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智商和情商,人還有“睡眠智商”,簡稱“睡商”。這個概念最早產生于美國。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為此曾做過一次全國性的睡商測試,其中超過83%的美國成年人不“及格”。“睡商”不合格,對睡眠認識錯誤太多,也意味著你出現(xiàn)睡眠障礙的可能性較大。現(xiàn)在選出十道測試題,你不妨測一下自己的“睡商”,答對一題得1分。6分以上算及格,6分以下,就表示你對睡眠需要更多一些的了解。
1.年紀愈大,需要的睡眠愈少。
錯。常有人覺得隨著年紀增長,人所需要的睡眠就會越來越少。但事實上,盡管睡眠時間短或睡眠困難現(xiàn)象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見,但是這不能表明老年人的睡眠需求量減少了,他們的生理需要量與年輕時相比并未減少。
2.如果開車想睡覺,可以提高收音機的音量來保持清醒。
錯。有研究顯示,無論是提高音量、嚼口香糖還是打開窗戶,都不能抵抗困意的侵擾,只有輕微的減輕作用。如果在駕車途中想睡覺,那么最好停靠在安全地帶休息一會兒。等到困意全部消失后再上路。
3.沒睡夠覺可以補回來。
錯。現(xiàn)在很多人存在一種誤區(qū),認為上班期間沒睡夠可以在周末補回來,所以一到周末就靠睡懶覺來補,有時一覺就睡到下午甚至傍晚。但是這樣不僅不能補回失去的睡眠,還會打破正常的睡眠規(guī)律。因為人體生物鐘相對固定,不管睡多睡少,人的睡眠都是有規(guī)律的。
4.閉目養(yǎng)神不能滿足睡眠需求。
對。晚上輾轉難眠時,不少人覺得閉上眼睛就能得到充分休息,雖然閉目養(yǎng)神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但是睡眠就像食物、水對身體的重要性一樣,是無法被短暫的閉目養(yǎng)神所替代的。長期不能獲得足夠的睡眠時間,身體就會欠下“睡眠債”,遲早要為之付出代價。
5.智商越高所需睡眠時間越短。
錯。目前醫(yī)學界并沒有驗證過這種說法。判斷一個人是否睡夠了,不能用睡眠的絕對時間來衡量,要重點看深睡眠時間的長短。有的人睡了8小時,但可能其真正的深睡眠時間還沒有一個只睡了5個小時的人長,這就會造成第二天的精力差別;也確實有部分成功人士的睡眠時間很少,但主要是由于工作應酬等原因造成的被迫縮短,醫(yī)學上稱為“睡眠剝奪”;還有一些人就是心態(tài)上的自我“標榜”,對外就宣稱自己睡眠時間少。
6.大多數(shù)睡眠障礙可不治自愈。
錯。大約只有1/3的睡眠障礙患者可以自行痊愈,不少因失眠而痛苦的人并未意識到這是種病,更不知道它是可以治療的;還有一部分人以為單純靠自身調節(jié)就可以緩解,其實這是不會自行消失的,任其發(fā)展下去,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如果你長時間睡不好覺,那么一定要去醫(yī)院進行科學的治療。
7.數(shù)羊可以幫助入睡。
錯。很多人晚上睡不著,就會躺在床上“數(shù)羊”,結果非但沒睡著,反而越數(shù)越精神。其實不管是數(shù)什么,都是靠分散注意力來達到催眠效果的,這對于一些人可能有效果。但如果數(shù)的時候過于認真,“糾結”在數(shù)字上,會起到反作用,讓神經越數(shù)越興奮,反倒困意全無了。
8.睡得越多越好。
錯。不少人認為消除疲勞就該多睡覺,這是完全錯誤的。每個人身體所需的睡眠時間并不同,如果你的身體已經睡“飽”了,但你還是強迫它繼續(xù)休息的話,會導致你的睡眠中樞長期處于亢奮狀態(tài),醒后就會感到懶惰、無精打采、軟弱無力,甚至智力下降。經常睡懶覺的人,因肌肉組織錯過了活動良機,起床后還會感到腿軟、腰骶不適。
9.身體無法適應長時間夜間工作。
對。所有的生物都有生理周期,也就是24小時節(jié)律,這影響著睡眠和覺醒的更替。就算出國跨越時區(qū),身體也會自己“倒時差”。所以對于常上夜班的人來說,午夜和清晨6時總是最困的時候。并且不管一個人從事夜班工作有多久,白天睡覺都非易事。所以,常上夜班的人在熬夜后半段盡量不要喝咖啡,白天補覺時間避免接觸噪聲和強光,睡前別飲酒,也不要劇烈活動。
10.即使睡夠了,無聊也會讓人想睡。
錯。很多人在進行活動時不會感覺自己困,而當他們稍事休息或者覺得無聊時,就會突然感覺到困倦感。這是因為睡眠是一種主動行為,真正引起睡意的是睡眠不足,沒有睡到足夠的時間,所以才會在無聊時感到疲乏。無聊并非是引起睡意的來源,而是使睡意變得明顯的一種“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