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發(fā)志 楊阿明
摘要:對不同雜交組合品種的鵝,飼喂相同的配合飼料進行育肥試驗,試驗期為80 d,以篩選出適應本地快速育肥的優(yōu)良組合。結果表明,增重方面,飼喂配合飼料的3個試驗組中以川本雜鵝的增重效果最好,本地白鵝的增重效果最差;傳統(tǒng)飼喂方式喂養(yǎng)的3個對照組中,也以川本雜鵝的增重效果最好,本地白鵝的增重效果最差;用配合飼料和傳統(tǒng)飼喂進行組間對比,本地白鵝、川本雜鵝和獅本雜鵝試驗組分別比對照組提高經濟效益13.31%、14.80%和13.40%。結果表明川本雜鵝適宜在本地區(qū)推廣應用。
關鍵詞:鵝;育肥;試驗
中圖分類號:S8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3-0038-02
鵝是草食家禽,以草為主料,鋪以少部分精料,便可獲得鵝產品。鵝的品種資源十分豐富,分布范圍廣。黔西縣養(yǎng)鵝具有悠久的歷史,近年來發(fā)展比較快,為了挑選出適應該縣快速育肥的優(yōu)良鵝品種。筆者從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對本縣沙井鄉(xiāng)專業(yè)戶飼養(yǎng)的鵝進行了快速育肥試驗,現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1 試驗材料
1.1 試驗鵝品種
分別購進1~7日齡本地白鵝(編號A)、川本雜鵝(四川白鵝♂×本地白鵝♀)(編號B)、獅本雜鵝(獅頭鵝♂×本地白鵝♀)(編號C)各100只。投放在本縣沙井鄉(xiāng)大元村養(yǎng)鵝專業(yè)戶飼養(yǎng),經過10 d的飼養(yǎng)觀察(預試期),從各品種中挑選鵝頭大、腿腳粗、絨毛金黃整齊、掙扎有力、善于覓食、日齡相近、健康的幼鵝各80只,從各組中隨機抽取公母比例相同,體重相近的40只作為對照組(試驗組編號為A1、B1、C1,對照組編號為A2、B2、C2),集中編號稱重,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混合飼養(yǎng),分開補飼,統(tǒng)一驅蟲防疫。
1.2 基礎飼料組成
試驗組飼料:1~20日齡雛鵝的飼料配方:玉米粉50%,魚粉8%,菜子餅10%,次粉15%,草粉15%,骨粉0.7%,食鹽0.3%,生長素1%;21~80日齡鵝的飼料配方:玉米粉35%,蠶蛹15%,菜子餅15%,次粉15%,草粉18%,骨粉0.7%,食鹽0.3%,生長素1%。將各種飼料粉碎混合均勻即成。
對照組日糧:以玉米粉和青飼料為主,其中1~20日齡玉米粉占青飼料的40%,21~28日齡玉米粉占青飼料的30%。
2 試驗方法
試驗組雛鵝45 d以前以放牧為主,盡量使鵝采食天然的青綠飼料而節(jié)省精料,放牧中讓鵝吃飽后再游泳,飲水,每次游30 min,上岸休息30 min再繼續(xù)放牧,鵝群歸牧前在水上運動洗凈身上污泥,在舍外休息與補飼。每天每只鵝用100 g配合飼料加切細的青飼料拌勻飼喂,青飼料占配合料的20%左右。中期46~60 d將鵝圈養(yǎng),減少運動,6只/㎡,每日將100~150 g配合料與切細的青飼料拌勻飼喂,配合料占青飼料的25%,配成半干狀飼喂,飼料槽與飲水器要全天有飼料與水,讓鵝自由采食和飲水,以促進多食和快長,鵝舍3 d墊一次沙,7 d清洗一次,保持鵝體清潔,圈舍干燥。后期61~80 d,每日用150~250 g配合料分5~6次飼喂。
對照組管理方法與試驗組相同,自由采食,進食量不限。
2.1 預試期
預試期為10 d,讓幼鵝適應飼養(yǎng)管理和飼養(yǎng)過渡,并對幼鵝進行體內寄生蟲檢查和驅蟲等。
2.2 稱重
始重、末重均為早上空腹稱重,始重在預試期結束后稱量。
2.3 試驗期
試驗期為80 d(2013年3月10日至5月30日)。
3 結果與分析
3.1 增重情況
試驗結束各品種增重情況見表1。由表1可見,試驗各組(A1、B1、C1)的日增重分別為47.2、49.7、47.5 g,料肉比分別為3.38∶1、3.21∶1、3.35∶1;對照組各組(A2、B2、C2)的日增重分別為37.5、39.5、37.8 g,料肉比分別為5.27∶1、5.00∶1、5.23∶1。不同品種的增重效果試驗組以B1最好,A1最差;對照組以B2最好,A2最差。
3.2 效益分析
試驗各組經濟效益分析情況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試驗各組(A1、B1、C1)每只鵝的毛盈利分別為22.13、25.37和22.60元,以B1組效益最好,A1組效益最差;對照組各組(A2、B2、C2)每只鵝的毛盈利分別為19.53、22.10和19.93元,以B2組效益最好,A2組效益最差。
4 小結與討論
試驗證明,充分利用鵝的雜交優(yōu)勢和給鵝添加一定比例的配合飼料,比傳統(tǒng)飼喂效果好,對鵝快速育肥80 d就能出售,體重可達3.77~3.97 kg,飼料報酬高,經濟效益好,在鵝的快速育肥中添加配合料,不但能縮短飼養(yǎng)周期,增強抗病力,還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本地白鵝、川本雜鵝和獅本雜鵝3個品種的試驗中,以川本雜鵝試驗效果最為突出,在本縣養(yǎng)鵝生產上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