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特色民生道路形成的歷史邏輯

2015-06-05 06:13萬志昂
關鍵詞:思想史中國共產黨

萬志昂

關鍵詞:中國特色民生道路;中國共產黨;民生思想;思想史

摘要:中國特色民生道路是在探索民生改善過程中依托于近現代中國特定的歷史基體和中華民族的文化特性而形成的民生模式和路徑特色。我國近代民生思想史表明,中國民生思想經歷了從近代烏托邦社會主義思想到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民生思想再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生理論三個典型的歷史過程,是通過三次具有標示意義的理論變遷得以實現的:第一次是從空想的平均主義的農業(yè)民生思想到非徹底的資產階級民生觀的轉變;第二次是從抽象的資產階級民生思想到具體的徹底的無產階級民生觀的變遷;第三次是從革命的徹底的無產階級民生觀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轉變。在民生觀經過上述嬗變之后,中國特色的民生發(fā)展道路最終形成。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4474(2015)03-0112-08

Key words: the Road of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e thought on peoples livelihood;history of thoughts

Abstract: The Road of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eeking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has displayed the features of its pattern and path.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s has indicated that the Road of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xperienced three typical histor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modern utopian socialism thoughts,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new democracy and Chinese socialist theory of livelihood of people.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hree theoretical changes with typical significance. The first transformation is from the utopian egalitarianism of agricultural livelihood thought to non radical bourgeoisies view, the second change from the abstract bourgeois thoughts of peoples livelihood to the concrete and thorough proletarian livelihood concept, and the third one from thoroughly revolutionary proletarian livelihood concept to Chinese socialist theory of peoples livelihood. After the former three typical transformation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oad of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has been formulated finally.

黨的十八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睆膬群现v,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包含了眾多涉及民生的內容,如中國民生改善的領導力量、內容結構、目標價值及基本路徑等。因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際上也體現了中國特色民生發(fā)展道路的豐富意蘊。

那么,何謂中國特色的民生道路?它有什么獨特的內涵?筆者認為,第一,理解中國特色的民生發(fā)展道路不能脫離中國近現代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尤其是近代中國文化演進的民族性特點。第二,不能脫離中國民生發(fā)展和改善的內在客觀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是中國人在探索民生改善過程中形成的內在規(guī)定性,反映了中國人民發(fā)展民生的獨特的社會心理和民族訴求,并體現了中國近現代社會發(fā)展的具體內容。

一、中國特色民生道路的界定

本文所指的中國特色民生道路就是在探索民生改善的過程中依托于近現代中國特定的歷史基體和中華民族自身的文化特性而形成的民生改善模式和路徑特色。這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民生發(fā)展道路,既不是沿襲近代中國傳統(tǒng)的民生思維,更非簡單照搬西方國家民生發(fā)展的經驗和成果,而是近二百年來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體現了中華民族在近現代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過程中各種主客觀因素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從主體特性角度講,中國特色民生道路的形成體現了近代以來中國文化傳統(tǒng)在面臨西力沖擊時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定力。鴉片戰(zhàn)爭后,救亡和復興成為中華民族必須面對的歷史任務。從太平天國到洋務運動,從維新變法到辛亥革命,無不展現了近代中國尋求獨立富強的民生發(fā)展之路。但是,這條道路是在近代中西文化劇烈對撞的背景下展開的。不管是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還是辛亥革命,始終沒有擺脫中國文化傳統(tǒng)面臨西方文明時的焦慮和抗爭。這種抗爭最后表現出的是中國開明知識精英和士大夫階層對西方文化所做出的一種調整和改造。因而,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和民族革命展現的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探索之路。對于這一點,習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薄?〕

就客觀因素而言,中國特色民生道路展現了中國民眾在對民生愿景的執(zhí)著追求中所表現出來的歷史規(guī)律性和實踐特性。近代以來,中國追求民生改善有其客觀存在的歷史背景,列強入侵之后的經濟重負和民生凋敝構成了近代中國民眾反帝和求富的根本原因。因而我們可以說,近代之中國,“爭取國家的獨立富強和解決廣大人民的貧困饑餓,亦即‘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民眾的生命,是近代思想的主要課題。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和人權、民主等思想反而居于次要甚至被掩蓋的地位。這是中國近代歷史和思想史的一個重要事實”〔2〕。可見,討論中國特色民生發(fā)展道路,不能離開其所依賴的社會現實和民眾的生活實際。換句話說,民生道路這一研究對象本身是存在于中國社會生活現實中的活生生的具體現象,而不只是記載在民生理論家的經典著作之中的。這一客觀存在既包括民眾生活的現實,也包括民生奮斗過程中的實踐主體、領導力量和實現途徑等客觀要素。

