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讀中國古代作品可以知道古人與自然,彼此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古人依賴自然,崇拜自然,改造自然,開發(fā)、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可用資源。自然能為古人提供生活資源,也會帶來災害。尤其當古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資源的行為不當或過度,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使自然環(huán)境不斷惡化時,自然也會反過來影響古人的生活。不僅如此,自然還影響古人的精神領域。很多文人都喜歡取材自然景物寫文章,借物喻人,融情于景,創(chuàng)下了千古流傳的佳作。
關健詞:中國古代作品 依賴 崇拜 干預自然 自然災害 詩文創(chuàng)作
讀中國古代作品,從其記載中可以知道,古人與自然彼此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在原始社會和漁獵文明時期,人類的生存更多地依賴于外部環(huán)境,自身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于是出現(xiàn)了“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勞弱”(《淮南子·覽冥訓》),“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食”(《淮南子·本經訓》),“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于中國”(《孟子·滕文公上》)這些令人驚心動魄的災難性場面?!霸既擞藐P注自身的目光同等地看待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認為同人一樣,自然萬物也無不具有靈魂,舉凡日月、山川、星辰、河流、樹木都主宰著世界,降禍福于人類,因此它們成人類的崇拜對象?!盵1]人們通過各種祭祀活動,敬祭自然神靈,求福避禍?!对娊洝分芯陀泻芏嚓P于祭祀祈福免災的記載,例如“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夫之慶。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保ā对娊洝ば⊙拧て翁铩罚2]這是祭祀土地神、四方神和農神祈福;“……旱既大甚,蘊隆蟲蟲。不殄禋祀,自郊徂宮。上下奠瘞,靡神不宗?!导却笊酰瑒t不可推。兢兢業(yè)業(yè),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遺。昊天上帝,則不我遺。胡不相畏?先祖于摧?!导却笊酰瑴鞙焐酱?。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我心憚暑,憂心如熏?!鷮幇d我以旱?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則不我虞。敬恭明神。宜無悔怒……”[2](《詩經·大雅·云漢》)這是民眾崇拜自然各神,祭祀神靈祈雨減輕旱災。
古人依賴自然,崇拜自然,對大自然有一種敬畏之情。同時,他們也從自然中獲取生活所需,開發(fā)、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可用資源,漸漸地干預自然、改造自然。他們利用植物滿足生活需求。“翹翹錯薪,言刈其楚”(《周南·漢廣》),折伐雜樹荊條用作柴火;“于以采蘩……公侯之事”(《召南·采蘩》),采摘白蒿供公侯祭祖之用;“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衛(wèi)風·竹竿》),用竹制作釣魚的工具;“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衛(wèi)風·河廣》),編織蘆葦充當航行的船只。他們通過狩獵獲取食物?!对娊洝め亠L·七月》描述了古人“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的狩獵活動,《鄭風·女曰雞鳴》也記載有獵人射下“鳧與雁”,做成佳肴。他們也開采使用地下資源。例如,古人開采銅礦,鑄造銅錢?!爱a銅之地,莫盛于東南”(《文獻通考》卷六),對銅礦的開采,南方更盛于北方。還有關于古人開采井鹽的記載,《華陽國志·蜀志》卷三載:“臨邛縣,郡西南二百里,……火井江有火井,夜時光映上昭;民欲其火炎,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焰出,通耀數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終日不滅也。井有鹵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可得五斟鹽。家火煮之得無幾也?!?/p>
自然能為人類提供很多資源,為古人提供生活便利,同時,也會帶來災害影響古人的生活和生存環(huán)境。氣候、地形、地貌、土壤、水、火等都有可能引發(fā)自然災害,其中,氣候的影響尤為突出。西漢元封六年冬,“匈奴大雨雪,畜產多饑寒死”;西漢本始二年(前72年),匈奴“會連雨雪數月,畜產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西漢地節(jié)二年(前68年) ,匈奴“人民畜產死者十之六七”。[3]隋文帝時期沙缽略統(tǒng)治的突厥汗國“每冬雷震,觸地火生,種類資給,惟藉水草,去歲四時,竟無雨雪,川枯蝗暴,卉木燒盡,饑疫死亡,人畜相半。舊居之所,赤地無依,遷徙漠南,偷存晷刻”。[4]貞觀三年,突厥“頻年大雪,六畜多死,國中大綏”。[5]《宋史·高昌傳》(卷四九O)也記載:“地無雨雪而極熱。每盛暑,居人皆穿地為穴以處。......屋室覆以白堊。開寶二年(969),雨及五寸,即廬舍多壞。有水源出金嶺,導之周圍國城以灌田。”可見氣候對古人的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氣候變化會影響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
