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衛(wèi)華
(江蘇舜天船舶技術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2)
?
綠色超長沖程柴油機廢氣溫度低的應對措施
蔡衛(wèi)華
(江蘇舜天船舶技術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2)
分析了綠色超長沖程柴油機的選用及其特點,針對綠色超長沖程柴油機廢氣溫度低導致廢氣鍋爐蒸汽產量不足的問題,從鍋爐的形式選擇、柴油機的優(yōu)化配置及節(jié)能降耗措施的應用等角度,提出了幾種常用的解決方案,并比較了各方案的特點、適用范圍以及選用原則。
綠色超長沖程;廢氣溫度;翅片管;預熱轉換;熱能回收
隨著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附則VI修正案-引入船舶能效條款,即新造船能效設計指數(shù)(EEDI)及船舶營運能效管理計劃(SEEMP)的生效實施,如何優(yōu)化設計,提高船舶能效水平,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已成為船舶設計的重要課題。選用新型綠色超長沖程柴油機,以降低主機轉速,提高螺旋槳效率,同時結合主機減額輸出的設計理念,通過主機降功率(Derating)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推進效率,減少油耗,當下已成為船舶優(yōu)化設計中主要的節(jié)能措施之一。
在新型綠色超長沖程柴油機的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情況,如排氣溫度降低、缸套冷腐蝕等。本文擬對新型綠色超長沖程柴油機廢氣溫度低導致廢氣鍋爐蒸汽產量下降的問題及主要應對措施進行梳理、分析,為船舶動力裝置優(yōu)化選型設計提供參考。
與常見的長沖程低速柴油機相比,綠色超長沖程柴油機具有超長沖程、更低轉速、更低油耗的特點,同時其排氣溫度則相應更低,這對主機廢氣鍋爐的蒸汽產量將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得船舶在營運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需要開啟鍋爐燃燒器來補充船上日用蒸汽耗量的不足。
傳統(tǒng)的廢氣鍋爐通常是基于主機約85%~90%約定最大持續(xù)功率(Specified 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SMCR)點來進行設計的,但基于當前的經濟狀況,船東對船舶操縱靈活性,也即部分負荷與低負荷下改進燃油消耗率的要求愈加注重,主機部分負荷及低負荷優(yōu)化,如EGB(廢氣旁通)、ECT(主機控制調整)等已成為常用的主機調整(Tuning)方式,這也使得主機的常用功率和廢氣鍋爐的設計點常降到約50%~80%SMCR,排氣溫度及主機常用功率點的雙雙下降導致廢氣鍋爐的蒸汽產量小的問題突顯。
應對廢氣鍋爐蒸汽產量的降低的問題,在主機選用綠色超長沖程柴油機時應繼續(xù)高效利用好主機的廢氣,并結合各型船舶的不同配置特點,除了考慮按傳統(tǒng)的方法配置燃油鍋爐或組合鍋爐之外,如何在船舶運營過程中盡量減少使用或不使用鍋爐燃燒器,以最經濟及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方案來補充日用蒸汽的不足,需要船舶在設計初期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其結果也將對船舶后期運營成本及EEDI產生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介紹幾種常用的解決方案。
2.1 回收利用發(fā)電機廢氣余熱
2.1.1 工作原理
傳統(tǒng)的主機廢氣鍋爐通常是將主機的廢氣接入鍋爐,利用主機廢氣的余熱來達到鍋爐加熱的目的。而發(fā)電機的廢氣則經由消音器直接排至船外,使得發(fā)電機的廢氣余熱沒有得到利用。