正確認識近代中國民族獨立和求富求強的歷史任務,是理解當代中國民生發(fā)展道路的歷史依據和基本前提。近代以降,中國社會在西力沖擊下被迫進入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這一社會性質必然會生成民族革命和民生改善兩大基本的歷史任務,它們不僅是近代中國社會性質作用的必然結果,也是扭轉近代中國命運的必然條件。由此可見,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歷史任務包含兩個層次:一是民族民主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二是實現社會革命與人民富裕的民生任務。從關系上看,民族民主革命是國家富強和民生幸福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準備,富強與民生問題則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然歸屬和價值目標。所以,以近代中國的民生發(fā)展愿景為導引,身臨其境地去回望、感知近代中國民生追求的具體環(huán)境,有助于我們從紛繁復雜的近代歷史畫卷中反觀中國的民生發(fā)展之路。

二、近代中國的民生愿景

本文指稱的近代中國的民生追求開始于鴉片戰(zhàn)爭以后。那么,近代中國的民生圖景究竟是怎樣的?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和先驅者又是基于一種怎樣的理想或信念描繪新的民生愿景的?這需要從當時之中國特定的歷史基體中去尋找。根據當代學者溝口雄三的著述,近代中國實際上走的是一條和歐洲、日本不同的獨立的歷史道路。這條道路,概言之叫做“大同式近代”下的民權或民生革新之路。他說:“孫文的‘王道思想,便是源于傳統(tǒng)的大同思想,這一思想還構成了中國共和思想的核心?!薄?〕他還指出:“中國大同共和式的社會革命也是中國獨特的歷史進程的必然結果。中國共和革命的一個特征就是在于以滿足天下所有人民的生存需要為主要目標,從而使包括農民的生存權在內的民權主義不只是停留在政治層面上,同時和經濟上的總體自由,即追求四億人民總體的豐衣足食的民生主義聯系在了一起,這是近代中國的一個重要特征?!薄?〕溝口的論點可謂貼切。

