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河西走廊魏晉墓室壁畫磚飾藝術研究

2015-06-05 16:16:33馮芳
雕塑 2014年6期
關鍵詞:畫像磚藝術價值畫像石

馮芳

內容摘要:魏晉時期的畫像磚墓集中發(fā)現于甘肅河西走廊的中西部地區(qū),其中,高臺、酒泉、敦煌地區(qū)的壁畫墓和畫像磚墓不僅最為集中,而且數量最多,時間延續(xù)最長,在我國古代壁畫和畫像磚藝術中獨樹一幟。高臺駱駝城魏晉墓葬出土的以神話、農業(yè)、牧獵和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為題材的壁畫磚,用筆簡潔,線條隨意瀟灑,用色也極為簡練樸實,再現了魏晉時期河西地區(qū)農業(yè)開發(fā)、民族融合、絲綢之路暢通的歷史畫面及畫像磚從中原到河西地區(qū)的時空轉移和藝術形式變化。

關鍵詞:魏晉墓室;駱駝城;畫像磚;畫像石;建筑裝飾;藝術價值

一、畫像石與畫像磚是遺存豐富、很有特色的美術史資料

中國的漢代建筑裝飾主要包括壁畫、畫像磚、畫像石、瓦當4個門類。其中東漢時期的畫像石和畫像磚,其藝術價值在審美表現形式方面,已達到了藝術語言文化的高峰。

不論畫像石還是畫像磚,其發(fā)展時代和地區(qū)分布都有軌可循。畫像磚的歷史較畫像石為早,現在發(fā)現的最早的畫像磚遺物,是出土于陜西咸陽宮殿遺址的被制成宮殿踏步用的大型空心磚。西漢時期,畫像磚造型藝術在繼承秦代傳統(tǒng)造型的基礎上又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河南、陜西出土的作為墓室預制構件的大型模印空心磚,內容一般為狩獵、樓閣、雙闕,以及排列有序的圖案。東漢時期物質文化領域里發(fā)生了新的革新和變化,畫像磚造型藝術已擴展到一些政治、經濟剛發(fā)展起來的新區(qū)域,主要出現在江南和西南等地區(qū),并且各具特色,逐漸形成了鮮明的地方風格。

墓室彩繪磚的繪畫內容表現了人類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兩個方面。多數彩繪磚繪有珍禽瑞獸和古代神話傳說,表現了對神仙幻境的向往。墓室內的部分彩繪磚所繪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平靜和睦而充滿歡樂。這些畫像磚造型及內容不僅集中反映了歷史上的雕刻藝術和制磚工藝和工藝史的發(fā)展過程,而且還是對那個歷史年代社會人文及政治經濟文化具體形象的反映。畫像磚既有連續(xù)性,又有階段性,其總體發(fā)展過程和藝術風格與社會藝術的發(fā)展是自成一體的。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研究,不論是對社會歷史、藝術、制磚工藝的研究;也是對我國工藝美術史的研究;還有益于繼承和保護這部分珍貴的歷史遺產。

二、河西走廊魏晉墓室藝術

魏晉南北朝繼承和發(fā)揚了漢代豐富多彩繪畫造型藝術,這一時期的繪畫形式以長卷形式為主, 《孝子棺石刻畫》《竹林七賢圖》較普遍,甚至鄧縣彩色畫像磚中也采用了這類形式。繪畫構圖技巧有了提高,繪畫風格也呈現出多樣化。同時,與西方交往的擴大,促進了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和域外的交流,更豐富了傳統(tǒng)的表現技法,出現了《嘉峪關墓室磚畫》《鄧縣彩塑畫像磚》《孝子棺石刻畫》等體現成熟技巧的作品。

墓室壁畫在甘肅河西地區(qū)出現較早,新莽及東漢早期已由中原傳人, “磨嘴子漢墓”就有壁畫遺存。東漢末年至漢魏之際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并形成了文化中心。魏晉十六國時期,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喪葬文化走入低谷,墓室壁畫隨之衰退,幾近絕跡,而河西地區(qū)相對安定,中原人士紛紛移居河西,此時河西與西域的交通得到了恢復,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這里被多元文化所熏陶,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墓室壁畫在當地具有傳統(tǒng),所以魏晉十六國時期,墓室壁畫在河西地區(qū)呈現出繁榮的景象。酒泉、嘉峪關、張掖、敦煌等地皆有壁畫墓發(fā)現,這些壁畫墓在墓室形成、壁畫的圖像和風格上同該地區(qū)的漢代墓室壁畫都是一脈相承的。