為了充分利用發(fā)電機廢氣余熱,在主機 廢氣(或組合)鍋爐的基礎上增加發(fā)電機廢氣側,即將主機廢氣(或組合)鍋爐增加發(fā)電機廢氣進口,將發(fā)電機的廢氣也同時引入鍋爐,利用發(fā)電機的廢氣余熱來增加熱源供給,可以達到增加蒸汽產量的目的。這種方式的概念形成大約在2008年左右,2010年已有國內船廠開始應用于船上,至今在很多船型上已經成功應用,如目前在國內船廠建造較多的Ultramax型散貨船,大多都配備了這種含發(fā)電機廢氣側的組合鍋爐。
2.1.2 應用特點
對于大多數(shù)船,這種帶發(fā)電機廢氣側的主機廢氣(或組合)鍋爐一般不會將所有主發(fā)電機組的排氣均接入同一臺廢氣(或組合)鍋爐,如配置3臺主發(fā)電機組的船,其廢氣鍋爐絕大多數(shù)僅限于主機廢氣加上其中2臺發(fā)電機組廢氣的接入,這也是目前最常見的主機廢氣鍋爐帶發(fā)電機廢氣側的配置方案。其主要原因如下:
(1)對于配置3臺及以上主發(fā)電機組的船,大多數(shù)情況下,至少有1臺發(fā)電機為備用發(fā)電機。有些船上會出現(xiàn)雖配置4臺主發(fā)電機組,但在正常航行時只開1臺發(fā)電機的情況。如有些集裝箱船在不帶冷箱航行時,很可能只需開1臺發(fā)電機,因此對于配置3臺主發(fā)電機組的船,2臺發(fā)電機排氣管的接入基本上能保證發(fā)電機廢氣的充分利用。
(2)如果將所有發(fā)電機組的廢氣同時接入鍋爐,不利于鍋爐的清潔維護。為了維持比較高的換熱效率,廢氣鍋爐經常需要利用船舶靠港期間進行清洗。由于鍋爐清洗通常需在冷態(tài)下進行,不允許有廢氣的排入。為了保證船舶靠港及裝卸貨期間的正常電力供應,同時又要保證鍋爐的正常清洗,故不宜將所有發(fā)電機廢氣全部接入同一鍋爐。
對于上述未接入鍋爐的備用發(fā)電機組,有些船東提出了以下問題或思路。
(1)發(fā)電機組運行一段時間后,主備用發(fā)電機通常需互換使用。為了保證主備發(fā)電機互換后主發(fā)電機的廢氣仍然能接入鍋爐,需要在設計階段提前考慮好,如設計使用Y型三通及盲板等進行切換。另外,為保證停港期間對鍋爐進行清洗,也有船東提出增設發(fā)電機廢氣旁通管。另外,在布置可行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將各主發(fā)電機組的廢氣均接入同一鍋爐。
(2)對于沒有被接入鍋爐的發(fā)電機組,在主機廢氣(或組合)鍋爐(帶發(fā)電機廢氣側)之外,再為此臺發(fā)電機組單獨配置廢氣經濟器,利用強制循環(huán)水泵及主鍋爐汽鼓產生蒸汽。
此外,如果空間允許,采用2組廢氣鍋爐也是比較好的方式。如對于配置了3臺主發(fā)電機組的船,由主機加其中1臺主發(fā)電機組的廢氣組成1臺廢氣(或組合)鍋爐,另外2臺發(fā)電機組的廢氣組成另1臺廢氣(或組合)鍋爐或煙管經濟器,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發(fā)電機廢氣,又解決了鍋爐的清洗維護問題。
2.2 選用傳統(tǒng)效率渦輪增壓器
使用傳統(tǒng)效率渦輪增壓器(增壓效率為64%)可以使廢氣溫度提高,進而增加廢氣鍋爐的蒸汽產量。但與高效增壓器相比,其油耗有所增加且使用傳統(tǒng)效率渦輪增壓器只能進行高負荷優(yōu)化,無法在部分負荷及低負荷下對油耗進行優(yōu)化。
(1)主機6G60ME-C9.2約定最大持續(xù)功率(SMCR)12 000 kW,轉速80 r/min,其負荷油耗曲線如圖1所示。當主機在50%負荷的工況下運行時,在標準環(huán)境下,主機使用傳統(tǒng)及高效增壓器時的油耗(SFOC)分別約為164.5 g/(kW·h)和165.5 g/(kW·h),兩者相差1 g/(kW·h),則每天油耗差約為144 kg。
圖1 主機6G60ME-C9.2負荷油耗曲線
(2)主機6G60ME-C9.2負荷及蒸汽產量如圖2所示。當主機在50%負荷的工況下運行時,使用高級增壓器和傳統(tǒng)增壓器時的蒸汽產量分別約為1 050 kg/h和1 550 kg/h,蒸汽量相差約12 t/d。而按照傳統(tǒng)的燃油(組合)鍋爐模式,鍋爐燃燒器產生12 t蒸汽所需的燃油約為936 kg/d,明顯高于上述主機選用傳統(tǒng)增壓器及高效增壓器時每天的油耗差值。因此,對于這種情況,使用傳統(tǒng)效率渦輪增壓器盡管使主機油耗有所上升,但在綜合考慮廢氣鍋爐蒸氣產量的增加,其總的燃油消耗量反而明顯降低,在設計時可作為備選方案之一。
