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化
“韭菜登陸彗星……歐洲人的這個探測器名字還真接地氣啊——什么?啊看錯了,原來是菲萊哈哈哈哈……”
估計不少人第一次看這個新聞的時候,都看走眼過。不過,在微博上、微信里,“韭菜”這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食物,已經快成為“菲萊”探測器的愛稱了。
13億歐元的盤纏,10年的光陰,60多億公里的跋涉,最終降落在彗星的表面——這一段旅途,足可以稱作史詩。
那么,設想一下,假如“韭菜”上面有我們的座位,我們會在旅途的最后一段,目睹怎樣的光景?
7月21日
距離彗星5000公里
看看彗星上天氣怎么樣
經歷了十年的旅途,你距離彗星已經很近很近了——只有5000公里。要知道,我們繞了太陽五圈,在中途中三次借用了地球的引力、一次借用了火星的引力,才追趕上這顆彗星。
相對于60多億公里的漫長旅程,這個距離已經算是觸手可及了。前者我們很難在腦海中找到一個對應的概念,但是對于5000公里的距離,我們都很好理解——拿很熱門的新馬泰游當例子,長春到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直線路程,差不多就是這個距離。
當你在網上買完飛往吉隆坡的機票,下一件事多半是去搜搜未來吉隆坡的天氣怎么樣、該穿什么衣服。我們這次的彗星之旅也是如此,不過很可惜,“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并沒有氣象局,只能靠我們自己動手來測量了。
我們采取的裝置是一個紅外熱成像儀。我們知道:任何物體在高于絕對零度(-273.15℃)的時候,其物體表面都會有能量發(fā)射出來,溫度越高,能量越強。
測量的結果是零下70℃。順便提一句,1969年漠河誕生的中國有資料以來最低溫是-52.3℃,這顆彗星要比咱們東北冷多了。沒辦法,這鬼地方距離太陽足有5.55億公里,其實咱們應該感到慶幸,幸虧彗星表面上主要是塵土,如果彗星表面上全是冰,溫度會更低;此外還要感謝彗星表面物質可能比木炭還黑,這樣能夠更方便吸收熱量。
10月16日
距離彗星16公里
聞聞彗星上有什么氣味
這時我們距離彗星更近了——只有16公里。這顆彗星的形狀也更加清晰,不是之前想象的“土豆”,更像是一個鴨子,對,就是大黃鴨的那種形狀。為什么會是這種形狀?可能是兩顆彗星撞擊后接在了一起,或是被某個物體擊中后撞掉了一大塊,還有可能是被太陽與木星的引力撕扯成了這副怪模樣。
撲面而來的還有這顆彗星的氣味。當然,這東西可比霧霾可怕多了,咱們可不能直接去聞。2007年9月16日,一塊隕石墜落在秘魯普諾省的一個村莊,事件發(fā)生后,附近許多圍觀的居民和前往現場調查的警察出現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癥狀,有十多人被送往醫(yī)院治療。雖然這僅僅是個特例,但是還是要小心為好。
通過儀器分析,我們可以大致知道這是一種什么味道:這是一種各種難聞氣味的混合體,包括臭雞蛋的氣味(化學課本上提到這種氣味時總是伴隨著硫化氫的出現)、馬尿的氣味(這主要來自于氨氣),以及甲醛的辛辣、窒息的氣味。
此外,還有一種苦杏仁的味道,愛讀推理小說的朋友們對這種東西肯定非常熟悉,這就是氫氰酸的氣味。光是這些還沒完,里面還要加入一些工業(yè)酒精和二氧化硫的氣味。
其實一路上這種難聞的味道我們已經遇到許多次了。宇宙中存在一種混合了發(fā)熱金屬、柴油和燒烤的味道,就好像置身于汽車比賽的現場。據稱,這種味道來自于快要消亡的恒星。
阿波羅17號的宇航員賽爾南告訴人們,如果你上了月球,還會聞到一種火藥爆炸后的硝煙氣味。
11月11日
距離彗星10~22公里
聽聽彗星上有什么聲音
在近一段時間里,攜帶著“菲萊”的羅塞塔一直在控制自己的速度,讓自己和彗星的距離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qū)間。
令人激動的時刻馬上就要來到了,我們已經開始收拾行囊,整理床鋪,準備降落在彗星上了。
彗星上是一片死寂么?反正我們的耳朵是聽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錄制一段環(huán)境音,然后將頻率放大10000倍,這樣我們就能聽到這種聲音啦。
該怎么評價這種聲音呢?這些可能由帶電粒子發(fā)出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怪異的感覺,很像某種鳥在不停地咯咯叫,又像是反復敲擊什么東西,中間夾雜著呼嘯的風聲。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不妨到網絡上搜來聽聽。
11月12日
距離彗星0公里
給家里打個電話吧
登陸啦。但是過程可能是很不好受的。
按照計劃,我們的著陸器上有三根螺栓還有兩個“魚叉”,在落到彗星表面后,就會被牢牢釘在彗星上。不過,不知道哪里出了什么問題,在第一次和彗星親密接觸之后,我們沒有被固定住,而是被彈了起來。
