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黃土高原生態(tài)退化與恢復

2015-06-24 13:09袁曉波尚振艷牛得草
草業(yè)科學 2015年3期
關鍵詞:黃土高原

袁曉波,尚振艷,牛得草,傅 華

(草地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蘭州大學草地農業(yè)科技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黃土高原生態(tài)退化與恢復

袁曉波,尚振艷,牛得草,傅 華

(草地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蘭州大學草地農業(yè)科技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我國的黃土高原不僅是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qū),同時也是生態(tài)環(huán)境最脆弱的地區(qū)之一,嚴重地限制著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大對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治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在詳細分析黃土高原地形地貌、氣候及土壤3個方面特殊性的基礎上,綜述了當前黃土高原退化現狀以及造成其退化的原因,提出了生態(tài)恢復治理的綜合措施,并對當前黃土高原生態(tài)恢復相關研究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黃土高原;地域特殊性;退化現狀;治理措施

在我國,黃土高原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最嚴重的區(qū)域之一[1-3]。據考證[4-5],歷史上該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分布著大片森林和森林草原,古代中國,包括秦、漢等都曾在這里興建國都,是中華民族和文化的搖籃之一。但人類在近兩千多年來的濫伐濫墾、毀林開荒、輪荒耕種等不當行為,導致黃土高原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氣候變化異常、植被破壞嚴重、土壤侵蝕以及頻發(fā)自然災害等問題愈顯突出[6-8],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和人民的安全生產。因此,恢復治理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顯得極其重要。本文主要從黃土高原地域特殊性入手,包括對黃土高原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氣候的特殊性以及土壤的特殊性3個方面進行探討,對黃土高原當前退化現狀進行總結,并對造成其退化原因進行剖析,提出相關生態(tài)恢復治理措施,最后針對黃土高原當前生態(tài)恢復的相關研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建議,以期為今后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綜合治理提供指導和借鑒。

1 黃土高原地域的特殊性

1.1 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第三紀以來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是促使黃土高原形成的決定性因素[9]。由于印度板塊向北移動與亞歐板塊發(fā)生碰撞,使亞歐板塊不斷抬升,導致喜馬拉雅山最終形成并逐漸升高。喜馬拉雅山的不斷升高不僅導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且也引起了中國大陸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進而改變了大氣熱量和水分再分配,阻礙了印度洋暖濕氣團向北移動,造成南北氣候的差異,使得中國西北部地區(qū)逐漸形成大面積的戈壁與沙漠,成為黃土高原沙塵發(fā)源地。同時,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強了西風氣流的動力作用,使得中國西北片區(qū)的戈壁與沙漠的大量粉塵隨風向東南方向飄移。但東南季風和眾多山脈的阻礙,使其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大量沉積,形成了總面積約64萬km2的黃土高原[10-13]。

太行山脈、呂梁山和六盤山將黃土高原分成3部分,分別是山西高原、陜甘高原和隴西高原[14]。黃土高原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土壤受到強烈侵蝕,地表千溝萬壑。高原梁谷地貌差異顯著。溝間地地貌類型主要包括塬、梁、峁等,其中,由流水侵蝕黃土堆積形成的塬,其基底大多處在開闊盆地中,由于黃土的持續(xù)堆積作用,黃土層較厚,導致其地表較為平坦。由于溝谷強烈侵蝕了塬面,從而致使破碎塬的形成,在大的地塹斷陷谷地里,形成復式階梯狀斷層。塬面表層的黃土臺塬保存較為完整。梁頂部寬度較小,頂下有明顯的坡折,在平面上多呈現出長條形。梁的橫斷面坡度變異較小,一般小于5°。峁主要由單一黃土丘構成,地表多呈橢圓或圓形,峁坡呈現凸形,坡度約 20°,面積為 0.25 km2左右。梁峁地貌由于水蝕作用,加上后期黃土覆蓋作用形成丘陵地貌。溝谷地貌類型主要包括河流的干支河谷以及數量眾多的大小溝谷。溝谷地貌包括細溝、淺溝、切溝、沖溝和河溝等類型,其中,發(fā)育在坡面上的侵蝕溝有細溝、淺溝和切溝。細溝是由于坡面水蝕作用最先形成的一種溝形;淺溝由于坡面較大的股流沖刷作用而形成的;坡面股流沖刷作用進一步增大時便形成切溝;沖溝是由坡面侵蝕溝進一步發(fā)展形成的。河溝是較大的侵蝕溝,溝底較平緩,溝谷橫剖面呈梯形,河床曲折,多發(fā)育在下伏基巖面上,常有流水。

