小伙子的問題不錯,這個鴻溝到目前為止很難打破,但是業(yè)內(nèi)的大學和公司都在努力在某些細分領域做到最好……”
教授的話說到一半,小楊又跳起來,像機關(guān)槍一樣提高了語速:“根據(jù)2004年,Bernie的論文……2008年卡耐基梅隆大學在這方面的成果……2012年MIT……現(xiàn)在您說的問題還是沒解決?。磕X得可以解決么?”
教授耐心聽完他的長篇大論,很和藹地回道:“你研究得挺深入嘛。要解決這個問題,確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那么,我們繼續(xù)講后面的內(nèi)容?!?/p>
一句話把小楊“夸”得有些更飄飄然了,他又試圖跳出來挑戰(zhàn)一下權(quán)威:“教授……”
小楊的話剛開了個頭,坐在最前面的劉總站起來說:“我們作為公司來講,更多地是要做能解決的問題。好了,我們先聽教授講完?!?/p>
劉總簡短的一句話,像一記悶棍直接把小楊打蒙了。后面的講座內(nèi)容,小楊一個字都不記得了,只記得會后劉總走出去時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失魂落魄地小楊走回部門辦公室,就被部門經(jīng)理老王叫到辦公室。這時候的小楊已經(jīng)沒了任何鋒芒,很沮喪地問:“我這也是為了讓領導高興啊?!?/p>
“我知道你想在領導面前表現(xiàn)一下,展示自己的見解和能力。在這種場合提問題確實也可以達到這種效果,”老王很嚴肅地說:“但是,你的問題聽著不像是去提問,更像是去PK。”
小楊很委屈地回道:“我提的問題也沒錯??!”
老王聽了不知該笑還是該生氣:“是沒錯,這問題目前整個學術(shù)界和工業(yè)界都解決不了,大家都清楚的,還用你來問?在這種場合,你提這種問題,簡直就是來踢場子的。提這種問題其實一點水平都沒有?!?/p>
聽了這話,小楊像泄了氣的皮球,很無奈地說:“領導,我錯了。”
老王補充道:“還有,你平時和部門里面的人開會和交流也有這個問題。就像劉總說的,我們的目標是解決能解決的問題,提升產(chǎn)品,為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你的價值不是在日常交流中通過提各種尖銳問題PK得來的,而是通過對公司實實在在的貢獻獲取的。當吵架王,只能招人煩啊,最終你很難在部門立足的?!?/p>
走出老王的辦公室,小楊已經(jīng)快虛脫了,回到工作中,他還得繼續(xù)面對自己一直以來PK挖下的“大坑”……
提問時的心態(tài)是提問者自身最需要注意的問題。一般在職場中,新人提出的問題還是需要以建設性問題為主,這樣更容易使自己在積極和平的氛圍中,得到滿意的答案。當然,不排除有一些辦公室政治或者公司間的利益會左右問題的針對性,這種就要具體情況具體應對了。
不“走心”的提問惹尷尬
小黃在辦公室里是個默默無聞的新人。自從畢業(yè)之后,她每天就是默默地做自己的工作,別人也似乎看不到她的存在??吹胶妥约阂黄疬M來的新人已經(jīng)和大家都很熟了,小黃心里真是著急啊。
無奈之下,小黃找到自己的師姐取經(jīng):“我該怎么辦啊,現(xiàn)在和隱形人一樣。”
師姐給建議說:“很簡單,你要在合適的場合首先讓大家認識你?!?/p>
“什么場合合適呢?”小黃想不出來。
“很多??!”師姐補充道:“你們公司隔三差五都會請業(yè)內(nèi)專家來做講座,你們公司的主要領導啊大牛啊都會參加。在這種場合,你問幾個高水平的問題,你看大家是不是都會重視你?”
在師姐處取得了“真經(jīng)”,小黃一直在等待這樣的一個機會。沒多久,正好有一個業(yè)內(nèi)名人來公司進行交流。小黃聽到消息后,很早就開始對相關(guān)領域進行調(diào)研,準備了幾個自認為最專業(yè)的問題,憋足了勁要“讓大家認識我”。
由于是第一次在這種場合提問,小黃非常緊張。在會上,她把問題寫在小紙條上,一遍一遍地看,默念問題的內(nèi)容,小紙條已經(jīng)被小黃捏得濕噠噠的了。專家講的精彩內(nèi)容,小黃是一個字都沒聽進去,滿腦子想的都是她那幾個問題。
專家講完了,小黃鼓足勇氣第一個舉手:“您好,非常感謝您的精彩演講。我首先想問一個問題……”
當她把問題闡述完畢后,她旁邊投來的不是贊許和佩服的目光,而是驚愕的眼神。專家頓一頓,回她說:“哦,這個問題,其實我之前有所提及。大概情況是……由于時間關(guān)系就不詳細回顧了?!?/p>
一記悶棍打得小黃有些手足無措,不過她還是沒失去分寸,橫下心接著問:“我還有一個問題……”
當問出第二個問題后,有人已經(jīng)笑出來了。坐在旁邊的同事提醒她說:“剛剛?cè)思覄傉f過這個事情啦,還講了個非常精彩的笑話。你怎么把笑話又重現(xiàn)了,是來配合搞笑的么?”
