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摘要:目的:探討護士在ICU病人輔助檢查中的護理配合及安全管理措施。方法:總結1650人次ICU患者行輔助檢查的安全管理經(jīng)驗。對行不同輔助檢查方式的ICU病人,采取不同的護理管理措施,包括充分的檢查前準備,協(xié)助輔助檢查的正確的體位,妥善的安置各管道,嚴密的觀察病情。結果:1650例次ICU病人中,10人次由于體位不恰當,導致二次重復檢查;2人次出現(xiàn)管道脫落;2人次在檢查過程中心跳停止緊急搶救而停止輔助檢查;其余1636人次輔助檢查均順利完成。結論:護士充分的檢查前準備,安全的轉運過程,積極應用安全護理管理措施可降低護理風險發(fā)生,減少了醫(yī)療糾紛,保證患者安全。
關鍵詞:輔助檢查;護理配合;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2-0548-01
護理安全是指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fā)生法律和法定的規(guī)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理、結構或功能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ICU病員病情危重,病種多,尤其是顱腦損傷、心肺疾患、急腹癥及綜合傷者,臨床常需要急診行輔助檢查,進行定位定性診斷,以爭取到最佳治療時機。輔助檢查根據(jù)病情需要又分為床旁檢查和外出檢查。在輔助檢查轉運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醫(yī)療護理風險。積極配合各輔助檢查科室醫(yī)生,降低風險的發(fā)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是ICU護士須重視的護理工作。本院ICU病人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行輔助檢查共1650人次,在護士的安全護理管理下,1636人次均順利完成檢查?,F(xiàn)將護理配合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4年1月至12月ICU病人行輔助檢查共1650人次,其中外出檢查950人次(外出院內檢查930人次,院外檢查2(1人次),床旁檢查700人次,意識障礙者500人次,神志清楚者1150人次,人工氣道者50人次,轉運中無家屬陪伴者5人次。
1.2方法 對行不同輔助檢查方式的ICU病人,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包括充分的檢查前準備,協(xié)助輔助檢查的正確的體位,妥善的安置各管道,嚴密的觀察病情。
2.結果
1650例次ICU病人中,10人次由于體位不恰當,導致二次重復檢查;2人次出現(xiàn)管道脫落;2人次在檢查過程中心跳停止緊急搶救而停止輔助檢查;其余1636人次輔助檢查均順利完成。
3.護理
3.1檢查前準備 檢查之前,護士應根據(jù)不同的檢查方式以及檢查項目做出準備。首先要全面熟悉病人病情、診斷及治療,執(zhí)行醫(yī)囑時應對醫(yī)生開具的申請單進行仔細核對,尤其是床號、姓名、年齡、診斷、具體檢查方式、檢查內容、檢查目的等。核對正確無誤后,書面和電話通知相關輔助檢查科室,確定具體檢查時間,外出檢查者,專人安排運達電梯,以最短時間做好檢查,將危險系數(shù)降低最低。將輔助檢查申請單處置單及時送到各輔助檢查科室;電話詳細告知行輔助檢查者的基本信息,并備好相關檢查申請單。
3.2外出檢查 外出檢查適合病情允許,可以搬運的病員。包括常規(guī)x線檢查、CT檢查、超聲檢查、急診藥物造影檢查、介入檢查等。在檢查過程中,護士要注意保護病人隱私,保持各管道通暢,嚴密觀察生命體征,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3.2.1病人準備 認真履行告知義務,體現(xiàn)人性化服務,落實患者知情同意與隱私保護,提供心理服務。清潔皮膚,摘去病人佩帶的金屬手飾和手表,檢查有無心臟起搏器及各種管道通暢情況,給予吸痰,保持氣道通暢,采取適宜體位。對于ICU機械通氣患者外出檢查,醫(yī)護人員應做好全面病情評估,充分準備,在搬運或轉運過程中,不間斷使用呼吸機,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保證呼吸機運轉正常。
3.2.2搶救藥物及器械準備 備好心肺復蘇藥物和鎮(zhèn)靜藥物(腎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地西泮等);一次性注射器2-3具;球囊呼吸器,氧氣枕,吸氧管,必要時備簡易呼吸機,便攜式心電監(jiān)護儀;急診藥物造影檢查除按常規(guī)外出檢查準備外,還必須配備心電監(jiān)護儀和相應的造影劑。
3.2.3轉運病人的護理配合 根據(jù)病情選擇恰當?shù)霓D運器械,包括平車、輪椅、可移動病床、救護車,躁動病人備適當?shù)募s束工具。護士應重點評估轉運器械的安全性能,檢查車輪有無松動、脫落,轉動是否靈活,側擋是否完好;護士還應評估外出檢查環(huán)境道路安全暢通情況,外界溫度,注意保暖。搬運病人時,護士應采取正確的搬運方式,根據(jù)情況采取兩人、三人、四人搬運法(脊柱受傷者平車上放硬木板,置患者予平臥位,搬運時,避免脊柱扭曲、損傷脊柱)。平車搬運過程中,注意防止墜床,提高平車兩側護欄。責任護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始終站在頭側,嚴密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合理約束,防止病人煩躁意外拔管,保持各管道、氣道通暢。維持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的穩(wěn)定
3.2.4體位準備 病人到達輔助科室,根據(jù)檢查部位不同,采取適當?shù)捏w位。顱腦損傷者,平臥位,頭部置于CT床頭架內。保持病人安靜,煩躁者可予心理安慰或遵醫(yī)囑予以鎮(zhèn)靜:肺部疾患及胸部外傷者盡量采取立位檢查,可觀察到骨折及液氣胸。腹部外傷者及消化道穿孔病人,病情許可可行立位透視和射片,平臥位超聲檢查,泌尿外科檢查者,護士應遵醫(yī)囑給于灌腸方可行拍片檢查,并采取仰臥位。
3.2.5介入放射時的護理 介入手術常需要做特殊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處理,ICU病人如需做介入放射檢查時,護士應做到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嚴格無菌技術操作,行造影劑、麻醉劑過敏試驗并且做好觀察記錄;遵醫(yī)囑按時完成術前、術后用藥;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或血腫,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協(xié)助處理。
3.3床旁檢查 由于病情限制病人不能搬動,需行床旁檢查。護士應該做好充分準備,輔助科室醫(yī)生到來之前,做好病人和家屬的解釋工作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檢查各管道通暢情況,妥善固定各管道。輔助科室醫(yī)生到來時,熱情接待,并介紹病情。積極配合輔助檢查,保持適宜的環(huán)境,避免干擾儀器運轉。
4.小結
護士全面熟悉病情是配合輔助檢查順利實施的基礎,充分、有效、及時、快速配合輔助檢查是順利實施的關鍵,護士強化風險意識做好安全護理是輔助檢查順利實施的環(huán)節(jié),即提高了輔助檢查的檢查質量,又縮短了診治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保證了檢查過程中患者的安全,避免了醫(yī)療意外的發(fā)生有效減少了醫(y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