1.2 黃土高原土壤特征

黃土高原是在干旱半干旱環(huán)境中,由黃土風成堆積作用而形成,經過長距離的飄移和分選,其物質結構組成具有高度的均一性[15]。受西北風和東南季風的影響,其土層厚度分布大致由西北向東南方向逐漸遞減,土層平均厚度為50~100 m。例如,甘肅境內土層厚度200~300 m,陜北土層厚度100~150 m,晉西土層厚度80~120 m,晉東南和豫西北土層厚度20~80 m。土壤類型豐富,主要包括黑壚土、黃綿土、漠土、灰鈣土、棕鈣土、栗鈣土、風沙土、灰漠土等。黃土粒度以粒徑0.005~0.05 mm的粉砂為主,所占比例約60%,其次為粒徑>0.05 mm的細砂,占30%左右,而且黃土的粒徑由西北向東南逐漸變細[16-17]。黃土中包含有60多種礦物質,其中易溶性化學成分含量較高,石英重量約占50%,長石約20%,碳酸鈣約10%,從化學組成方面,SiO2約占50%,Al2O3約8%~15%,CaO約10%,以及Fe2O3、MgO、K2O、Na2O等[18]。

黃土結構多為“點、棱接觸支架式多孔結構”[19],土質疏松且極易滲水。黃土中細粒物質如易溶性鹽類、石膏等在干燥情況下易固結成聚積體,從而使黃土具有較強的強度,但遇水后隨著礦物溶解與分散,土體又會迅速發(fā)生分散,因此,黃土的抗侵蝕能力很弱[20-21]。黃土的孔隙度一般在50%左右,尤其是大孔隙,當其受水浸潤后,土體上部在自身重力和壓力的作用下,極易發(fā)生塌陷。同時,大孔隙也為土體中水體和細粒物質遷移創(chuàng)造了通道,從而使黃土易發(fā)生潛蝕[22-24]。

1.3 氣候特征

黃土高原位于由東南濕潤季風氣候帶依次向西北內陸干旱氣候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過渡的交錯帶,其氣候特征主要包含半干旱和半濕潤兩種氣候類型。東南部地區(qū)屬半濕潤氣候,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上;中部廣大黃土丘陵溝壑地區(qū)屬于半濕潤易旱氣候,年降水量400~600 mm;西北部地區(qū)屬半干旱氣候,年降水量150~250 mm[25]。另外,整個地區(qū)強降雨主要集中于4-9月,降水季節(jié)分配明顯,且北部較南部降水量季節(jié)性差異明顯[26]。黃土高原地區(qū)≥10 ℃的年積溫為2 300~4 500 ℃·d,無霜期120~250 d,日照時數1 900~3 200 h。研究表明,近百年來我國各地區(qū)氣溫明顯升高,其中西北變暖的強度高于全國平均值,另外,陜北地區(qū)近50年的氣象數據顯示,黃土高原冬季氣溫增幅最大,增加約0.199 7 ℃;其次是春季,增加約0.157 3 ℃;且秋夏氣溫增加幅度不大。同時,春季降水量變化不大,其他季節(jié)均表現出下降趨勢,但夏季下降幅度尤為突出,約1 118 mm,而冬季平均蒸發(fā)量增幅最大。降水量的減少和氣溫的上升,加劇了土壤干燥化程度,除此之外,人為因素的干擾等,導致黃土高原存在嚴重的水土流失風險[27-32]。根據最近30年來的研究顯示,黃土高原的氣候將會表現出更加溫暖和干旱的趨勢[33-35]。