溝口實際上指出了決定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原初力量就是民生困頓的社會現實。近代中國飽受戰(zhàn)亂之苦,自1850年到1877年,經歷了幾十年的戰(zhàn)亂,直接受害的是人民。據中國近代史學者的研究,該時段內中國死于戰(zhàn)亂的人口接近5000萬。據清末官方統(tǒng)計,1851年江蘇人口約為4430萬,浙江約為3000萬,到1874年,江蘇已不足2000萬,浙江不足1100萬。江南往往二三十里不見居民,浙江一片劫灰,道殣相望,昔日溫飽之家,大半成為餓殍〔4〕。這段時間內不僅人口驟減,生靈涂炭,而且民生經濟也是一片凋敝,人民困苦不堪。據史料記載,19世紀90年代,在中國每年的進口總值中紗布約占37%,較60年代增加了八十余倍,土紗、土布的生產銳減,不能自給,須以現金購買洋紗洋布。甲午戰(zhàn)爭后,海運完全取代了河運,運河兩岸的城鎮(zhèn)隨之蕭條。依漕運為生者大都失業(yè),長江流域的船戶、水手、工人同樣受到影響。而電報和郵政的開辦,也使不少人的生計發(fā)生問題。1877、1878年,晉、豫災情為數百年所未有,餓死者不計其數。1899年,直、魯、晉及蘇北久旱不雨,糧價猛漲,貧者多賤價出賣子女〔4〕。當然,人民困苦加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搜刮。晚清時期,由于連年戰(zhàn)亂、宮廷揮霍、河工賑濟、新政所需及對外巨額賠款等導致清廷每年入不敷出,于是,政府只好加稅苛派,這更加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以上只列舉了中國民眾近代以來在遭受中外盤剝和戰(zhàn)亂侵擾之后的民生困頓狀況,實際上,晚清之后,在軍閥混戰(zhàn)、政府苛政、鄉(xiāng)紳盤剝、自然災害的多重夾擊下,中國民眾的生存權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豐衣足食成了普通民眾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清末已降,民眾的生存困境及民生改善的強烈愿望是迫使近代仁人志士反思社會組織原則合理性的根本原因。這種反思集中在對中國近代以來傳統(tǒng)的儒家倫理秩序的調整或者改良上。毋庸諱言,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一個“家國同構”的社會,社會正當性依賴于倫常等級等儒家道德秩序和相應的社會組織規(guī)范的建立。所以,在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政府應當推行“仁政”,以解決億萬家庭的生計問題,而這卻取決于社會是否建立了正常的道德秩序。任何生計危機和民眾的流離失所,都可以歸結為理想道德秩序被破壞〔5〕。也正是基于這樣一個理路,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解決生計問題的基本方法就是“經世濟民”,它是一種重整社會道德秩序的手段。因而,不管是清初的顧炎武、黃宗羲,還是近代以降的孫中山、譚嗣同,盡管他們所處的時期和立場各異,但是其思想中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道統(tǒng)”思想并沒有變。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只要君主具備大公無私的德性,其教化就將遍及于民而天下太平,因而,君主之德應該是一種使萬民之私得以實現的社會行為〔6〕。此處的“私”,即天下民眾的“私權”和“私欲”。溝口雄三的這種將封建道統(tǒng)工具化的思想與前述的社會組織原則道德化的觀點不謀而合,因而不難看出,清末以來的社會革新(不管是洋務運動,還是變法抑或是革命)思想,都是基于民生困頓的社會現實而尋求社會組織體系變革的一種社會理想。從根本上說,這種理想意在糾正君主的存在方式,而不是從制度上根本否定君主制的內容。即便是孫中山,從他的王道思想和“公天下”思想也可窺這種理想之一斑。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發(fā)現,近代以來的民權思想和平等觀念為什么是在大同思想的母胎中被吸收和消化的,也才能理解為什么孫中山的“人民對于國家不只是共產,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7〕。這種“大同式”的近代社會不是通過“個體”而是通過“共”將民生和民權牢牢地聯系在一起,構成了中國獨特的、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近代社會形態(tài)的思想原貌。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近代民生愿景下的民生思想是怎樣一步步演進,并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被內化或改造到它的思想之中的呢?其發(fā)展的內在理路或邏輯又是什么?

三、近代中國民生道路的演進

從近代以來中國民生思想史發(fā)展的軌跡來看,中國民生道路的總體設想實際上經歷了從近代烏托邦社會主義思想(也就是前文所說的大同民權思想)到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民生思想再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生理論這樣三個階段。這些思想分別孕育于相應的歷史事件或運動,借助于富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理論或著作進行宣傳和傳播,最終在各自的政治實踐中得以展現。這些思想,或明或暗,或影響深遠或曇花一現,但總的說來都是彼時彼地社會經濟條件相互制約的產物,因而具有深刻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啟示意義。具體說來,在民生思想發(fā)展的三個階段中,發(fā)生了三次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理論變遷。第一次是從空想的平均主義的農業(yè)民生思想到改良式的非徹底的資產階級民生觀的轉變,第二次是從抽象的資產階級民生思想到具體的徹底的無產階級民生觀的變遷,第三次則是革命的徹底的無產階級民生觀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轉變。第一次理論變遷在三次“烏托邦式社會主義”運動中實現,第二次理論變遷則依托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而第三次理論變遷則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征程中完成的。

