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鹍
1971年8月4日,中國和土耳其正式宣布建立外交關系,在中土兩國關系史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建交初期,雙方有個互相了解的過程,來往不算太多,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情況有了改變。隨著對我國了解的增加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土方感到有同我國進一步發(fā)展關系的必要。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當時的土耳其總統(tǒng)埃夫倫于1982年12月實現(xiàn)了訪華。作為回訪。國家主席李先念于1984年3月訪問了土耳其,從而開啟了兩國高層互訪的先河。
第一位訪華的土耳其國家元首
土耳其位于亞洲最西端的小亞細亞半島,與我國相距萬里之遙,但在歷史上彼此卻并不陌生,因為土耳其人的根就在遙遠的東方,公元6世紀時發(fā)祥于阿爾泰山地區(qū)的突厥人就是他們的直系祖先?!巴回省边@一名稱最早見諸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史書上。突厥人強大后曾建立過突厥汗國,活躍于從蒙古到中亞的廣大地區(qū)。雖然距離變得遙遠,但中土兩個民族間的交往卻并未中斷,著名的絲綢之路便是雙方聯(lián)系的紐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珀博物館中收藏的上萬件中國古瓷就是這方面最好的證明。
縱觀近現(xiàn)代歷史,中土兩國之間從未進行過元首互訪,因此,埃夫倫便成了歷史上第一位訪華的土耳其國家元首。埃夫倫是從軍界走上政壇的。1980年9月12日,他以總參謀長的身份領導軍隊接管政權,1982年11月12日經(jīng)公民投票當選土耳其共和國第7任總統(tǒng)。擔任總統(tǒng)后,他選擇出訪的第一個國家便是中國。這絕非偶然,它既是土耳其外交上的需要,也同埃夫倫對東方特別是中國的友好和重視有關。
土耳其共和國1923年成立以來,基本上一直執(zhí)行面向西方的外交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加入北約,更明顯倒向美國。但西方各國只將土耳其視為小伙伴,對之并不平等,還動輒以其內政外交上的“問題”為由對之施壓,甚至實行制裁,不時引起土朝野的廣泛不滿。埃夫倫就任總統(tǒng)后,在外交政策方面有所調整,在保持親西方外交政策的同時,強調奉行“平衡多邊外交政策”。他在同我國領導人會見時曾說過一段十分形象的話:人的脖子不能老是扭向一邊,那樣時間一久脖子就會發(fā)酸,所以過一段就要把脖子扭過來,向這邊看看才行。因此,他上臺后的首次出訪選擇中國和印尼,而不是傳統(tǒng)的西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訪華期間,埃夫倫同我國領導人鄧小平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談,雙方就進一步發(fā)展雙邊關系進行了討論,還就世界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交換了意見,氣氛友好融洽。埃夫倫對中國的友好之情溢于言表。他說,土耳其人民對中國人民有著特別友好的感情,對中國更加繁榮和穩(wěn)定感到高興。他強調,作為第一位訪華的土耳其國家元首,主動來華進行最高級別的接觸,使中土關系的大門完全打開,他感到十分高興。他還深情地說,他是為進一步發(fā)展關系而來,土中友誼之樹業(yè)已種下,希望今后它能茁壯成長。
陪同埃夫倫訪華的有十幾名土政府高級官員,而且由于埃夫倫夫人已去世多年,他還帶來了自己的長女謝娜依一同訪華。整個訪華期間他們都興致高昂,在正式的會談、會見和宴會之余,他們一行還冒著塞外凜冽的寒風,登上冬日的長城,飽覽那雄偉壯麗的關山景色;參觀規(guī)模宏大的故宮博物院,領略那紅墻之內中國古代皇宮的非凡氣勢。
結束了北京的活動之后,埃夫倫一行來到了上海參觀訪問。
喜認中國小姑娘為孫女
在上海期間,發(fā)生了一件始料不及卻又十分令人感懷的事,這就是埃夫倫總統(tǒng)在這里認識了后來認了孫女的一位中國小姑娘。筆者當時擔任土耳其語譯員,全程陪同代表團活動,因而見證了這件事的全過程。這位幸運的小姑娘姓王名晴,她與埃夫倫的偶然相遇改變了她的命運,也成就了中土友誼史上一段令人難忘的佳話。