2.3 廢氣鍋爐熱能控制系統(tǒng)
廢氣鍋爐熱能控制系統(tǒng)(Economizer Energy Control system,EEC系統(tǒng))示意圖如圖3所示。廢氣鍋爐熱能控制系統(tǒng)是在廢氣旁通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控制功能,利用鍋爐出口的蒸汽壓力信號來控制EGB旁通閥的開度,使得在部分負荷下主機排氣溫度相應提高,從而達到提高蒸汽產量的目的。
以某75 000 DWT散貨船為例,其主機型號為6S50ME-9.3 TIER II,SMCR為8 310 kW,轉速為110 r/min,高負荷優(yōu)化,螺旋槳直徑為6.2 m,服務航速為14.5 kn,配置組合鍋爐。擬將其主機升級為G型機6G50ME-B9.3,并選用EEC系統(tǒng),取功率減額系數(shù)為0.28,螺旋槳直徑增大為6.8 m。參考兩型主機各自的功率減額輸出區(qū),平移等航速功率曲線可取SMCR為7 950 kW,轉速為94 r/min。
圖2 主機6G60ME-C9.2負荷及蒸氣產量曲線
圖3 廢氣鍋爐熱能控制系統(tǒng)(EEC)示意圖
經計算,在ISO 3046/1標準環(huán)境條件下該船的日用蒸汽耗量約為820 kg/h。圖4為假定同樣在ISO標準環(huán)境條件下的主機負荷及蒸汽產量曲線。由圖4可見,在手動廢氣旁通(Manual PL EGB)的情況下,主機在約50%負荷以上工況運行時,主機廢氣鍋爐產生的蒸汽產量能滿足船上的日用蒸汽耗量。按照本船的運營情況,主機低于50%負荷的年運行時間僅占其全年總運行時間的約15%左右,故EEC系統(tǒng)可保證該船在大部分時間內不用開啟和使用鍋爐燃燒器。
圖4 主機6G50ME-B9.3負荷及蒸氣產量曲線
圖5為主機負荷油耗曲線。圖5中,主機6G50ME-B9.3在50%負荷工況下運行時,采用手動廢氣旁通100%開啟與自動控制廢氣旁通間的單位油耗差約為6 g/(kW·h),由此可推算出這2種調整方式每天的油耗差約為572 kg。同時,從圖4中可知,同樣在50%負荷情況下,主機采用手動廢氣旁通與自動控制廢氣旁通時主機廢氣鍋爐的蒸汽產量差值約為550 kg/h,而按照使用鍋爐燃燒器來估算,產生550 kg/h蒸汽需每天消耗的燃油約為1 030 kg。由此可見,選用主機EEC系統(tǒng),不僅可以增加廢氣鍋爐的蒸汽產量,減少鍋爐燃燒器的開啟與使用時間,進而節(jié)省燃燒器及其相關系統(tǒng)的使用及維護費用,而且綜合考慮主機廢氣鍋爐的蒸汽產量,其總的油耗也有所降低。
2.4 使用高效經濟器
使用高效廢氣經濟器,利用翅片管或針形管等擴展鍋爐受熱面積,可以充分利用主機廢氣,提高換熱效率,也可以達到增加鍋爐蒸汽產量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補充日用蒸汽的缺口。由于較好地解決了積灰及清潔等問題,高效廢氣經濟器常選用H型翅片管經濟器,如MISSIONTM XW雙H型翅片管經濟器,目前在集裝箱船、客船等船型上應用比較多。
圖5 主機6G50ME-B9.3負荷油耗曲線
高效廢氣經濟器一般為水管經濟器,需采用循環(huán)泵強制循環(huán),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相對于煙管鍋爐,其結構復雜,維護成本高,通常情況下不能做成組合鍋爐或幾臺柴油機共用經濟器的結構形式。對于擬利用多臺柴油機廢氣的情況,需為各臺柴油機分別配備經濟器,布置上需占據更多的空間,因此,是否適合采用高效廢氣經濟器,需視不同船舶的具體情況而定。
2.5 配置輔助電加熱系統(tǒng)
在鍋爐蒸汽產量不足時,除考慮開啟和使用鍋爐燃燒器等來增加蒸汽產量之外,配置輔助電加熱系統(tǒng),也是比較直接的應對措施之一。
在前期設計時,還可考慮結合其他措施,如EEC系統(tǒng)等的應用,配置輔助電加熱系統(tǒng),從而取消鍋爐燃燒器,單純使用廢氣鍋爐。
2.6 降低蒸汽消耗量