如前文所述,清代后期的民權運動或民生改造運動都是基于共同歷史背景下的民生愿景而發(fā)起的,雖然運動發(fā)起和參與者階級立場各異,但“大同式”民權思想的總體特征從根本上講都是一致的,因而也被有些學者稱為帶有烏托邦性質的社會主義思想。其蘊含的民生改善愿望總體上都帶有不同程度的理想甚至是空想的成分,但具體內容還是不同的。這些運動主要有:帶有樸素的農業(yè)社會主義思想性質的太平天國運動、以改良的民權思想為特征的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以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民生主義”為綱領的辛亥革命〔2〕。這幾次歷史運動雖然目標各異,但是改善民生愿望的方式異曲同工,都帶有不同程度的空想社會主義性質。太平天國運動由農民領袖發(fā)起,其根本的民生目標在于解決土地問題,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等理想化的革命綱領,希望建立一種平均主義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tài)和單一化的社會集體生活。這是一種樸素的農業(yè)或農民階級的社會主義民生思想。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不管是變法還是維新,都是中國近代封建開明派對西方文明壓力的應激反應,其宗旨仍是中國傳統(tǒng)的“經世濟民”思想驅動下的封建倫理革新和民權改善的思路,二者之間并不存在根本的思想鴻溝。清末的變法和維新運動以學習西方文明為目標,主張在中國大力發(fā)展資本主義,以求從經濟上、制度上實現對老化的封建秩序的大調整。因而,該運動帶有近代中國早期的資產階級進化論的性質,并具備反對封建倫常和改良主義的雙重性質。這一民權改造的目標在康有為的《大同書》中得到了最高體現。他在該著作里主張在人種、國家和階級之間,在農工商的私人經營和家庭中,在男女之間均消除私和個性,幻想建立一個完全徹底的無私、無分別的自由平等的大同世界。他說:“夫人類之生,皆本于天,同為兄弟,實為平等。豈可妄分流品,而有所輕重,有所擯棄哉?……故孔子之于天下,不言治而言平,而于《春秋》三世進化,特以升平、太平言之也。”〔8〕該書是頗具空想社會主義色彩的產物,正因為它是觀念性的,反倒凸現了康有為的平等自由公理所具有的中國特性——它顯示了來自傳統(tǒng)的觀念,也就是一種具有普世性的天下樂觀論〔6〕。而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基于既想實行資本主義以大力發(fā)展經濟,卻又害怕出現資本主義的嚴重弊端的矛盾心理,提出了“土地國有”、“平均地權”和“節(jié)制資本”等民生思想,具體措施包括“集產社會主義”和“實業(yè)計劃大綱”等等。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應該說是中國近代以來民族資產階級實現民生改善的成熟體現,其民生主義在不同階段盡管具體目標和措施有所變化,但總體上仍未超出“四萬萬同胞豐衣足食的民生主義”的總體框架,他的民生主義實際帶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儒家大同思想的雙重性質。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思想就反映了中國人強烈的公天下主義色彩。因而,他的民生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主張是來源于天下為公的概念,并沒有脫離“烏托邦”社會主義的基本性質。

太平天國運動到辛亥革命的歷史征程,完成了近代中國社會從樸素的平均主義的農民民生觀向改良式的非徹底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民生主義的理論的變遷。從理論實質上講,太平天國的“千年天國”思想意在反對封建剝削,代表了農民階級追求平等和富強的理想和要求,但同時也因為自身的階級局限性而不可避免地帶有小生產者的落后性質,因此是一種虛幻而狹隘的帶有共產性質的小農民生觀,在制度設計上也體現了空想式的理想色彩。而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則體現了進化論的社會發(fā)展思想,并反映了近代中國民眾對國富民強的追求和幸福生活的渴望,與孫中山所發(fā)動的辛亥革命一樣,是符合當時社會發(fā)展的現實要求的。盡管孫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一種超階級的抽象的平等博愛式的民生主義,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也是一場并不徹底的民主革命,但是不管怎樣說,這些運動和革命仍然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因此符合歷史發(fā)展的根本趨勢。

然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決定了無產階級民生觀取代民生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這種局限性的根本缺陷在于:第一,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從未提出過真正徹底的民生改造理論,它充其量只是一種整體性的抽象的民生理想目標,這種民生理想在政治運作中會因找不到具體的實踐力量和物質基礎而失敗。第二,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本身就處于發(fā)展民生和畏懼資本主義發(fā)展這樣一個狀態(tài)當中,因缺乏堅定的革命性和實現手段而顯得“調子太高”或“高處不勝寒”,從其雄心勃勃的《實業(yè)計劃》中所規(guī)劃的措施仔細看來,“不接地氣”的較多,因而實施起來也很有難度。所以,盡管革命先行者信心滿滿,但最終完成民生改善理想的第二次飛躍的還是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本文所說的第二次理論變遷指的就是從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民生主義向徹底革命的無產階級民生觀的轉化,其核心是抽象的資產階級民生理想開始轉向以具體的廣大的工農群眾為主體的民眾生活的實際。