2 黃土高原退化現狀及原因

2.1 退化現狀

2.1.1 水土流失日益嚴重 黃土高原在自然因素(地質因素、地貌因素、降雨因素、地形因素及土壤因素等)和人為因素雙重作用下水土流失現象極為嚴重(表1)。據2002年水利部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黃土高原土壤侵蝕遙感分析資料和統(tǒng)計數據表明,該區(qū)域水土流失面積約45.5萬km2,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和凍融侵蝕均很嚴重。其中,全區(qū)侵蝕模數大于1 000 t·km-2·a-1的輕度水土流失面積約占總面積的70.9%左右;侵蝕模數大于5 000 t·km-2·a-1的強度水蝕面積約占總面積的38.8%左右;侵蝕模數大于8 000 t·km-2·a-1的極強度水蝕面積約占總面積的64.1%左右;侵蝕模數大于15 000 t·km-2·a-1的劇烈水蝕面積約占總面積的89.0%左右;部分地區(qū)的侵蝕模數甚至超過30 000 t·km-2·a-1[37-38],黃土覆蓋的流域面積和溝谷面積之比超過25%,最嚴重地區(qū)達56.7%[39]。風力侵蝕主要發(fā)生在黃河流域東北部地區(qū),包括陜北、寧夏和內蒙古等地區(qū),該區(qū)風力侵蝕比較嚴重,其中強度以上的風力侵蝕占總風力侵蝕面積的48.97%左右。凍融侵蝕主要發(fā)生于黃土高原西部山體的梁,由于該區(qū)地勢偏高,致使氣溫下降,凍融侵蝕較為活躍[36]。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綏德水土保持試驗站的研究表明,由于黃土高原長期遭受水力侵蝕和活躍的重力侵蝕,地面溝道侵蝕嚴重,在黃土丘陵溝壑區(qū), 溝谷密度為2.5~7.5 km·km-2,地面分割度多表現在10°~55°[40]。而且黃土高原的年泥沙流失量也很巨大,其年均輸入黃河的泥沙量達1.6×109t,使黃河水平均含沙量約為35 kg·m-3,是長江流域的29倍[41]、尼羅河流域的30 倍、密西西比河流域的 90 倍[42]。根據2006年黃河水利委員會通過產沙面積與產沙量的比較分析表明[43],采用0.1 mm的粗泥沙輸沙模數1 400 t·km-2·a-1作為指標,得出黃河中游的粗泥沙來源區(qū)面積約為1.88×104km2,并且呈現“品”字形,年均輸入黃河流域的粗泥沙量達1.52億t,其中溝谷徑流量占總徑流量的比例較大,占59.3%~83.5%,泥沙量占總輸沙量的57.9%~69.5%。據統(tǒng)計,黃河每年水土流失的量約為33.33萬hm2耕地30 cm厚耕層土壤,流失土壤中的N、P、K含量約4.2×107t,約占1989年全國化肥使用量的177%[44],其中約有80%泥沙量源于甘肅和陜西兩省[45]。根據專家的相關估計,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 cm厚的土壤需要經過100~400 a的時間,因而水土流失又是一場生態(tài)災難,它既是導致黃土高原經濟落后、農業(yè)低產的主要因素,也是黃河下游頻發(fā)水災的根源所在[46-47]。

表1 2008年黃土高原區(qū)域水土流失狀況[36]

2.1.2 荒漠化土地面積不斷擴大 黃土高原是我國沙化嚴重地區(qū)之一,同時該區(qū)的沙地和沙漠區(qū)地處我國典型的農牧交錯區(qū),但是持續(xù)不斷的過度放牧與農墾活動,使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生境破碎,荒漠植被和裸地面積不斷擴大[48],導致原來就很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進一步失去了平衡,土地荒漠化不斷擴大[49],成為當地區(qū)域經濟和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限制因素[3]。黃土高原地區(qū)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銀川平原、寧衛(wèi)平原、河套平原以及陜北和晉西北,涉及47個縣(市、旗),這些區(qū)域主要包括鄂爾多斯市的東勝區(qū)、鄂托克旗、杭錦旗、巴彥淖爾市的磴口縣、烏審旗、鄂托克前旗、達拉特旗等地區(qū),其土壤沙化面積達11.8萬km2,約占黃土高原總面積的18.4%,其中嚴重沙漠化面積3.57萬km2,占沙漠化面積的27.7%[50]。目前,黃土高原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面積不斷擴大,20世紀50-70年代擴大為1 560 km2,70-80年代約為2 100 km2,90年代則上升為約2 460 km2[51]。特別是黃土高原北部農牧區(qū)近幾年來土地沙化擴展迅速,現今寧夏、陜西、山西等地的土地退化極為嚴重,并且擴展到長城以南10~70 km,陜北流沙距長城約70 km,并以每年0.1 km的速度向南擴張。僅寧夏全區(qū)共有荒漠化面積4 461.0萬畝(約合297.4萬hm2),其中沙化土地面積1 774.5萬畝(約合118.3萬hm2)[52]。按沙化程度分:輕度沙化面積1 078.5萬畝(約合71.9萬hm2),占沙化面積的60.8%;中度沙化面積285.0萬畝(約合19萬hm2),占沙化面積的16%;重度沙化面積202.5萬畝(約合13.5萬hm2),占沙化面積的11.5%;極重度沙化面積208.5萬畝(約合13.9萬hm2),占沙化面積的11.7%。賀振和賀俊平[53]對黃土高原2001-2009年間土地荒漠化動態(tài)監(jiān)測果的結表明,黃土高原極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積增加了16.53 km2,增長率為28.36%,盡管重度荒漠化和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積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從荒漠化土地類型的結構轉化來看,黃土高原的荒漠化程度仍然在持續(xù)增強。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烏審旗等地處于毛烏素沙地腹地,由于降水稀少,蒸發(fā)量大,沙塵暴頻繁等,產生的危害也很嚴重。榆林市位于毛烏素沙地南端,約有沙化面積2.44萬km2,有6座縣城陷于沙漠之中,412個村莊由于受風沙的侵襲而被壓埋;除此之外,100年間,持續(xù)的荒漠化已吞沒農田、牧場約14萬km2。據相關數據統(tǒng)計[54],大沙塵暴20世紀50年代約5次、60年代約8次、70年代約13次、80年代約14次、90年代則上升到23次,近幾年沙塵暴更為嚴重,連續(xù)的沙塵暴嚴重影響了京津、華北以及華東大片地區(qū)。截止到2012年,鄂爾多斯市約有3.07×106hm2荒灘、荒沙和沙化土地需要恢復治理,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仍在持續(xù)增加[49]。