而且這次彈起來的過程有點兒慘——我們被彈到了455米高的高空。這可是個很痛苦而又很難熬的過程,從被彈起來到重新落下,時間竟然長達近兩小時。
然后我們的著陸器又一次被彈了起來,幸好,這次只有3米高,但是過程依然持續(xù)了大約7分鐘。
被彈起兩次后,我們距離預定的著陸地點偏了一公里左右,更倒霉的是,我們掉進了一個懸崖的底部。如果照不到陽光,就很麻煩了。我們只能寄希望于過上一段時間,陽光就能照到懸崖里來。
不管怎么樣,終于到達了旅途的目的地,該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平安啦(當然,我們用的是特殊的通訊工具)。不過,這可能是你打過的最鬧心的一次電話——由于距離地球太遠,你在這顆彗星上撥完號碼后,要苦苦等上將近半個小時,家里的電話鈴聲才會響起來。
這可能是你自出生以來,第一次覺得光速(電磁波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明天……
距離彗星?公里
跳得猛一點兒就飛起來了
由于這顆彗星實在是太小了,在這種引力環(huán)境下,我們會發(fā)現許多奇妙的現象。
例如,我們從5米高的地方往下扔一個東西,多久時間它才會落到彗星表面上?
答案是7分多鐘。這就是“菲萊”在著陸時,第一次彈起——降落的過程如此漫長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地球上,我們怎么跳都不會擔心自己一不小心突破引力束縛飛出去——因為11.2公里/秒的第二宇宙速度實在不是那么好突破的。不過,這里就不一樣了。這顆彗星的引力實在太小了,以至于逃逸速度只有0.46米/秒。如果固定措施出現什么問題的話,一不留神,我們就會離開這顆彗星,這顆追了10年、跋涉60多億公里才登上的彗星。
它們的旅途
太空如此浩淼,旅程如此漫長,以至于當“菲萊”著陸時,許多民眾已經忘了人類曾經發(fā)射過這樣一個偉大的飛行器。可能有人還會想到其他的問題:以前我們熟知的那些飛行器,如今飛到了哪里?它們抵達目的地哪天,我們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嗎?
先驅者十號
旅程持續(xù):42年
距離我們:167億公里(推測)
飛行速度:約3.9億公里/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72年發(fā)射的先驅者十號曾是離我們最遠的飛行器,直到1998年,它才被速度更快的旅行者一號超越。它攜帶了一塊人類向可能存在的外星人發(fā)出問候,并表明我們在銀河系位置的鍍金鋁板。NASA2003年1月曾經接到微弱的信號,看上去是來自這顆探測器的最后消息。此后,NASA放棄了對它的搜索。不過,它的旅途還在繼續(xù),駛離銀河系中心,飛向金牛座畢宿五,旅程將長達200萬年。
先驅者十一號
旅程持續(xù):41年
距離我們:137億公里
飛行速度:約3.6億公里/年
與先驅者十號一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73年發(fā)射的先驅者十一號船上同樣攜有一塊載有人類訊息的鍍金鋁板。鑒于先驅者十號是朝著離開銀河中心的方向前進,先驅者十一號選擇朝向銀河中心前進,目標是天鷹座,并將在400萬年后抵達。
旅行者一號
旅程持續(xù):37年
距離我們:190億公里
飛行速度:約5.4億公里/年
今年9月1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37年前發(fā)射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成為首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類飛行器。雖然它集中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但現在看來,這依然只是個“古董”——主計算機頻率0.108MHz,主內存只有68KB,隨便一部智能手機性能都是它的不知多少倍。它搭載著一張12英寸厚的鍍金唱片,內容包括用55種人類語言錄制的問候語和各類音樂。核電池可工作至2025年,耗盡后,它將繼續(xù)向銀河系中心前進,在4萬年后,可能抵達下一個行星系。
新地平線號
旅程持續(xù):8年
距離我們:45億公里
飛行速度:約5.1億公里/年
我們似乎活不了幾萬年,所以我們更期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2006年發(fā)射的“新地平線”:這是人類發(fā)射初始速度最快的人造飛行物體,明年7月,它將抵達冥王星。它攜帶的東西也與前幾個飛行器不同:刻有45萬名支持者名字的DVD和冥王星發(fā)現者克萊德·湯博的骨灰。在與冥王星及其衛(wèi)星“親密接觸”后,它將繼續(xù)前行,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