目前在河西發(fā)現的大部分壁畫墓是曹魏至西晉時期的,個別為十六國時期,其中主要有“嘉峪關新城壁畫墓”“高臺駱駝城壁畫墓”“敦煌佛爺廟灣”“敦煌祁家灣壁畫墓”等。

近年來, “高臺縣畫像磚墓”的發(fā)掘調查活動取得了進展,至今為止出土的畫像磚墓有13座,可以知道畫像磚情況的墳墓可能只有6座,最多可以知道Il座畫像磚墓的圖像。

三、高臺縣駱駝城魏晉壁畫磚室墓

自西漢晚期以來,各地的大墓已出現用繪畫裝飾墓室的習俗,至東漢中期以后,隨著豪族厚葬之風的盛行,賓客上冢要進其內,墓中壁畫競為華觀,曹魏之后,提倡儉葬,中原地區(qū)在中央政權的直接控制下,厚葬之風有所收斂。河西地區(qū)雖亦被禁,但山高路遠,鞭長莫及,故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彩繪磚墓。魏晉時期是河西地區(qū)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也是彩繪磚藝術發(fā)展的極盛時期。

魏晉十六國時期,中原戰(zhàn)亂不休,河西相對安定。張駿主政前涼時期,在今駱駝城置建康郡,成為當時絲綢之路上聞名的商貿城市和軍事重鎮(zhèn)。高臺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貿關隘和軍事重鎮(zhèn)。漢唐時期,屯田發(fā)達,是河西地區(qū)最早開發(fā)的綠洲之一,這里的壁畫磚內容集中反映了古代高臺綠洲開發(fā)、絲路開通、民族融合以及作為軍事要塞的歷史文化成就,體現了高臺先民的勤勞與智慧。

1994年7月,甘肅省高臺縣駱駝城墓群出土一批彩繪畫像磚,畫像磚出自魏晉墓葬。駱駝城遺址位于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駱駝城鄉(xiāng)西灘村,其遺址是中國絲綢之路上的大型漢唐古文化遺址,具有保存完整、分布區(qū)域廣泛、歷史脈絡清晰、文化內涵豐富的特征。

駱駝城遺址及周邊地區(qū)是集歷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獨特區(qū)域,它匯集了古城址、古墓群、古窯址、古防洪工程等遺跡,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絲綢之路上是罕見的,是古代中原農業(yè)文明西漸至河西并與當地悠久的牧業(yè)文明結合獲得繁榮發(fā)展的范例。駱駝城遺址,古城城垣黃土夯筑,分南北二城,總面積30.77萬m2。現存遺跡為城墻、馬面、甕城、腰墩、角墩、古井、夯土臺基等,輪廓清晰、結構完整。駱駝城苦水口壁畫磚室墓為斜坡墓道磚筑墓室結構,整個墓葬由墓道、照墻、前室、中室、后室五部分組成。照墻殘高3.32m,鑲有彩繪雕像磚13塊,內容多為獸面人身。墓門磚砌門壁和5層拱形券頂與上面照墻相接。前室為覆斗形結構,四壁鑲有四層彩繪壁畫磚共42塊。中室亦為覆斗結構,四壁共鑲有4層壁畫磚共20塊。后室為拱形券頂結構,后壁鑲有3層彩繪壁畫磚共9塊。彩繪畫像運用連環(huán)畫形式,以動態(tài)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當時河西地區(qū)世俗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場景。

高臺駱駝城墓葬彩繪畫像磚共58塊,磚呈長方形,青灰色。長39cm、寬19.5cm,厚5cm。磚面用白粉涂底,丹砂飾邊,中間用墨線、丹砂作畫,全部為一塊磚描繪一個完整的畫面。出土于駱駝城、許三灣魏晉墓葬的磚壁畫,大多一磚一畫、一磚一景,以其畫面清晰、內容豐富、數量眾多而著稱,這些壁畫磚以反映現實社會為主,其中表現農耕題材的有犁地、播種、耙地和嘉禾、田園等,描繪牧獵生產的有馳馬引弓、鷹犬圍獵、揚鞭放牧、牲畜覓食等,描繪生活場景的有歌舞宴飲、車馬出行、品茗清談、庖廚切肉、釀造酒醋等。

駱駝城魏晉彩繪畫像磚的題材內容可以分為4類:

1.磚畫內容取材于現實生活,各色情景無所不包。如表現墓主生前生活的車騎出游、燕居宴飲、樂舞百戲、閣樓宅院、衣物兵器等;表現當時經濟活動的紡織、冶鐵、農耕、釀酒、采鹽等;通過細致生動的形象塑造,反映出漢代的生產情況、生活場景、貿易情況、戰(zhàn)爭場面、自然景色及人際關系、階級關系,猶如在人們面前展現了一幅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歷史畫卷,具有很強的寫實性。其牛耕圖、耱地圖(圖1)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農業(yè)生產及農具的使用情況。耱地圖中,一農夫束髻,身著交領長襖,兩手曲于胸前,牛鞭、牛韁攬在懷中,一手拉耙耱地。反映墓主人生活情境的有主仆圖、進食圖(圖2)、車馬出行圖等,表現墓主人生前起居、莊園勞作等社會生活的畫面,如表現生前宴飲、休閑納涼、母童嬉戲等墓主人的生活畫面及犁地、耙地、撮糧等莊園生產場景。反映家居現實生活的還有漁獵、屠宰、飼豬、牽馬等內容。高臺出土的魏晉時期的畫像磚墓、壁畫墓所描繪的墓室畫像中有農耕、畜牧、宴飲、四神、神獸等寫實的、具體的圖像,也有橢圓形、鎖形、矩形、箱形、圓形等“符號性圖像”的世俗生活畫面。

2.畫像磚在繪畫藝術表現手法上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筆墨技法,構圖簡練、用筆流暢、一揮而就。色調也比較明快、單純熱烈。如放牧圖中,前面繪一站立持鞭的牧人,兩側各繪一悠閑吃草的馬,馬上方繪一淡墨寫意的駱駝和馬。不用起稿,直接用墨筆勾勒或用淡墨寫意表現事物的形象;又如動物圖形先用丹砂起稿,然后用簡練的墨線勾勒出動物的形象,最后用墨、色加以點綴補充。

3.磚畫采用了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布景隨意,畫風樸實粗獷,所繪出的畫顯示出濃郁的鄉(xiāng)土風味。如羽人圖、人物與漢代的墓室壁畫繁縟復雜而又龐大的圖像體系相比較,這些壁畫單純、簡樸,其藝術風格于稚拙中蘊涵浪漫氣息。

4.畫像磚、石是厚葬習俗的產物,墓室成了墓主生前環(huán)境的縮影。從畫像內容看,因為是用于墓葬裝飾,所以目的多為炫耀墓主生前的地位、財富和享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主人的信仰、精神生活與寄托。有4塊磚描繪東王公、西王母;3塊磚描繪伏羲、女媧,這些繪制了中國傳統(tǒng)神話傳說人物的畫像磚,是墓主人藉此用以寄托死后祈望引魂升天的生動反映。繪畫內容還有表現神鬼信仰的圖騰如云師雨伯、伏羲女媧、守衛(wèi)亡靈的異獸以及各種植物神的祥瑞物相……。

畫像磚石于方寸之中再現了生機勃勃的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面貌,其形體微小,極具張力,制作手法乍看來簡單粗糙,實則精煉粗獷;看來含糊笨拙,其實凝重靈巧,這種方式正可謂: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藝術是“具有生命的形式”,包含著人類初期的各種審美意識和觀念,是人類對于宇宙、世界和人類的歷史的最早的觀念。充滿著生活情趣和自由浪漫精神的畫像磚石,反映了中華民族樸素的宗教思想,更折射出了人們心目中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具有強烈的想象與藝術表現性,是研究絲綢之路歷史和河西社會發(fā)展史的重要文物參考資料。

猜你喜歡
畫像磚藝術價值畫像石
北宋演員畫像磚四人組
中華戲曲(2020年1期)2020-12-04 04:12:11
漢代畫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石材(2020年8期)2020-10-28 07:53:34
沂南北寨——大型畫像石漢墓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52
新莽時期“函谷關門”畫像磚研究
南陽漢代畫像磚墓的淵源及其影響
《河西畫像磚藝術》出版
敦煌研究(2017年6期)2018-01-20 16:46:20
淺析現代包裝插畫設計的商業(yè)應用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24:56
融合與創(chuàng)新:偽滿洲國建筑研究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47:22
古城墻中所包含的藝術文化解析
淺談當代藝術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價值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44:38
华安县| 大竹县| 临猗县| 永年县| 哈巴河县| 九龙坡区| 东至县| 涟源市| 临潭县| 芮城县| 沭阳县| 永仁县| 城市| 河北省| 阳高县| 宜兰县| 久治县| 富平县| 井研县| 信阳市| 延吉市| 乌恰县| 信丰县| 偏关县| 林芝县| 松溪县| 聂拉木县| 威海市| 剑川县| 龙江县| 马关县| 藁城市| 尚志市| 宜城市| 仁怀市| 拜城县| 阿荣旗| 阳曲县| 瓮安县| 阳信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