2.1.3 草地退化、沙化和鹽化面積逐年增加 長久以來,黃土高原受干旱少雨等自然因素以及超載過牧等人為因素的影響,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據2008年監(jiān)測,內蒙古黃土高原區(qū)內8個牧業(yè)旗(縣)冷季總飼草儲量229.89萬t,適宜載畜量616.73萬綿羊單位,而6月末牲畜實際存欄數已達1 195.14萬綿羊單位,超載過牧現象極為嚴重。此外,部分地區(qū)地下水位比較高,也導致草地鹽化面積逐年增加。目前,草地退化面積已達1 400萬hm2,占該區(qū)域總面積的22%左右,且草地質量和功能逐漸降低[55]。根據青海省有關資料分析和遙感調查,青海黃土高原地區(qū)現有荒漠化土地140萬km2,超過土地總面積的40%。目前,仍以每年9.67萬km2的速度擴展,整個黃土高原的草地退化、沙化和鹽化面積仍在逐年增加[28]。

2.2 退化原因

2.2.1 自然因素 地形因素:長期的水土侵蝕,塑造了黃土高原殘塬、梁、峁和溝谷等多種特殊的地貌形態(tài)。黃土覆蓋的流域面積和溝谷面積之比超過25%,最嚴重地區(qū)達56.7%[36]。由于決定徑流沖刷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地面坡度,且侵蝕量與坡度呈正相關關系,因此,黃土高原這種特殊地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又進一步加劇了該區(qū)域的水土流失。

土壤特性:黃土高原地表主要組成物質為黃土,其粒度成分主要是粉砂粒(0.005~0.05 mm),而粗粉砂在粉砂粒級中占較大優(yōu)勢,從而導致黃土土層具有明顯的垂直節(jié)理性,呈現出遇水易分散,抗沖、抗蝕性能弱的獨特性,溝道滑塌、崩塌、瀉溜等混合侵蝕現象異?;钴S。黃土的這種顆粒性、粉砂性、疏松性等特點是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內在原因[12,19,23]。

降水因素:黃土高原地區(qū)年降水量少且暴雨集中,汛期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大。這種暴雨歷時短、強度大、突發(fā)性強的特點是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和高含沙洪水的主要原因[5,8,16]。同時,由于黃土高原地區(qū)植被稀少,裸露較多,這也是造成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29-40]。

地質作用:地質作用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直接作用——地震;二是間接作用——地殼的抬升,這兩種作用均導致了侵蝕基面發(fā)生變化。黃土土壤具有顆粒性、粉砂性、疏松性的理化特性,導致黃土高原容易受地震引起的滑塌和崩塌現象。地殼抬升容易引起地形能量變化,這是地質作用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7,9]。