面對廢氣鍋爐蒸汽產量不足的問題,可以利用節(jié)能技術,以降低總的日用蒸汽消耗量,如采用預熱轉換系統(tǒng)、滑油分油機熱能回收系統(tǒng)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日用蒸汽耗量。
預熱轉換系統(tǒng)在國外應用較早,目前在國內的項目上也逐漸有所應用。它的設計理念是通過減少燃油艙加熱以及加熱蒸汽輸送過程中與外界的熱交換損失,以減少燃油駁運過程中所浪費的熱量而達到節(jié)能減排的目的。通過使用燃油沉淀艙或日用艙的熱油輸送到燃油儲存艙,與儲存艙的冷油進行混合加溫,以滿足燃油輸送的粘度要求,從而不使用加熱盤管,省去加熱盤管的安裝、維護等費用,同時降低加熱蒸汽的消耗量。
以某64 000 DWT散貨船為例,經計算,傳統(tǒng)的蒸汽加熱盤管對儲存艙進行加熱所需的蒸汽量約為350 kg/h,而使用預熱轉換系統(tǒng)所需的蒸汽量約為125 kg/h,可節(jié)約蒸汽用量約225 kg/h。根據不同用戶的要求,本系統(tǒng)也可少量使用加熱盤管,安裝在燃油儲存艙的吸入口附近。
圖6為滑油分油機熱能回收系統(tǒng)示意圖。待分離的滑油經分油機供給泵先進入余熱回收預熱器進行熱交換后,再進入分油機加熱器。由加熱器出口的溫度控制加熱蒸汽溫控閥的開度,從而達到分油機的進機溫度的要求。
某1 400 TEU集裝箱船主機為6G60ME-C9.2,SMCR為16 850 kW,配備主機滑油分油機1臺,額定分離量為2 500 l/h,另配備發(fā)電機滑油分油機1臺,分離量與主機相同,與主機滑油分油機互為備用。假定分油機凈油出口溫度為90 ℃,進滑油循環(huán)艙溫度為65 ℃,則按總的滑油分離量5 000 l/h計算,可得蒸汽量約為82 kg/h。
從以上示例可以看出,滑油分油機熱能回收系統(tǒng)適用于主機功率配置相對較大的船舶。在實際應用中,除了可由船舶設計單位自行設計余熱回收預熱器之外,目前已有分油機廠家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可供選用,如滑油分油機EnergyMaster系統(tǒng)。
以上各項應對措施在各具體項目上的選擇應用應依據不同的船型、不同的配置特點以及不同的營運要求來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案。例如,配有軸帶發(fā)電機的船,在海上航行時若僅運行軸帶發(fā)電機,再參考其在海上的航行時間,選用主機廢氣鍋爐帶發(fā)電機廢氣側的方式就不一定適用。另外,對于煙囪區(qū)域空間設計較小的船,也不一定選用配置主機廢氣鍋爐帶發(fā)電機廢氣側的方式。
圖6 滑油分油機熱能回收系統(tǒng)示意圖
此外,為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發(fā)動機氮氧化物(NOx) Tier III排放標準及越來越嚴格的硫氧化物(SOx)排放要求,很多船只安裝了SCR(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tǒng)及SCRUBBER(除硫裝置)。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體積小、效率高的高效廢氣經濟器則更有利于節(jié)省布置空間。
為了進一步提高船舶的節(jié)能降耗水平,也可以在一個項目中同時選用不同的措施,如在主機廢氣鍋爐增加發(fā)電機廢氣側的基礎上選用主機EEC系統(tǒng),還可以同時采用預熱轉換系統(tǒng)及滑油分油機熱能回收系統(tǒng),以期達到最優(yōu)的節(jié)能效果。
[1] 張存有.船舶輔機[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0.
[2] 陳寶忠,傅愛慶,孫永明.船舶減速航行與主機減額輸出節(jié)能技術的分析研究[J].中國航海,2005,62(1):82-86.
[3] 中國船舶工業(yè)總公司.船舶設計實用手冊[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97.
2014-12-03
蔡衛(wèi)華(1978—),男,工程師,從事船舶輪機設計。
U664.12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