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信息龐雜的時代,這也是一個圖書生產相對過剩的時代。據統(tǒng)計,目前,我國每年生產圖書達37萬多種,面對如此龐大的圖書數量,如何進行選擇閱讀,如何從中找到精品圖書和有閱讀價值的圖書是對讀者的一個不小考驗。
什么是好書?一本好書應該是具有普世的傳播價值,從大的方面說,能夠促進人類思想和科技進步,推動人類文明和社會發(fā)展;從小的層面說,一本好書能帶給讀者積極向上的思想和正能量,讓讀者獲得精神上的愉悅,促進讀者自身的成長。一本好書,既具有時代性,也具有傳承性。一本好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狀態(tài)和精神風貌,體現(xiàn)出它的時代性;另一方面,諸多經典好書用自己長盛不衰的生命力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價值,體現(xiàn)出它的傳承性。經典圖書,讀者受眾居多,可謂是好書,除此之外,小眾圖書雖然受眾數量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特定讀者的需要,也是好書。當然,從另一個層面說,“好書”在很多讀者心中是一個比較個性和主觀的概念,正所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哈姆雷特”。
好書與閱讀的關系,從來都是密不可分。好書促進了閱讀,升華了閱讀;閱讀成全了好書,也給好書帶來新的生命力。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繁雜的圖書中找到有價值的好書,以好書促進閱讀,以閱讀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