2.2.2 人為因素 除自然因素外,在歷史時期下,農民為了獲得足夠的糧食,大面積地開墾森林,增加耕地面積,而被開墾的土地由于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土壤肥力大大下降,最終導致產量降低,農民便開始棄耕撂荒,再選擇較好土地進行開墾。這種廣種薄收與輪荒制度是造成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最為主要的根源[56]。眾所周知,植被與土壤、氣候和降水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且現在也作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57]。在黃土高原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條件下,植被對當地環(huán)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黃土高原高海拔和中等海拔梯度的植被活力可以延長植被的生長季節(jié)[58-62],根據最近30多年黃土高原的植被繁衍和統(tǒng)計發(fā)現,黃土高原植被覆蓋度經歷著以下4個階段:1)在1981-1989年,植被覆蓋度表現出持續(xù)增加的現象;2)1990-1998年,植被覆蓋度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階段;3)1999-2000年,植被覆蓋度迅速減少;4)2001-2009年植被覆蓋度又顯著增加(圖1)[63]。而且整個階段表現出顯著地時空差異,在內蒙古和寧夏等生態(tài)保護區(qū)表現出顯著增加,而在黃土高原的丘陵和溝谷表現出顯著下降[56],導致這種現象交替出現主要與人為破壞和人為保護密切相關。

圖1 2000-2009年黃土高原不同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變化Fig.1 Change in area of different level vegetation coverage of the Loess Plateau from 2000 to 2009

A,極高覆蓋度Very high level coverage;B,高覆蓋度High level coverage;C,中等覆蓋度Medium level coverage;D,低覆蓋度Low level coverage;E,極低覆蓋度Very low level coverage.

人為因素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民為了獲得足夠的糧食,亂砍濫伐,擴大耕地面積,使該地區(qū)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導致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水土流失日益加?。欢浅d過牧行為嚴重增加了草地地表裸露度,降低了土壤抗緩沖能力,使其極易被沖蝕,造成水土流失;三是長期以來人們盲目毀林毀草墾荒,擴大耕種面積,導致土地生產力逐年下降,增加地表裸露面積,水土流失嚴重;四是過度的開發(fā)建設以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生態(tài)重建的難度認識不足,如加大開礦、修路、建廠以及其他工程建設的力度,工業(yè)生產過程中隨意排放和丟棄“三廢”,產生大量的棄土、棄渣,不僅增加了新的產沙來源,而且危害林草生長,成為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重的又一主要原因。此外,農業(yè)結構的不合理性,人口迅速增長和大規(guī)模的生產建設活動,進一步加重了水土流失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

3 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與治理措施

3.1 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增強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修復功能

雖然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的破壞,但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保留的比較完整,仍然具有較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修復功能,只要停止或減少人為負向干擾的影響,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發(fā)生正向演替,朝著更穩(wěn)定的方向發(fā)展[64]。 因此,我們應在黃土高原地廣人稀、還殘存著一些天然植被的地區(qū),加以人為的輔助措施,例如人工種草、封山育林、改良天然草地植被以及實行舍飼等一些生物措施,就能使退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步恢復起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65]是因地制宜封山、造林、種草和禁牧,從而達到“山青、水秀、村美、人富”。自從1999年在黃土高原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以來,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有研究表明[66-71],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具有改變土地利用結構,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經濟發(fā)展等重要作用。高照良等[72]認為對于黃土高原地區(qū)應堅持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和恢復植被,禁止開荒種地。對于無法實施退耕的地區(qū),可以進行適當的移民,從而減輕對土地的過度利用,防止生態(tài)環(huán)境進一步退化。同時政府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禁止對荒山荒坡開墾利用,加強林草植被的保護。林草面積的大幅度增加不僅促進當地畜牧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廣大農牧民投入到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與保護中的積極性。

3.2 注重生態(tài)效益與生產效益相結合,合理配置農牧業(yè)資源

黃土高原大部分區(qū)域屬于農牧交錯區(qū)[73]。3 000多年來一直延續(xù)著“以牧為主、牧農結合”的生產經營方式[2]。但是自從明清以來,尤其是解放以后,國家力推“以糧為綱”的政策嚴重擠壓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固定了黃土高原“以耕為主、以糧為綱、以牧為輔”的農業(yè)結構模式,使得草林資源急劇減少,飼料短缺,迫使當地農業(yè)模式由“以牧為主”轉向“以耕為主”[74],結果導致當地畜牧業(yè)產值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種模式最終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嚴重阻礙了當地草原畜牧業(yè)的發(fā)展,貧困人口持續(xù)增多。因此,需要構建一種新型的農林草牧的耦合系統(tǒng),統(tǒng)一生態(tài)效益與生產效益。目前也有許多學者對黃土高原地區(qū)農牧業(yè)發(fā)展存在問題進行了思考,劉維佳[42]認為該區(qū)應該置換農牧主輔關系,通過農林草灌耦合的方式,以宜草則草、宜灌則灌、宜林則林的思路進行草灌先行,逐步形成草灌林立體生態(tài)屏障的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并結合舍飼、半舍飼的畜牧業(yè)經營方式,形成以產業(yè)培育、政府扶持、項目投入和利益引導的“四輪驅動”的畜牧業(yè)發(fā)展格局。依托各地工程建設和大型企業(yè)的帶動,把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結合在一起,實現生態(tài)與生產效益雙贏的局面。