實現這一轉向的革命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其理論載體是毛澤東思想。從資產階級民生觀向無產階級民生觀轉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理論武器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借助的具體手段就是動員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群眾起來進行土地革命。這是一種在正確分析當時中國國情下的徹底的反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民生目標,與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相比,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和徹底性。這一轉換包括了兩個互為前提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巧妙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對當時中國之社會各階級進行了科學而細致的分析,明確指出了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同時也是中國革命解放的對象,從而將孫中山的以實現四萬萬民眾整體的豐衣足食為目標的民生主義轉換成了一場具有階級革命意義的民眾解放運動。這一轉換的重大意義在于中國第一次在民生目標設計上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具體對象,他們是活生生的中國革命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進行革命的最可依賴的力量,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為重要的服務對象之一。這一思想是對孫中山民生主義的重大改造,它擺脫了近代中國長期儒教式的“天下生民”和平等民權思想,從而擺脫了民生思想發(fā)展史上中共對前人思維方式的“路徑依賴”。毛澤東在《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中深刻地指出:“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革命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農民運動不趕速地做起來,農民問題不會解決;農民問題不在現在的革命運動中得到相當的解決,農民不會擁護這個革命。……經濟落后之半殖民地,外而帝國主義內而統(tǒng)治階級,對于其地壓迫榨取的主要對象是農民……”〔9〕正是因為毛澤東認識到了農民對于中國革命的極端重要性,所以他才一再強調保障農民權益、改善民生的重要意義。他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我們要勝利,一定還要做很多的工作。領導農民的土地斗爭,分土地給農民;提高農民的勞動熱情,增加農業(yè)生產;發(fā)展對外貿易;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10〕。

第二個層次是將民生問題從孫中山“阿斗與諸葛亮”的“權能分離”的恩賜型過程轉化為人民群眾在斗爭實踐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過程,這是毛澤東思想中將革命目標和革命實踐巧妙結合的典范。毛澤東在深刻闡述農民在中國革命過程中的重要性之后,還創(chuàng)造性地論證了群眾民生利益保障的根本途徑。正像他指出的那樣:“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10〕毛澤東同志特別注意強調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在斗爭中自我教育的觀點。他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強調:“打翻這個封建勢力,乃是國民革命的真正目標。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沒有做到的事,農民在幾個月內就做到了。這是四十年乃至幾千年未曾成就過的奇勛”〔10〕。關于農民斗爭的手段是否過分的問題,他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r村中須有一個大的革命熱潮,才能鼓動成千上萬的群眾,形成一個大的力量……在第二時期內,必須建立農民的絕對權力?!薄?0〕這種意義上的轉換,不是孫中山恩賜型的與民施利,而是號召廣大的人民群眾起來斗爭,并采用切合中國實際的斗爭方式,參與到現實生動的革命實踐中去,從而實現革命群眾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解放。這一思維在中國歷次土地革命或改革運動中都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毛澤東的相信群眾能夠自我教育和自我解放的群眾觀點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它突顯了毛澤東思想對孫中山民生主義的根本性的理論改造。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里,民眾被他分為了“先知先覺”、“后知后覺”和“不知不覺”三類人群。近代中國飽受民生之苦的四萬萬民眾實際上都是“不知不覺”的“阿斗”,他們的權利爭取和利益獲得都要依賴“先知先覺”的“諸葛亮”的“輔佐”;盡管這些“先知先覺”也被說成是“汽車夫”和“機器匠”,但是他們都是道德高尚、能力超凡的絕頂聰明之人;“阿斗”的權力行使是要委托給這些“諸葛亮”們并憑借他們的道德良心“盡心輔佐”才行,一旦這些“先知先覺”們的道德變壞了,則“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取而代之”。在這種恩賜型的權能關系下,普通民眾實際上成了“徒有虛名”的“假皇帝”,他們沒有自己爭取權利的能力和權力。這也正是孫中山在《三民主義》里所說的,就是再過幾千年,中國人也是不曉得爭取民權的。然而,毛澤東同志則將普通民眾搖身一變?yōu)槟軌蜃约航夥抛约旱孽r活的個體,他們不再是抽象意義上的無能無意識的“阿斗”了,正如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里說的那樣,連普通的農民都能夠拿孫中山先生遺囑里的“三民主義”、“不平等條約”、“自由”、“平等”等名詞來進行政治宣傳和“隨口念”的。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種農民的覺悟的提高,但是從本質上看,這是孫中山的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到毛澤東同志的重視人民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的唯物史觀的轉換。因為在毛澤東那里,人民群眾是同樣可以起來“反英示威”、“紀念十月革命和北伐勝利”的。實現這一改觀的橋梁不是“諸葛亮”的恩賜,而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是對革命群眾的教育和關注,也是民生利益的實現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并行不悖的過程。只有實現了這樣的轉換,人民群眾才不再是空有其名的“阿斗”,而是能夠“將地主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的具有革命覺悟的主人和戰(zhàn)士了。用習近平同志的話說,這就是革命的“黨性”和“人民性”的統(tǒng)一。而在孫中山先生那里,黨性只是國民黨的黨性,人民性只是抽象意義上的數億“阿斗”,亦即一個可以束之高閣的擺設,二者是截然分離的。