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為因素使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也可能導致災害發(fā)生。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古人在審視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逐漸確立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人本主義立場。為了滿足生存與發(fā)展需求,古人開采利用自然資源、改造自然、干預自然的強度不斷加大,使自然環(huán)境遭到破壞。黃河流域農業(yè)起源早,發(fā)展進度快,隨著人力開墾土地面積的日益擴展,開墾進度的日益加大,自然環(huán)境悄然埋下了惡化的隱患。原始森林大量被開采,天然植被遭到急劇破壞,隨之而來的是水土流失加劇。黃河自古就是多泥沙河流,早有“濁河”之稱。①黃河沿岸水土的大量流失更加重了河水的含沙量,據《漢書·溝洫志》載,王莽時征能治河者,大司馬張戎言“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蹦嗌澈秃樗窃斐牲S河頻繁決口和改道的根本原因,而黃河的每一次決口泛濫都使沿岸百姓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宋代以后,黃河的水患增多,而且愈到后來愈嚴重。慶歷八年(1048)的一次大決口,災區(qū)遍及京東、京西、河北諸路。黃河下游的決口、泛濫、改道,對農田和城邑的破壞極大;耕地變成荒野;許多縣城,一遷再遷,北方的元氣為之大耗?!盵6]所以到宋時便有“河為中國患二千年矣”(《宋史·河渠志三》)之說。所以,當古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資源的行為不當或過度,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使自然環(huán)境不斷惡化時,自然也會反過來影響古人的生活。
除了影響古人的生活,自然還滲透到古人的精神領域。很多文人都喜歡取材自然事物作文章,借物喻人,融情于景,并創(chuàng)下了千古流傳的佳作。
古人偏愛用自然景物比人,尤其描寫女子時,更愛以自然之物凸顯女子的美麗。如: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wèi)風·碩人》)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保☉?zhàn)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魏晉·曹植《洛神賦》)
“沉魚落雁鳥驚暄,羞花閉月花愁顫?!保鳌@祖《牡丹亭·驚夢》)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保ㄇ濉げ苎┣邸都t樓夢》第三回)
古代文人歷來有自彰其志的言志傳統(tǒng),但其情其志往往并不直接道出,而是在觀景賞物之時借物之性、景之品,間接寄托自我的品質與追求。因此古人常借花中之梅、蘭、荷、菊,木中之松、柏、竹等抒情言志。屈原對自然中的植物情有獨鐘,其筆下有一個由樹木花草組成的意象群,各種香花香草既裝飾、烘托著溫馨的生活環(huán)境,更成為高潔、美好的人格的象征。劉孝先的《詠竹》②詩中,竹之孤處、高聳、自潔、盼用,既是生性如此,更是代詩人立言,表達詩人要像竹子一樣堅貞高潔,追求夢想,愿為國家效力的高尚志趣。辛棄疾懷著壯志未酬的沉痛退居田園,投向大自然的懷抱, 依托家鄉(xiāng)的自然美景營建帶湖、瓢泉新居,為自己建構了一方有青山作伴、綠水為鄰的自然生態(tài)園, 與湖光山色、山花山鳥、松菊鷗鷺為友,讀淵明書,交游野老,盡情親近自然、抒寫自然,“帶湖吾甚愛, 千丈翠奩開”(《水調歌頭·盟鷗》)。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辛棄疾獲得了心靈的撫慰和精神的超越。又如“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保ㄌK軾《送張嘉州》);“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保ㄌK軾《雪齋》);“千金不須買畫圖,聽我長歌歌鏡湖?!保懹巍端脊噬健罚?“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鄉(xiāng)?!保ㄌ啤に究請D《漫書》),這些文句中的自然景物寄寓了其作者濃厚的“故鄉(xiāng)情結”。自然是一個富有生命、充滿靈性的世界,是古人的精神家園和歸宿。
綜上所述可知,在中國古代作品中,古人與自然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古人依賴自然,崇拜自然,改造自然,開發(fā)、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可用資源。自然為古人提供生活資源,同時也制約其生活,自然災害、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等都會影響古人的生活,帶來危害。自然也影響古人的精神領域。很多作品都體現(xiàn)了其作者的自然情愫,借物喻人,融情于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自然中尋找精神的歸宿。
注 釋
①黃河自古就是多泥沙河流,早有“濁河”之稱。何遜《臨行公車》詩云:“纚舟去濁河,揆景辭清灞。”高適《多福七級浮圖》詩云:“塞口連濁河,轅門對山寺?!?/p>
②(劉孝先)《詠竹》:“竹生空野處,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得制長笛,當為吐龍吟?!?/p>
參考文獻
[1]張健.中國古代文學人與自然關系芻論[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
[2]程俊英.詩經釋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434頁、第581—584頁.
[3]班固·漢書(卷94)·匈奴傳上[M].
[4]魏征等.隋書(卷84)·突厥傳[M].
[5]劉昫等.舊唐書(卷194)·突厥傳[M].
[6]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1983.第11頁.
(作者介紹:王紅,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