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方利
你聽說過掌控態(tài)度的“A—B—C法則”嗎?這個方法看上去簡簡單單,但運用起來十分有效。
“A”代表“引發(fā)事件”。比方說,你趕上了交通堵塞,車子動不了就是那個引發(fā)事件。
“B”代表你的“信念系統(tǒng)”。你認為交通只會愈來愈糟糕,今后碰上這樣壞情形的日子會愈來愈多。
“C”代表“事件結果”。你變得憤怒,你想猛按汽車喇叭,你的胃出現(xiàn)痙攣,你拿汽車儀表板撒氣,使勁朝它砸拳頭。
問題是:大多數(shù)人直接從“A”跳到“C”。他們趕上了堵車,馬上就發(fā)起脾氣。他們覺得堵車讓他們不爽,卻沒有意識到根本沒必要發(fā)怒——他們跳過了最要緊的一步!
咱們再試一次吧:
“A”——你趕上交通堵塞。
“B”——你覺得自己意外地得到了多余的時間,可以獨自待會兒,聽聽音樂,或者計劃這一天要怎么度過。
“C”——其帶來的結果是:你對堵車時間帶給你的禮物心存感激。
我有一位友人很喜歡說:“交通堵塞本身沒有那么大的威力能讓我們如此憤怒,它只是堵住了我們的車而已。”他認識到,我們可以掌控引發(fā)事件和結果之間的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可以決定對正在發(fā)生的事情持有何種態(tài)度。
下回你碰到問題——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單位,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先下決心搞定你對問題的態(tài)度。
練習“A—B—C”法則吧。
也許,你改變不了“A”——那個引發(fā)事件,不過你可以試著改變“B”——你對該問題的信念。當你改變了自己的信念,“C”——事情的結果,也隨之被你改變了。
就這樣簡單,掌控你的信念,你就會成為更快樂的人!
(摘自《時代郵刊》2014年1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