3.3 推進黃土高原地區(qū)生態(tài)旅游資源的開發(fā)

黃土高原地處我國西北部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脆弱,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比較落后,但是由于獨特的地貌特征,尤以其黃土分布廣泛而聞名于世。歷史發(fā)展表明,旅游業(yè)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而黃土高原生態(tài)旅游資源種類豐富,包括除海洋、島嶼等外的所有旅游資源,數量眾多,種類齊全。李會琴[75]通過對黃土高原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的優(yōu)勢分析表明,我們應以國家近年實施的西部大開發(fā)和中部崛起等戰(zhàn)略為支撐,充分利用勞動力優(yōu)勢,發(fā)揮黃土高原生態(tài)旅游資源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當地生態(tài)旅游產業(yè)。生態(tài)旅游資源的開發(fā)不僅對當地水土流失、增加植被覆蓋度等有利,而且也大大帶動當地經濟的發(fā)展。

3.4 加大黃土高原的水利工程的發(fā)展,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黃土高原屬于干旱半干旱半濕潤的氣候類型,其降水量比較低,而且降水在區(qū)內分布很不均勻,因而應加強旱區(qū)水利工程建設[76],有效利用水資源。實踐證明,在黃土高原地區(qū)開展淤地壩建設是治理當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水利工程措施。開展淤地壩建設,尤其是小流域淤地壩的建設,不僅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而且具有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提高退耕還林成果等重大作用[77]。同時,在農田耕作種植中,充分利用棄耕地,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適當超前”的原則,大力推進高標準現代農田建設,在不能穩(wěn)產和高產的坡耕地,大力發(fā)展水澆地和搞好“四田”建設,其不僅能夠減少水土流失,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72]。

3.5 科學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推進生態(tài)改善與經濟發(fā)展

小流域綜合治理始于20世紀80年代,其主要核心是以小流域為單元,統(tǒng)一規(guī)劃山水田林路,并有效結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把修建基本農田和發(fā)展林果業(yè)為突破口作為基本思路。這條水土治理措施的成功經驗出自于黃土高原[36]。劉彩霞[78]和張喜榮等[79]認為做好小流域綜合治理,必須做到:以降低江河水患壓力為起點,全面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兼顧自然規(guī)律和經濟規(guī)律,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統(tǒng)籌安排不同治理措施,由點及面逐步治理,降低水土流失,造福人民。黨維勤[80]以循環(huán)經濟為起點,提出了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配置模式,主要包括淤地壩壩系建設、山坡地梯田工程建設、經濟林建設、水地建設、生態(tài)旅游建設、封禁治理舍飼養(yǎng)畜等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

4 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的建議

針對當前對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的理論研究與治理實踐中的相關問題,建議今后應在以下幾方面入手:

1)在半干旱的黃土高原,降水是支撐當地農牧業(yè)發(fā)展和植被生長的主要途徑,而當地降水不僅量少而且波動性大,農業(yè)得不到充足的水源導致產量降低,開墾面積增加,植被破壞嚴重,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和糧食產量降低,農業(yè)發(fā)展受到限制。人民為了生存又不得不開墾土地,從而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huán)。所以,農民的利益是當地土地資源利用的關鍵驅動力。因此,在以后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治理和恢復研究中,應以農民利益為主,以生態(tài)恢復和補助機制為輔,發(fā)展集約化生產道路。

2)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有效結構和較為成熟的“3S”遙感技術,探究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等因素對下墊面空間變異性與非均勻的影響,把遙感監(jiān)控技術與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量化相結合,評估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固碳潛力以及C、N、P的化學計量特征,從而為預測未來黃土高原動態(tài)趨勢變化提供相關依據。

3)在進行人工植被種植時,應結合當地的立地條件,因地制宜地合理密植,可以在中、高海拔地區(qū)適當種植適合當地的植被,從而延長整個黃土高原植被的生長季時間,以及進行集雨補灌等措施,發(fā)展可持續(xù)的集水型生態(tài)農業(yè),合理改善景觀配置模式,逐步改善植被蓄水能力,在密植過程中,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防止土壤干層的出現。

4)盡管當前黃土高原水肥熱條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由于水熱資源的重新分配,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發(fā)生變化,因此,在進行深入研究的同時,提高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管理的科學合理性,從而緩解由水熱條件的重新分配帶來的土壤退化問題,這樣既能提高土壤生產力,又能提高新技術的經濟價值。

[1] 王力,李裕元,李秧秧.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及其對策[J].自然資源學報,2004,19(2):263-271.