總的說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工農民主革命運用原理化的“革命意識形態(tài)”,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為視角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動,第一次在實踐中擺脫了“向西方學習”的歐洲視角,開始走上了一條自主的中國化的革命道路。這種革命眼光的“回撤”,不僅在理論上宣告了具有資產階級進步思想的開明士紳派和民族資產階級僅僅依靠“經世濟民”和“西方視角”去實現四萬萬同胞的民生理想是行不通的,也證明了僅憑一腔抽象的、非理性的愛國熱情去關注民生,而缺乏對中國社會現實科學、客觀的分析論證,在實踐上注定也是要失敗的。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成功的,是一次民生思想發(fā)展史上的飛躍。

但是,在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后,中國共產黨的民生思維的形態(tài)是否就臻于完善了呢?民生發(fā)展的理論進路在新的歷史階段是否還會沿著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革命意識形態(tài)繼續(xù)向前?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此時的中國共產黨的民生思想從理論演進的形態(tài)來看,尚沒有實現科學理論和歷史邏輯的統(tǒng)一。因此,在中國步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階段,尤其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局面鋪開之后,中共民生思想的新一輪理論變遷必將到來,這就是民生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理論變遷,即從革命的無產階級民生觀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轉變。其核心是從革命的、整體的政治民生向生動現實的經濟、文化和倫理民生等多層次的轉換,是一次民生內涵不斷深化并向縱深發(fā)展的過程。

如前文所述,革命化的階級斗爭路線為中國以后的社會主義民生建設埋下了某些隱憂,這種隱憂在建國后的“人民公社化”等民生建設運動中得到了體現,更在文化大革命中得到了證實。因而,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后即展開了對民生建設的失誤的反思,這是我黨建設史上一次深刻的、全面的自我檢討。從經濟建設、政治體制到文化建設,再到對社會主義本質和黨的建設的思考,我黨的民生思想經歷了一次徹底的反思。這次轉變使黨開始認識到: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運動不再是保障民生的基本手段;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要在共同富裕的基礎上實現民生的改善;要把民生建設和三個“有利于”標準結合起來考量;不能再奉行國家利益本位而看輕人民群眾的實際民生利益;在黨的建設上要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等思想。

