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3月23日凌晨3點多,生意人吳海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掛出了一封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公開信:《做企業(yè)這么多年,我太憋屈了》。
“后來發(fā)生的很多事情并不是我自己選擇的,是命運在推著我一步一步往前走。”吳海說。52天后,他因此走進中南海。
公開信
3月22日晚上,吳??吹嚼羁藦娍偫韮商烨耙暡旃ど炭偩值男侣?,總理提出要簡化審批程序,統(tǒng)一監(jiān)管機制,扶持企業(yè)發(fā)展。這引起了吳海的共鳴,創(chuàng)業(yè)近二十年,他對簡政放權有更實際的理解和期待。
“我為什么不把我知道的和我的建議說出來?萬一國家有關部門看到了可能對促進簡政放權還有些幫助呢?”23日凌晨1點多,吳海開始寫這封給總理的公開信。至少他認為是總理李克強給了他寫這封信的勇氣。
在信中,他開門見山,言辭激烈?!叭绻吹匚慌诺脑?,政府管理人員是嫡出的孩子,國企是庶出,而私營企業(yè)則是私生子,雖然都是國家的親骨肉,但是嫡出是當家的,管著我們;庶出的也怕嫡出,但是他們敢找親爹撐腰,而我們作為私生子只能被大哥打完左臉再主動地把右臉轉過來讓打。我們不敢說,是因為我們還要活著?!?/p>
吳海說自己有嚴重的拖延癥,但是這封五千多字的長信從起筆到完成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又花了些時間查了一下錯字。他在信的末尾向中國道了晚安。
一覺醒來,公開信的閱讀量超過4萬,引起熱議和轉載,陌生人在公眾號上留言:“淚流滿面”、“膽子真大”、“說出了我們的心里話?!贝藭r,吳海還不知道政府會做何反應。
沒幾天,區(qū)政協給吳海打電話,說北京市在了解他的情況,讓他別擔心,當天下午又給他打電話,轉達政協主席的關心,說他說得對,說得好,不用害怕,有事政協扛著。接到這通電話,吳海心里有底了。
中南海
公開信發(fā)出一周后,吳海接到國務院一位司長的電話。司長告訴吳海,領導看到了公開信,很重視,請他過去談談。吳海擔心自己是不是說錯了話,司長告訴他不用緊張,“本來應該拜訪你的,但是過來就說自己是司長,怕你覺得是騙子?!?/p>
司長接待了吳海,肯定了他的公開信,希望他以正式信函的形式寄出。回到辦公室,吳海就把信寄給了這位司長,第二天接到司長電話:“你的信的收件人應該寫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收?!?/p>
寄信前后,不斷有北京市和國家部委的一些領導約見吳海,了解他對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的想法。父親有點怕了,勸他注意分寸,不要亂講話。他的父親是一位經歷過“文革”的縣級退休干部。倒是他自己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政治方向沒錯?!?/p>
5月12日,吳海接到國務院辦公廳工作人員的電話,請他到國辦的一個研討會上做個十分鐘左右的發(fā)言,還建議他著便裝。吳海問國辦在哪里?對方說:中南海,從西北門進來。
5月14日下午,吳海第一次進了中南海。他特意早到,在樓里到處轉轉,“里面的樓就像老部委的辦公樓一樣,灰色的老式建筑,房間挺小,辦公室里面根本不豪華氣派。”他本來想拿手機照張相留念,結果被警衛(wèi)制止。
當天下午的會議由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主持召開,召集公安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衛(wèi)計委、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等多個部委,與地方負責人和學者就“推進基層政府管理服務公開工作”展開座談。
吳海作為唯一的企業(yè)代表,坐在會議桌的正中間。他第一個發(fā)言,沒有稿子,話說得很直接?!暗谝?,簡政放權從中央下到地方之后,我們沒有感覺到行政審批和監(jiān)督管理的效率,這就是最后一公里甚至零公里到窗口的問題。我提出來,核心的核心就是要觀念轉變,簡政放權是標,職能轉變是本。第二我提到,轉變觀念需要時間,那我們通過什么方法逼迫他來改觀念?適應市場需要,強迫你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p>
李克強此前說,簡政放權要從政府部門“端菜”變?yōu)槿嗣袢罕姟包c菜”。在會上,吳海也對此發(fā)表了看法,菜好不好吃,最清楚的是點菜的人跟掌勺的人,研究菜譜的專家學者真不一定有這倆人清楚,所以他建議由點菜的企業(yè)和掌勺的政府一塊來做這道菜。話外之意,是他對專家的不滿。
在這次會上,吳海還得知,李克強總理、汪洋副總理、國務委員楊晶都在他的信上做了批示。
生意人
吳海的公開信把行業(yè)潛規(guī)則擺在了臺面上。經商近二十年,盡管他依然對此不屑,但早已學會適應。
1997年,吳海創(chuàng)辦第一家公司之時,復雜的行政審批程序和混亂的監(jiān)管體制讓他憤怒,當年二十多歲的他完全看不慣這一套官場作派,恨不得到領導那去告狀。
吳海很快意識到自己“是個生意人,不能感情用事”。生意人的身份迫使他迅速融入這個環(huán)境,他需要對員工和投資人負責。起初,他經常感到憋屈,很想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到最后就變得麻木了?!奥貢庾R到,可能政府也需要面子,開始就學著慢慢去照顧這種面子。”
他知道很多種讓政府有面子的方法,卻依然愿意跟政府保持一定距離,但他也特別認同王健林所說的“不跟政府打交道太假”。在他看來,良性互動是政商關系的理想狀態(tài),企業(yè)通過合法經營贏得政府的信任和幫扶。
經商多年,吳海仍然恐懼社交。他怕生人,怕飯局,不知道怎么把聊天不冷場地進行下去。但是吳海善于用人,副手馬曉東是他在社交上的仰仗,“他是北京人,部隊大院的,自信心非常強,他跟人打交道不怕,再牛B的人他都能平等對待?!?/p>
雖然不善社交,但吳海很自信,他認為自己邏輯性特別強,看問題的觀點和別人不一樣。寫這封公開信之前,他沒有和任何人商量,“我從小有主意,可能是天生的,包括思考問題的角度,教是教不出來的?!?/p>
“我這人算是比較客觀,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確實有不好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好的地方,你要怎么樣?你把他徹底推翻嗎?不是啊,我覺得任何社會沒有一個最完美的管理體系,現在的國家體系我覺得不錯,有改好的潛力,所以我從來不會反對,只是我說出哪不好,怎么改,我不是在吐槽?!眳呛G撇黄鹛焯煸谔摂M空間發(fā)牢騷的人,他覺得牢騷話對改變現狀沒任何意義。
4歲時看到外公被打成右派關進牛棚,給吳海留下深刻的印象。經歷了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從走資派的后代成為企業(yè)家,他對時代和政治有清醒的認識:“個人的內心可以保存在自己的時代里面,你可以活在那種很純凈、很超脫的時代,那是你的內心。但是你物理上的生活一定要適應這個時代,這是一定的。你可以有你的個性,但是你的個性不能傷害別人,尤其不能給你的家人帶來麻煩,這就太自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