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快樂,應(yīng)該是大多數(shù)人追求一生的目標(biāo)。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真的不用批評寫作文時的假大空了,因為簡直是零距離呀。只不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追求幸福的路徑其實會相當(dāng)曲折,遠(yuǎn)比作文里慷慨激昂的字句有意思。
盡管我們常常把幸福與快樂并列在一起。但嚴(yán)格說來,幸福與單純意義上的快樂還是很不一樣的,她有著更豐富的內(nèi)涵。很多時候,我們能感受到的幸福,可能來自寧靜、安穩(wěn),甚至與某種淡淡的憂傷混雜在一起,有難以名狀但又令人不舍的溫暖。而快樂的感覺往往是簡單的,像輕快的一陣風(fēng),無需思考,只需下意識地跟隨,像我們從小讀的童話。
如同沒有黑暗,光明也就失去意義一樣,如果從不曾傷心,快樂與幸福也近乎一種虛無。究竟什么才是幸福?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就算從概念上來看,不同的人群確實會有一些共識,但落實到細(xì)節(jié)上,還是會跟人們常常提的“三觀”密不可分。
所謂三觀,也就是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這三觀基本上確立了你的人生路徑。其中的世界觀,源自你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是三觀之首。
有些言論,常常被大家點贊為“三觀正確”。其實正確的三觀,總是理智與熱情共存,寬容與執(zhí)著并行不悖的。追求幸福當(dāng)然很正確,但如果在你的眼里心中.幸福的人生就是可以回避一切痛苦,遠(yuǎn)離所有傷害,那恐怕你的人生就很難不與痛苦如影隨形了。而反過來,如果你早早就明白傷心總是難免的,才更能體會到人生的參差多態(tài),也就是羅素所言之“幸福本源”。
傷心這個詞很奇妙。如果把“傷”看作動詞,那么主語是什么?既可以是自傷,也可以是他傷,甚至是莫名其妙的傷;如果把傷看作形容詞,一顆傷痕累累的心,在年少時的人看來,幾乎是“有故事”的代名詞呢。更何況,一定程度的悲劇情結(jié)與自虐傾向,幾乎是所有人都具備的。
既可以作為行為也可以作為狀態(tài)存在的“傷心”,我們從小到大,有過太多記得和不記得的經(jīng)歷。有一些,隨著時光的流逝和自身的成長,早已云淡風(fēng)輕甚至成了一個歡樂的笑話,而另一些,則可能刻骨銘心,永志不忘。
那些從眼淚變成微笑的過程,讓我們?nèi)绱思?xì)微地體會到了當(dāng)我們以不同的角度與時段來看待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結(jié)果居然會那么不一樣;而那些一直隱藏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難以解開的結(jié),很多時候卻可以轉(zhuǎn)化成無可匹敵的力量,助我們于崎嶇中尋路,于混亂中求真。
因為自身見識的限制,因為情緒的脆弱,因為不設(shè)防,我們都可能受傷;因為競爭的慘烈,因為對手的凌厲或卑劣,我們也會受傷。然而,Those who don't beat you will make you stronger。既然傷心總是難免的,笑納或許是更智慧的選擇。如果總像歌里唱的那樣“早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人生未免也太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