因此,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不僅需要實現對新中國建國后“抓革命、促生產”等激進型的偏離民生的觀念進行矯正,還應實現更加現實化和理性化的民生發(fā)展道路的轉型,這條道路勢必拋卻無產階級革命中過分注重階級斗爭的政治思維,克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中“黨性”太強而“人民性”不足的歷史局限性。根據這一思路,現時代的民生思想通過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等黨的領導人的執(zhí)政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從方法論的角度講,此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將眼光從“國家本位”和“政治生活”下移到了關注民生的內涵和細節(jié),并開始著力思考執(zhí)政黨的黨性和人民性如何統(tǒng)一的問題。當然,這些民生思想的發(fā)展體現了社會發(fā)展的根本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民生改善的迫切愿望,因而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鄧小平指出:“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講,正確的政治領導的成果,歸根到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發(fā)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國家慢,還談什么優(yōu)越性?我們要想一想,我們給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們一定要根據現在的有利條件加速發(fā)展生產力,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薄?1〕江澤民同志根據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轉入低潮的現狀和黨的建設所面臨的挑戰(zhàn),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新時期的民生建設指明了方向。2003年7月1日,胡錦濤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薄?2〕他的講話可以說是十六大以來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民生施政綱領,是胡錦濤民生思想的集中體現。習近平同志在此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他將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時,他飽含深情地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薄?〕習近平同志堅持社會建設系統(tǒng)論的觀點,高度重視民生建設和社會治理,并將民眾參與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礎。他說過,“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yè),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fā)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tǒng)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關系的結合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越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善于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善于從人民的實踐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張,使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不斷為深化改革開放夯實群眾基礎”〔13〕。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近代民生思想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發(fā)展的歷史軌跡。這條軌跡實現了三次民生思想史上的理論變遷,展現的不僅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追求民族獨立、自立富強和改善民生的歷史圖景,也是一幅中國人民不斷適應歷史、選擇歷史、反思歷史的生動畫卷。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式”的民生發(fā)展道路,是由中國人民自己開創(chuàng)的,是一條適合中華民族發(fā)展、也只能由中華民族自己去發(fā)展的民生道路。

四、結論

中國的民生發(fā)展道路歸根結底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民生發(fā)展道路,這條道路的形成因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和文化內涵而具有自身的內在規(guī)定性。這個規(guī)定性既反映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又體現了中國人民在追求民生改善的歷史過程中的主觀選擇。中國近代的歷史讓中國共產黨選擇了工農大眾去解放和發(fā)展自己,而人民群眾也只能選擇中國共產黨去帶領自己實現改善民生的權利,這就是近代中國民生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在這一歷史過程中,中國需要什么樣的組織、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借助什么樣的力量來實現民生發(fā)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而實踐的最終成果就是產生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氣派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并賦予了中國民生改善事業(yè)獨特的內容和理論價值。

綜上所述,中國特色的民生改善道路不是人為的事先預設,而是依托具體的社會歷史情境在民眾的生動實踐中開辟的。從孫中山的“讓四萬萬同胞都有便宜的飯吃”到毛澤東的“必須給予人民群眾看得見的物質福利”,再到鄧小平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直至十七大以來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和“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的民生改善目標,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中國共產黨民生思想演進和創(chuàng)新的歷史軌跡。這同時也表明,中國共產黨在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性的歷史進程中,對民生實踐的根本特性和歷史方位的準確把握,并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各個具體的歷史階段對民生改善和發(fā)展的理性設計、總結和創(chuàng)造性反思。這是中國社會民生發(fā)展過程中合目的性和規(guī)律性的統(tǒng)一,同時也說明了民生改善的歷史進程不僅需要貫徹真理標準和價值原則,同時也是一個擁有自身發(fā)展邏輯的具體而生動的歷史過程。

參考文獻:〔1〕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 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0,108.

〔2〕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M〕.北京:三聯書店,2008:387,368-369.

〔3〕 溝口雄三.作為方法的中國〔M〕.北京:三聯書店,2011:12-13,17.

〔4〕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4,221.

〔5〕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93.

〔6〕 溝口雄三.中國的公與私·公私〔M〕.北京:三聯書店,2011:115,36.

〔7〕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九卷)〔M〕. 北京:中華書局,2011:394.

〔8〕康有為.康有為大同論二種〔M〕.朱維錚,編校.上海:中西書局,2012:141.

〔9〕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10〕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9,15,17.

〔1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371.

〔13〕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G〕. 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3:67.

(責任編輯:楊珊)

猜你喜歡
思想史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DIY小卡片“玩”轉思想史教學難點——以人教版“宗教改革”一課為例
為什么弱者難以接近正義——一個思想史的考察
費孝通學術思想史識認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軍事哲學思想史》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