[2] 劉多森.黃土高原近兩千年來土地利用和環(huán)境的變遷[J].第四紀研究,2004,24(2):184-190.

[3] 劉彥隨,GAO J.陜北長城沿線地區(qū)土地退化態(tài)勢分析[J].地理學報,2002,12(4):443-450.

[4] 王馥棠,劉文泉.黃土高原農業(yè)生產氣候脆弱性的初步研究[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3,8(1):91-100.

[5] 姚玉壁,李耀輝,王毅榮,張秀云.中國黃土高原氣候暖干化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資源科學,2005,27(5):146-152.

[6] 劉文泉,王馥棠.黃土高原地區(qū)農業(yè)生產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分析[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2,25(5):620-624.

[7] 周立三.中國農業(yè)地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347-364.

[8] 余衛(wèi)東,李湘閣,閔慶文.黃土高原地區(qū)降水資源特征及其對植被分布的可能影響[J].資源科學,2002,24(6):55-60.

[9] 夏正楷.第四紀環(huán)境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58-67.

[10] 把多輝,朱擁軍,王若生,王秀花.氣候變遷與黃土高原演變的研究綜述[J].甘肅氣象,2005,23(3):69-88.

[11] 王毅榮,呂世華.黃土高原降水對氣候變暖響應的敏感性研究[J].冰川凍土,2008,30(1):43-51.

[12] 張宗祜.我國黃土高原區(qū)域地質地貌特征及現代侵蝕作用[J].地質學報,1981(4):308-319.

[13]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2010-2030 年黃土高原地區(qū)綜合治理規(guī)劃大綱[J].中國法律信息,2011(1):1-9.

[14] 曹銀真.黃土地區(qū)梁峁坡的坡地特征與土壤侵蝕[J].地理研究,1983,2(3):19-29.

[15] 劉東生.中國的黃土堆積[M].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71.

[16] 孟慶枚.黃土高原水土保持[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1996:97-99.

[17] 甘枝茂.黃土高原地貌與土壤侵蝕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23-34.

[18] 陳傳康.隴東東南部黃土地形類型及其發(fā)育規(guī)律[J].地理學報,1956,22(3):223-231.

[19] 朱顯漠.黃土土壤能成為一個獨立士綱嗎[J].土壤通報,1993,24(1):40-42.

[20] 鄭粉莉,肖培青.黃土高原溝蝕演變過程與侵蝕產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6-40.

[21] 齊矗華.黃土高原侵蝕地貌與水土流失關系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42.

[22] 趙景波,杜娟,黃春長.黃土高原侵蝕期研究[J].中國沙漠,2002,22(3):257-261.

[23] 景可,陳永宗.黃土高原侵蝕環(huán)境與侵蝕速率的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83,2(2):1-11.

[24] 李玉山.黃土高原森林植被對陸地水循環(huán)影響的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1,16(5):427-432.

[25] Zhu K,Zhang L,Hart W,Liu M C,Chen H.Quality issues in harvested rainwater in arid and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northern China[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2004,57:487-505.

[26] 張正斌,徐萍,周曉果,董寶娣.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遺傳改良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6,39(2):289-294.

[27] 唐克麗.中國水土保持[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81.

[28] 吳普特,高建恩.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新論[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6:112-116.

[29] 王萬忠,焦菊英.黃土高原降雨侵蝕產沙與黃河輸沙[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26-28.

[30] 趙松嶺,王靜,李鳳民.黃土高原半干旱地區(qū)水土保持型農業(yè)的局限性[J].西北植物學報,1995,15(8):13-18.

[31] 朱顯謨.重建土壤水庫是黃土高原治本之道[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6,21(4):320-324.

[32] 王光謙,王思遠,張長春.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與河道演變分析[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6:69-74.

[33] 張調風,張勃,劉秀麗,李小亞,趙一飛,靳生理.基于CI指數的甘肅省黃土高原地區(qū)氣象干旱的變化趨勢分析[J].冰川凍土,2012,34(5):146-152.

[34] 劉曉清,趙景波,于學峰.黃土高原氣候暖干化趨勢及適應對策[J].干旱區(qū)研究,2006,23(4):627-631.

[35] 楊新,延軍平.陜甘寧地區(qū)氣候暖干化趨勢分析[J].干旱區(qū)研究,2002,19(3):67-70.