臺上的專家也很無奈地說:“你的問題很好,我們下來再交流一下吧。還有別的問題么?”
小黃灰溜溜地從會場逃出來,正好碰到自己的組長,眼淚一下子就掉出來了。組長安慰她說:“沒關(guān)系,年輕人嘛,有點兒挫折也很正常?!?/p>
“我沒想到會是這樣,本想提幾個有意思的問題的。”小黃很遺憾地哭道。
“你的問題準備得不錯,而且在這種場合主動提問題,主動交流也是值得贊許的。不過,”組長想了想說,“你提問題的時候沒走心。對方講得什么都沒聽,就直接提問題,很容易提得很烏龍的,對人家也顯得不尊重?!?/p>
提問是一種互動的方式,顯然要根據(jù)對方的反饋來構(gòu)造自己的問題,這樣才算是“走心”。只有“走心”的交流和互動才有可能得到對方的認可和大家的贊同,這樣才能達到提問題的目的。
問題太大難回答
小孫一進公司,師傅老張就教育她說:“小孫啊,不管在什么部門做新人,有一點是相同的,就要是多提問,有不懂的就問,這也能讓人家看到你的進步和長處。在產(chǎn)品部門尤其要多提問,這樣才能把產(chǎn)品做得精益求精。”甩下這句話,老張就去出差了,小孫也開始了她的新人之旅。
半個多月后老張出差回來,在茶水間碰到了同事老鄭,順便問了句:“我那個徒弟小孫這幾天怎么樣?。俊?/p>
老鄭喝了口水說:“其他都還好,就是提問題沒頭沒腦的,有時候把部門老大搞得也挺莫名其妙。”
“哦?”老張有些擔心:“她做了啥事了?”
“一會開部門會議,你就知道了?!崩相崝[擺手走開了。
部門的產(chǎn)品設計頭腦風暴會上,大家一起討論一項新應用的用戶體驗設計。小孫也蠻積極的,站起來提問說:“根據(jù)蘋果的主張,用戶體驗設計應該遵循5個原則,有用性、革新性、優(yōu)雅性……咱們這個產(chǎn)品設計是怎么遵循這5個原則的?”
大家聽了這個問題,齊刷刷地看著設計師小李。小李清了清嗓子,剛準備做答,部門老大接過話來反問小孫:“哦?你有什么具體的問題或者看法?”
小孫沒聽到答案反而招來了領導的反問,感到非常意外,頭上的汗也滲出來了。她想了想,小聲說:“有用性就是……革新性就是……”
沒等小孫說完,領導就打斷她了:“現(xiàn)在可能沒時間討論高大上的理論,先說你對這個產(chǎn)品設計的看法吧?!?/p>
“這個嘛……”小孫語塞了,大腦一片空白。會議室里的空氣凝固了幾分鐘,大家又繼續(xù)開始討論了。
會后,小孫有些受傷,看到師父老張回來了,主動找他來取經(jīng)。還沒等小孫開口,老張先問她說:“你的問題是從哪里找來的?”
“百度上搜索來的,”小孫小聲說:“我確實也按照您的要求提問題了??墒谴蠹宜坪鯇ξ业膯栴}都不感興趣?!?/p>
老張笑笑說:“嗯,你提問題的態(tài)度和出發(fā)點都沒問題,是應該值得鼓勵的。但是,如果你提的問題你自己駕馭不了,最終很難得到你想要的結(jié)果?!?/p>
“為什么要提可以駕馭的問題呢?”小孫不解地問。
老張繼續(xù)說:“在提問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思想和語言上的互動的。如果你的問題只是你聽來的或者搜索來的,不是你親身實踐來的,你怎么和對方互動?就像剛才開會那樣,你問了那么一個高大上的問題,自己完全不理解,也不知道和會議主題的關(guān)系,對方很難回答你的。你那個問題,可以講一個學期的課程了。畢竟辦公室和學校不同,很難像學校老師那樣給你單向輔導啊?!?/p>
小孫似乎明白點兒什么了,接著問:“什么是我能駕馭的問題呢?”
“不管你通過提問學習提高,還是要通過提問展示自己,你都需要在這個問題相關(guān)的方面有一定的學習和實踐,”老張回道:“在工作中,提問題是啟動思維互動的一個過程,只有你在這方面有第一手的經(jīng)驗(hands-on experience),你才會有信心和經(jīng)驗與對方形成良性互動。當然我知道你希望能提出一些更專業(yè)的問題來,這方面你急不得啊?!?/p>
新人提問題時,需要對問題本身有一些認知和實踐,至少能“把控”針對該問題的討論的基本走向。如果還像在學校里那樣拋出很開放的課本問題,在辦公室里很難得到滿意的結(jié)果。畢竟,職場中的絕大部分場合都是在圍繞商業(yè)或者技術(shù)實踐進行,需要良好的雙方或者多方互動。在這種情形下,不能被駕馭的問題就算得到了對方的重視和興趣,提問者也很難給出良好的反饋,從而使得提問變得意義不大了。
責任編輯: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