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兒童是課堂的主人,小學語文課堂是兒童的課堂?!耙匀藶楸尽钡睦砟钫腔趯πW課堂上兒童存在的一種重視。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追求高效的課堂、詩意的課堂,力求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喚醒兒童主體意識的課堂。
盧梭在《愛彌兒》中也說:“教師應當順應兒童自然成長的天性,珍視兒童短暫的童年生活,即教育必須從兒童的實際出發(fā),處處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征……”所以小學語文課堂應著眼于關注兒童的生命成長,彰顯兒童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童趣、童真在教師的喚醒中真實體現(xiàn),讓童言、童心在教師的激勵中自由表達。
一、讓童趣在教學情境中閃爍
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二種》中說:“情趣愈豐富,生活也就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shù)化就是生活的情趣化?!毙W語文課堂應該是有趣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充滿童趣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并成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思考活動達到忘我境界時,便進入了人境融合的最佳狀態(tài)。
比如,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新授階段的反復拼讀早已讓學生們處于疲勞的狀態(tài),因此在復習鞏固的階段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通過“聲母寶寶找家”的游戲讓學生在四線三格中貼出聲母的正確位置;通過“小紅帽迷路”的游戲幫助學生鞏固復韻母的標調(diào)規(guī)則。將抽象的學習內(nèi)容變換成活動場景,能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全方位地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趣味中得到身心的發(fā)展。
教學《恐龍》一課時,學生對恐龍的興趣特別濃,于是課前我就讓學生搜集自己感興趣的恐龍資料。課上,我設計了“恐龍研究發(fā)布會”的環(huán)節(jié),更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表達的欲望。此時的課堂無疑是情趣盎然的,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中,而愉悅的情境成了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最佳土壤。
二、讓童真在詩情畫意中流淌
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李吉林老師說:“當我把兒童帶入有意創(chuàng)設或優(yōu)選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情緒熱烈,帶著情感色彩去觀察、體驗客觀情境,在情感的驅(qū)動下,想象、思維積極展開,進而激起表達動機,且達到不容自遏的‘情動而辭發(fā)的境界。”
充盈童真的語文課堂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它能開啟學生敏感、多思的童心,讓學生在審美的愉悅中,獲取快樂和幸福,培育詩化的心境,激起學生的想象,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悟生活,用自己的腦釋疑惑,用自己的口訴心聲。
一節(jié)《找春天》的口語交際課。課前,我?guī)ьI學生們走進大自然去觀察春天的景物,在學生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后,我問:“你們找到春天了嗎?”學生們把手舉得高高的,有的說:“春天是柳樹姑娘的長發(fā)?!庇械恼f:“春天是五顏六色的小花?!庇械恼f:“春天是小鳥清脆的叫聲?!?/p>
這是多么富有詩意的對生活的解讀呀!走進學生詩意的天空,就是讓學生們以一種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態(tài)度進行對話交流。在對話交流中,學生便有了思想的碰撞,有了情感的迸發(fā),有了審美的愉悅,最終達到“至于真” “達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語文課堂也就成為學生體驗生命、心靈對話的課堂。
三、讓童言在無拘無束中生成
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學生放飛自我的天地。學生和老師的心態(tài)都應是開放的、寬容的,彼此間是互相信任的。在這種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想怎么說就怎么說,不必擔心說錯了會挨批評,課堂就是溫馨的家園、學習的樂園。
我執(zhí)教《雪兒》一課時,問學生:“讀了這篇課文后,雪兒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位充滿靈氣的小女孩自信地站起來,興沖沖地說道:“鴿子是蔚藍色的!”大家把驚訝的目光投向了這位學生。片刻沉默后,傳來了聽課老師的議論聲:“雪兒是鴿子,哪有鴿子是蔚藍色的?”我微笑著問她:“你這個答案真是與眾不同,能說說你的理由嗎?”“雪兒向往蔚藍色的天空,它的家是蔚藍色的。它屬于蔚藍色……”多么靈動的幻想??!能夠真實地展現(xiàn)在課堂上,不能不說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當學生用“蔚藍色”替代“雪白”時,一顆純真的心靈在自由自在中盡情舒展。
薩特說:“閱讀是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不同個體氣質(zhì)和生活經(jīng)驗的個體,被一篇篇想象豐富,語言精美,情感涌動的作品吸引,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和體驗?!?/p>
兒童的世界是神奇的,孩子是這個世界的主人,他們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讀懂這個世界,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師要尊重兒童個性化的解讀,不阻礙兒童和文本的自由對話,讓他們在無拘無束中凸顯自己的主體,張揚自己的個性。
四、讓童心在天馬行空中放飛
我們的語文教材透過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反映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社會之美,乃至藝術(shù)之美。兒童則用特有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奇妙而夢幻的世界。有多少個學生,就有多少個獨特的世界。我們要走進兒童的心里,讓孩子的思維自由地馳騁,為稚嫩的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學《秋姑娘的信》一課時,在學完前面五小節(jié)后,我讓學生分小組表演讀,然后又出示了一張張空白的信封:“這也是秋姑娘的信,她還會寄給哪些好朋友呢?你能在信封上寫上她好朋友的名字嗎?”面對這一張張信封,學生進入了一個童話的世界,有的說:“寄給小魚兒,讓它們在結(jié)冰前多呼吸點新鮮空氣?!庇械恼f:“寄給小鷹,讓他們不要怕風雨,學好本領?!薄?/p>
口語訓練《“______笑了”》一課中,老師引導:“其實世間萬物和人一樣都是有情感的。笑,不是人類特有的,只要你們用心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币谎约て鹎永耍瑢W生的思緒飛揚,有的說:“花兒笑了,因為春姑娘來到人間,為她們換上五彩的衣裳?!庇械恼f:“果園笑了,因為她的水果寶寶們一個個綴滿枝頭,長得可水靈了,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把果園媽媽打扮得格外漂亮?!庇械恼f:“青山笑了,小朋友們一起去植樹,給大山重新披上了綠色的新衣。”放飛孩子們的心靈,他們所迸發(fā)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意料。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真正的教學技巧和藝術(shù)在于,一個好的教師就好在于他能感覺到每一堂課的發(fā)展邏輯,讓它的結(jié)構(gòu)服從于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闭Z文課堂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而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小學語文課堂體現(xiàn)“兒童味”,就是要面向兒童、親近兒童、尊重兒童。語文教師要把自己當成孩子,俯下身子,用兒童的眼睛去欣賞,用兒童的心靈去感受,用兒童的視角去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