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秋
摘 要:隨著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落實新課標理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這是擺在思想品德教師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問題。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要為學生提供和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發(fā)展的空間。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質(zhì)疑、探究、體會、思考、參與,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
一直以來,三尺講臺是教師的主陣地,是教師展示才華的舞臺,而學生始終扮演著聽老師講、看老師表演的觀眾。根據(jù)我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著讓學生走上講臺,讓講臺成為學生參與教學、交流、展示自我的舞臺。下面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以及自身的教學實際,如何讓思想品德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談一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課前兩分鐘,時政熱點——學生精彩演講的舞臺
課前兩分鐘輪流講述時政熱點,它既是對教材量的補充,又是對教材質(zhì)的翻新。歷年的思想品德中考試卷,都會以時事材料為背景聯(lián)系學生實際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一個中學生來說,僅僅靠學習課本內(nèi)容是遠遠不能與這瞬息變化的社會生活同步的。開展課前兩分鐘講述時政熱點話題,真正激起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參與思想品德教學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這種方法,只要一人付出較小的努力,眾人即可從中獲益。
二、情境創(chuàng)設,即興表演——學生展示魅力的舞臺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激情高漲,智力活動呈現(xiàn)最佳狀態(tài),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結(jié)合所學內(nèi)容,通過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生活人生AB劇的情境、案例,讓學生來表演,體驗感悟,使學生處于主動、活躍的狀態(tài),培養(yǎng)正確的態(tài)度、情感、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讓學生編排、表演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合作與表演的熱情,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部分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三、學習交流,分享所得——學生分享交流的舞臺
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成績的取得,學習方法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該重視傳授學習方法。但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以及師生之間的年齡差距,造成一部分學生不易接受教師的直接傳授。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學期我在班里開展兩次學習方法交流會,讓一些進步的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通過思想品德學習交流會,使學生認識到,成績的取得不僅僅是靠聰明與勤奮,還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通過談自己的學習方法,既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發(fā)現(xiàn)了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在學習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從而使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學生講授,共同成長——學生展示能力的舞臺
初中生普遍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他們非常希望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于是,在教學教程中,我嘗試著讓學生來給大家上一堂課,并為其提供各種資料。這種形式以學生“高度”去認識教材,分析教材,講授教材,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學習主動性增強,同時滿足了學生做一名“小老師”的欲望。聽課學生也有較強的新鮮感,很容易集中精力,課堂表現(xiàn)積極,敢于質(zhì)疑問難,易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給學生上課,能形成一種輕松、融洽、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學生授課,有利于教師比照自己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不足,調(diào)整方式,走出誤區(qū),與學生一起成長。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將講臺作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搭建了師生、生生之間了解溝通的橋梁,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還需不斷完善、不斷創(chuàng)新。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帶著課改的新思想、新認識、新做法去耕耘、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一定會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在未來的教育中,學生也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