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延剛
學習的發(fā)生之處在學生。教師如何依靠、點燃、激勵和發(fā)動學生,由依靠教師的教轉變?yōu)橹饕揽繉W生的學,實現(xiàn)“纖夫”到“牧者”的角色轉變,達到不見自我的生本最高境界?根本方法就是從學生出發(fā),對課堂進行再造,使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事情。
再造學習的動力系統(tǒng)
興趣源于需要。這種需要越迫切,興趣就越高。以生為本,最重要的任務是把課程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需要。一是讓前置性小研究激發(fā)興趣。從孩子的需要出發(fā),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使其能夠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需要,將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載體是在“根本、簡單、開放”的教學設計上下功夫。二是讓選擇成就學生的興趣。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活動、任務應體現(xiàn)層次性、選擇性,應該是最適合的、符合學生需要的。選擇的機會越多,就越容易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三是用學科內在魅力打動學生。比如語文教學,學生大閱讀后引發(fā)了感悟,產(chǎn)生了強烈的表達欲望,教師就及時提供分享的機會,“課前三分鐘”的小演講、故事會、讀報有感等活動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學生喜歡探究,那么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就要設計和安排他們需要的活動和任務,等等。四是讓討論點燃學習的興趣。包括同伴討論、小組討論,也可以是師生討論。討論的過程就是思維碰撞、引發(fā)聯(lián)想感悟的過程,最能使學生興趣盎然。
激情是學習的內在動力。當學生擁有了內在發(fā)展的動力,就像在其內心裝上了一臺屬于他自己的發(fā)動機。這個時候,老師不留作業(yè)他會主動找題做,會主動預習課程,還會主動復習學過的知識。此時他的上課、閱讀、作業(yè),甚至課外活動就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幸福的源泉。課堂再造就是改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的學習方式,點燃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動力。動力來自“五個我”的生本課堂,即我表達、我傾聽、我補充、我質疑、我點評。
學生能做的事情,教師堅決不做,包括不重復、不強調、不補充,重在營造讓每個孩子有話敢說、可說、會說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的任務不在說而在聽,或做一個追問的大師。在這樣獨立、自由、開放的教學氛圍中,孩子就會思如泉涌、奇想迭出、精彩紛呈。老師對此不必擔心——“有問題找學生”,使課堂生成的新問題再一次煥發(fā)學生探究的動力和激情。
將方法與習慣內化
方法源于感悟。學習的核心不在強化訓練,而在自我感悟。老師的方法再簡潔、明了、實用,也是老師的方法,學生不一定能掌握;學生找到的方法,盡管笨一點、繁瑣一點,那也是他大腦綜合思維的結果?,F(xiàn)在很多所謂的高效課堂,只是著眼于快速有效傳遞知識,很大程度上缺失了學生對法則、規(guī)律建構過程的體驗和感悟,教學大多停留在知識水平,沒有上升到方法、思想的層面。
方法是教不會的。人對事物的認識,最終要通過人本身的感悟或內化。陶淵明說自己“好讀書,不求甚解”,但“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此處的“會意”就是感悟。方法的培養(yǎng)只需要把任務交付給學生,并充分相信和全面依靠學生,不限制、不干預、不包辦,這種信任無疑會帶來開拓感和成就感。語文學習就是認字、寫字基礎上的“大閱讀”,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哪怕有一丁點的感悟,鋪陳起來就是一篇好文章;數(shù)學教學則要把建立法則放在第二位,而把形成感悟放在第一位。比如學習平方差公式,老師可不去先講,而讓學生推導來發(fā)現(xiàn)公式的價值所在,使學習者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體驗感悟來獲得結論。即“先做后學、先會后學”,這里的“會”只是“意會”尚不能言傳。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以及過程中的追問和“憤”“悱”處的點撥啟發(fā)。
習慣源于標準。有什么樣的標準要求,就會培養(yǎng)出什么習慣的學生。心理學家認為,一種行為重復21天可能初步形成一種習慣,90天的重復可能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
習慣的培養(yǎng)重在先定標準,然后分步實施。當我們把課堂交給學生以后,教師不能全身而退,學生進一步,教師退一步;學生進兩步,教師退兩步,但一切以學生的進度為進度,以學生的狀態(tài)為狀態(tài),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發(fā)展。
比如,學生演英語小劇,教師協(xié)助學生定了“四條”標準:必須用到本節(jié)或本單元的幾個單詞,幾種句型(根據(jù)年級高低、水平來定);小組全員參與,時間不超過3分鐘;難度保證80%以上的同學聽懂;脫稿、表演水平、手勢、表情及面向觀眾等。有了標準,剩下就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開始課堂可能亂一點,效率低一點,但很快便會步入正軌,堅持下去就會越演越精彩。
魏麗英老師在一年級注意用“兒歌”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習慣。包括“今天我們干什么?”“今天我當小老師!”“他不會,怎么辦?”“他不會,教教他!”等等。一年的“大識字”,學生認識了1800個漢字,到二年級時學生的參與習慣基本養(yǎng)成,表達能力及閱讀水平也明顯提升。
在活動中釋放學習潛能
活動源于參與。孩子只有在參與中才能成長和發(fā)展?;顒拥膶嵤┛梢允菇虒W從“計劃型”變?yōu)椤罢n題型”,由“爬樓梯型”變?yōu)椤暗巧叫汀保瑥亩o學生無限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
比如,劉慶燕老師生物課堂的活動,學生在學習《傳染病及其預防》時,自編自演課堂小劇《感冒之后》《狗咬了我》等,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及表演水平超乎老師的想象。學習《無性繁殖》時,她讓學生將家里生芽的土豆帶來種在學校里,學生都搶著干活,時常澆水、松土,沒事就去觀察。一個以前上課沒興趣、經(jīng)常睡覺的同學表現(xiàn)尤為積極。問他為什么?他說:生物課有意思,不枯燥,我喜歡。一旦把活動變成了學生自己要求的、主動參與的活動,他們就會“投入”和“著迷”,不自覺地進入“忘我”的境界,這時的上課就變成了學生最美好的時光。
能力源于實踐。能力又在實踐中釋放、遷移和提升,逐步形成更強、更多的能力。課堂的精彩不是偶然的,只有堅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質疑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才會永遠充滿活力。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潛能,只是沒有開發(fā)出來而已。教師需要研究和做的工作就是不斷地激發(fā)、釋放、強化、放大、遷移和提升學生的潛能,并在這個過程中靜待花開。
當前的課堂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模式是重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人。我們必須從人出發(fā),才能實現(xiàn)徹底的、根本的課堂再造,真正把學習變成學生自己的、強烈的、具有生命意義的事情。是否從人出發(fā),是課改成功與否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