埃夫倫非常喜歡孩子,根據(jù)我駐土耳其使館的建議,上海市外辦專門安排埃夫倫一行參觀上海市少年宮。大概是王晴的英語水平在小伙伴中比較出色,而且長得比較可愛,少年宮領導專門安排她負責全程陪同埃夫倫。這位11歲的小姑娘果然不負重托,出色完成了任務。在少年宮參觀期間,王晴一直用小手攙著埃夫倫。還不時用英語作些簡單的介紹,每當遇有門檻時,她都提醒埃夫倫注意腳下,不要絆著。小姑娘的彬彬有禮和體貼入微給埃夫倫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由于王晴給埃夫倫留下的印象極為深刻,以至于他一回到國內就向我國駐土使館提出,希望認這位小姑娘為孫女,并資助她來土學習,以便她長大后能為土中友誼大廈添磚加瓦。我國有關部門得知消息后也為王晴感到高興,認為對她而言這是天大的好事,同時并沒有把此事當作一件簡單的私事來處理,而是認為這是埃夫倫對中國人民和兒童十分友好的感情的體現(xiàn),對之格外重視。對于王晴而言,這更是一個特大喜訊。要知道,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國留學對于一般年輕人而言,是一件極具吸引力卻又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更何況被一位外國總統(tǒng)“欽點”,成為其“親屬”出去留學?這種事平時是想都不敢想的。因此,得知這一消息,王晴自己也高興極了,遂了埃夫倫的心愿。由于王晴當時年齡尚小,馬上赴土學習尚有困難,埃夫倫同意待她在中國完成中學學業(yè)后再赴土學習。此后,她盡量抑制住興奮之情,繼續(xù)在上海的中學學習。為了感謝埃夫倫爺爺?shù)纳埔夂完P愛,她一面勤奮學習,一面經(jīng)常寫信向他匯報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這期間,我國有關部門還安排王晴作為中國少年兒童代表團的一員,應邀參加土耳其的兒童節(jié)慶典。其間,埃夫倫還把王晴接到總統(tǒng)府小住了幾日,她在那里受到埃夫倫爺爺和謝娜依媽媽的關懷和照料,生活十分愉快。她還和埃夫倫爺爺?shù)耐鈱O女阿伊恰成了親密的朋友,兩人形影不離,無話不談。對王晴來說,這也算是一次試當埃夫倫孫女的“預演”。來土耳其之前,王晴內心還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畢竟埃夫倫爺爺貴為一國總統(tǒng),她作為一名普通職工家庭的小女孩,能夠適應得了異國總統(tǒng)府的生活嗎?但通過幾天的朝夕相處,她的顧慮完全打消了。埃夫倫爺爺就像別的爺爺一樣,和藹、慈祥,對兒孫們,包括她,雖要求嚴格,卻疼愛有加,她完全能夠適應。謝娜依媽媽更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待她如同對待自己的女兒一樣。
安排中國孫女留學土耳其
20世紀90年代初,一直受埃夫倫總統(tǒng)關注、被他牽掛的王晴高中畢業(yè),這時的她已從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心智也已成熟,她盼望已久的去土耳其學習的時機終于到來。同埃夫倫爺爺聯(lián)系之后,通過我國有關部門的安排,她馬上打點行裝,告別家人,從亞洲大陸最東端的上海乘飛機來到亞洲最西端的土耳其,來到她思念已久的埃夫倫爺爺?shù)纳磉叀?/p>
在埃夫倫的安排下,王晴進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海峽大學留學,成為這座實行英語授課的土耳其著名高等學府的一名學生。學習期間,王晴幾乎成了埃夫倫家的一員,埃夫倫一家從學習到生活各方面都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有時埃夫倫一家去土耳其南方海邊度假,也要把她帶在身邊,這時人們向她投來的都是好奇和羨慕的目光。雖然后來王晴在學校有獎學金可以拿,但每逢節(jié)假日她還是要回到埃夫倫爺爺和謝娜依媽媽身旁,同他們及阿伊恰一起度過,在那里她可以享受到別樣的家庭溫暖。埃夫倫爺爺和謝娜依媽媽還經(jīng)常勉勵她好好學習,以便日后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為祖國的強大和土中關系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在埃夫倫一家的悉心照顧和呵護下,王晴不僅長大了,而且學有所成。這個上海姑娘本就天資聰慧,加上埃夫倫一家對她的悉心照顧,她衣食無憂,心無旁騖,可以專心攻讀。通過4年的學習,她不僅專業(yè)方面學得很好,而且英語和土耳其語都講得呱呱叫。從海峽大學經(jīng)濟管理系畢業(yè)后,她進入土耳其最大財團屬下的一家商貿公司工作,從事對中國和東亞地區(qū)的進出口工作。她說,她永遠不會忘記埃夫倫爺爺一家對她這個中國普通女孩的恩情,有空她經(jīng)常去看望埃夫倫爺爺和謝娜依媽媽、阿伊恰。當然,她也不會忘記祖國和父母對她的培養(yǎng),她要用自己的工作為增進兩國關系的發(fā)展做些事情。
1989年11月,埃夫倫總統(tǒng)任滿退休。不久,埃夫倫便以前總統(tǒng)的名義,作為中國政協(xié)的客人于1990年5月再度訪華。這次,他除了在北京的活動以外,還到了我國南方的桂林、廣州、深圳等地,所到之處受到了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
埃夫倫雖已離開政壇多年,但他為增進中土友誼所作的重要貢獻以及培養(yǎng)中國小孫女的動人故事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筆者曾見證了事情的全過程,每每憶及,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