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芹
小時候?qū)σ黄v統(tǒng)籌學的課文印象深刻,大意是當你想喝茶,但家里什么也沒有的時候,你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喝上茶呢?
文章因為是強調(diào)統(tǒng)籌學的概念,所以說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燒上水(如果家中無其他人在,離人燒水還是很危險的呀),然后出去買茶葉,等回家的時候,水也燒得差不多了,正好可以泡上茶。
對于計劃性特別弱,同時又總是很懊惱于時間不夠用的人來說,學習統(tǒng)籌安排,最大效率地利用我們所能支配的時間精力,當然是極其重要的。事半功倍地完成既定的任務,真是很讓人有成就感呢。不過,另外一些習慣于慢條斯理地做事,并且非常享受于生活的隨意性與精致細節(jié)的人,也許并不認為凡事追求最大效率是宇宙真理。
生命只有一次,時間當然有限,不僅有限,因為時間的不可逆,“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樣的諺語甚至毫不遲疑地表達了對時間的無比珍視。基于對任何浪費行為的鄙視,浪費如此寶貴的時間,簡直就不可原諒了。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隨處可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對于那時的人們來說,一切都荒廢太久了,大家多么想把那些浪費的時間與生命盡量地奪取回來。一晃匆匆又是30年,正當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適應了快節(jié)奏、高效率、一切都以清晰的目標為方向的奔跑,卻又有很多人對這種如高速運轉(zhuǎn)的機器一股的生活開始提出質(zhì)疑。
是的,追求效率不是生命唯一的指標,對于某些人來說,甚至不是主要的指標。這樣的人生,在那些一切以效率為前提的人看來,當然是一種“劃不來”的人生,但是,到底怎樣才算是“劃得來”,還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比如你熱愛閱讀,那么,看起來在有限的日寸間內(nèi)讀最多的書應該是最劃得來的吧?可是,很多真正的好書,需要慢讀、精讀甚至反復重讀和揣摩。換言之,無論是智識的獲取還是樂趣的累積,都不一定與閱讀的本數(shù)成正比。又比如你熱愛旅游,那種上車睡覺停車拍照十天走遍歐洲數(shù)國的旅游方式,已經(jīng)從最初的被許多人認為是“劃得來”的行程,逐漸成為被人淘汰的方式。原因很簡單,匆忙之下,完全來不及感受陌生地域的氣息與細節(jié),這樣的旅游徒有虛名。
現(xiàn)在,更是有很多人在追問“中國人你為什么這么著急”,以及不斷地強調(diào)“慢生活”的概念。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了,人生的意義與味道,很多時候并不全在效率之中。
如果有人提前上小學,提前參加高考,提前進入社會,看起來是以一種“劃得來”的方式進入了早投入早產(chǎn)出的良性軌道。但反觀當年紅極一時的眾多少年大學生不僅大都“泯然眾人矣”,甚至因為情商與社會閱歷的單薄,反而在人生道路上更多了幾分苦澀,即使跟同齡人相較,也談不上任何出色了。
對于每個人而言,生活自有其節(jié)奏,時時事事都用是否“劃得來”作為衡量的標準,結(jié)果往往并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