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滄桑
這是2015年6月,江南的黃梅雨季開始了。
當我們穿過一場大雨抵達浙江最西南的慶元縣,踩著苔蘚,爬到森林深處一條溪流的中游時,朋友指著兩個巨大的水坑對我們說:“你看,冰臼等了你們2.5億年了,你們才來?!?/p>
慶元近2000平方公里的青山綠水間,掩映著三百多座古廊橋、古窯址、古地道以及濃墨重彩的詩書辭賦、唱詞戲曲……有一種遺世獨立的靜與美。我們穿過廊橋時,并沒有驚擾到那些老人,他們在躲雨、聊天,聲音很低,但有時會有一陣笑聲,驚起幾只雨燕,也驚起一幕幕過去的時光,人們在廊屋里祭祀、聊天、打牌、看戲、約會……一位老太太和一位老伯在離人群稍遠一點的廊凳上并肩坐著,她遞過一顆楊梅,說了句什么,老伯仰天大笑,看上去他們不像夫妻,像常常見面的青梅竹馬,或兩親家。
后來,又遇到很多老人。
月山村幾乎看不到年輕人,兩位老人在家里準備晚飯,巨大的鐵鍋里蒸著一小碗米飯。他86歲,她81歲,老太太扎著兩根細細的極精致的白發(fā)小辮子,老頭說她每年都在村里的“春晚”上表演補衣服、做鞋子。她最遠去過縣城,她最愛唱的歌是《東方紅》,后來她唱了,臉上浮起少女般的紅暈。走時我說,祝你們健康長壽,她嘴里也哇啦哇啦的。朋友翻譯說,她一定要我們留下來喝茶吃晚飯,說吃了會長壽。800米深山里的西洋村,住著30多位留守老人,黃土墻,黑土瓦,云霧繚繞,美若仙境。一位老人看到陌生人都會笑,說:“路滑,走慢點啊走慢點。”
古老的橋和村,從容的老人,讓我腳步放慢,心變得安寧,卻又有點不是滋味。朋友說,為保護這些古村,他費了很大勁,政府也費了好大勁,可是老百姓也想住新樓房,吹空調,兒女回來才能待得住。審美與生活,是永遠的矛盾。我們有什么權力讓他們原地不動,供我們消費他們的古樸從容?
我忘了幾乎所有廊橋的名字,我想它們共同的名字叫“故鄉(xiāng)”,所有故鄉(xiāng)共同的名字叫“老人”,每一個“老人”心里都有兩個聲音——
一個是:走吧孩子,走得更高更遠,更有出息。
一個是:歸來吧孩子,讓我們一起在故鄉(xiāng)的廊橋下慢慢老去。
責任編輯:黃艷秋
圖片攝影:范敏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