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臺灣著名男演員、劇作家、導演金士杰早年帶領一群熱愛戲劇的演員創(chuàng)辦蘭陵劇團時可謂一窮二白。1979年,在舞臺劇幾乎處于荒漠的臺灣,蘭陵劇團出現(xiàn)了。金士杰和團里的所有演員都是白天做苦力,晚上排練創(chuàng)作,零酬勞演出。這個劇團的成立沒花什么錢,但也沒賺一分錢。于是就有朋友關心金士杰怎么生存:你總有三餐不繼的時候,總有付房租的時候,那時你怎么對付?
金士杰的生存方式很獨特。
金士杰有個朋友家境很好。有次金士杰去她家里做客,吃飯時,他吃著吃著就感嘆起來:“桌上菜這么多,都很好吃。你們平常都這樣吃嗎?每次吃不完怎么辦?”朋友答:“還能怎么辦呢,倒掉?!?/p>
金士杰頓時兩眼放光:“那讓我來替你們做一個義務的食客怎么樣?”朋友拍掌說:“很好,歡迎歡迎!”
金士杰卻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們先把條件說清楚:第一,我不定時來,但我來之前會先打電話問清楚你家有沒有剩飯、方不方便,有且方便的話,我就來;第二,我來只吃剩飯,等你們家人全部吃飽撤了,確定擺的都是剩飯剩菜我才吃;第三,我吃剩菜剩飯的時候旁邊不可以站著人,因為他一旦和我打招呼,我就得很客氣地回應,這樣客套來客套去我就沒辦法當專業(yè)食客了;第四,吃完之后我要走,不可以有人跟我說再見,如果非得這樣客套的話,我心里就會有負擔,下次我就不來了?!?/p>
朋友當場答應了所有條件。此后,金士杰果真好幾次去朋友家當食客,吃得非常開心。
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過苦日子,金士杰帶領劇團一路堅持下來。第一次演出,他們還是沒有錢。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個大禮堂擱置著沒用,他們就把那里打掃出來當舞臺;沒服裝,他們就各自掏腰包買一套功夫褲穿在身上;沒燈光,他們就各自從家里搬來一兩個打麻將用的麻將燈,再加長電線,往插板上一插,燈就亮了;沒東西化妝,他們就素顏上場;沒有人宣傳,他們就自己拿來紙筆,涂涂畫畫,一張大海報就貼到了臺灣師范大學的門口。
一切準備就緒。演出那天,觀眾席上只坐了二三十人,但大都是臺北文化界精英。他們看完演出之后對金士杰說:“臺北等你們這群人等了很久了,你們終于來了。拜托你們一定要演下去!”
金士杰帶領大家照做了。歷經(jīng)一年多的非正式演出,蘭陵劇團終于走上正式的舞臺。1980年,金士杰編導的《荷珠新配》參加了臺灣第一屆“實驗劇展”,一炮而紅。一時間,蘭陵劇團聲名大噪,金士杰也一躍成為臺灣現(xiàn)代劇場的領軍人物。
多年之后金士杰將當年自己當“專業(yè)食客”的事情說給一堆人聽。他感慨:“我覺得,我們的這種窮完全不需要自卑,不需要臉紅,因為我深深知道我們在做什么——我們把我們的頭腦、智慧、創(chuàng)作拿出來獻給社會,以至于我們沒有工夫賺錢。我們是在做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個窮不是窮,而是富?!?/p>
敢讓自己那么窮,只為理想。
【人物速寫·精神不貧窮】
面對貧窮,金士杰不為賺錢而演出,只因熱愛而奉獻,沒有錢生活就勇當“專業(yè)食客”,靠去朋友家吃剩飯維持生活。所以,貧窮不能夠成為我們萎靡不振的理由、自甘墮落的借口,我們也當如金士杰,以一種坦然的心態(tài)處之,在夢想照進實現(xiàn)之前從容生活。
【人物速寫·堅持夢想】
懷揣夢想,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蘭陵劇團創(chuàng)辦之時,金士杰可謂一窮二白。然而,由于對戲劇的熱愛以及對心中的那個創(chuàng)作夢想的堅持,眾人精誠團結(jié)、不懈努力,終于一鳴驚人。夢想讓這些平凡的人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