[36] 劉國彬,李敏,上官周平,穆興民,謝永生,李占斌,梁銀麗,張文輝,侯慶春.西北黃土區(qū)水土流失現狀與綜合治理對策[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8,6(1):16 -21.

[37] 王宗春.歷史時期黃土高原植被變遷[A].人文要求變化與黃河水沙關系研究進展文集(第5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1-9.

[38] 蔣定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與治理模式[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7:100-190.

[39] 何永濤,郎海玲.植被建設在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意義及其對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4):30-38.

[40] 田衛(wèi)堂,胡維銀,李軍,高照良.我國水土流失現狀和防治對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4):204-209.

[41] 葉青超.黃河下游河道演變和黃土高原侵蝕的關系[A].第二次河流泥沙國際會議論文集[C].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3:57-58.

[42] 劉維佳.黃土高原農林草牧耦合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2,45(21):4501-4507.

[43]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探索之路: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qū)界定研究[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6:13-19.

[44] 錢易,唐孝炎.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0-112.

[45] 李家勇.西北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現狀與對策[J].水電站設計,2001,17(4):21-26.

[46] 陳永宗,景可,蔡強國.黃土高原現代侵蝕與治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55-72.

[47] 劉秉正,李光錄.黃土高原南部土壤養(yǎng)分流失規(guī)律[J].水土保持學報,1995,9(2):77-86.

[48] 張建香,張勃,尹海霞,王媛媛,趙一飛.2000-2011年黃土高原植被景觀格局變化[J].生態(tài)學雜志,2013,32(2):452-458.

[49] 高照良.黃土高原沙地和沙漠區(qū)的土地沙漠化研究[J].泥沙研究,2012(6):1-10.

[50] 田紅衛(wèi),高照良.黃土高原土地沙漠化成因機制及其治理模式的研究[J].農業(yè)現代化研究,2013,34(1):19-24.

[51] 朱震達,王濤.從若干典型地區(qū)的研究對近10余年來中國土地沙漠化演變趨勢的分析[J].地理學報,1990,45(4):16-24.

[52] 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綜合考察隊.黃土高原地區(qū)工業(yè)發(fā)展和城市工礦區(qū)合理布局[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52.

[53] 賀振,賀俊平.基于MODIS的黃土高原土地荒漠化動態(tài)監(jiān)測[J].遙感技術與應用,2011,26(4):476-481.

[54] 張煌星,廖雅萍.我國沙塵暴災害初步研究[J].中國農業(yè)生態(tài)學報,2001,9(2):13-18.

[55] 李永紅,高照良.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流失的特點、危害及治理[J].生態(tài)經濟,2011(8):148-153.

[56] 張維邦.論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徹底破壞的禍根[J].水土保持通報,1989,9(1):21-27.

[57] Feng X M,Fu B J,Lu N,Zeng Y,Wu B F.How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lters ecosystem services:An analy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s Loess Plateau[J].Scientific Reports,2013,10(3):1-5.

[58] Myneni R B,Keeling C D,Tucker C J,Asra G.Increased plant growth in the northern high latitudes from 1981-1999[J].Nature,1997,386:698-702.

[59] Myneni R B,Tucker C J,Asar G,Keeling C D.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satellite-sensed vegetation index data from 1981 to 1991[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1998,103(6):6145-6160.

[60] Zhou L M,Tucker C J,Kaufmann R K,Slayback D,Shabanov N V,Myneni R B.Variations in northern vegetation activity inferred from satellite data of vegetation index during 1981-1999[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2001,106(17):20069-20083.

[61] Nemani R R,Keeling C D,Hashimoto H,Jolly W M,Piper S C,Tucker C J,Myneni R B,Running S W.Climate-driven increases in global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from 1982 to 1999[J].Science,2003,300:1560-1563.

[62] Xin Z B,Xu J X,Zheng W.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1981-2006):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8,51:67-78.

[63] 劉憲鋒,楊勇,任志遠,林志慧.2000-2009年黃土高原地區(qū)植被覆蓋度時空變化[J].中國沙漠,2013,33(4):1244-1249.

[64] 王國梁,劉國彬,侯喜祿.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植被恢復重建后的物種多樣性研究[J].山地學報,2002,20(2):182-187.

[65] 黃河水利委員會西峰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綜合治理研究[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6.

[66] 焦峰,溫仲明,李銳.黃土高原退耕還林(草)環(huán)境效應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26-29.

[67] Zhou S,Yin Y,Xu W,Ji Z,Caldwell I,Ren J.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reforestation in Liping County,Guizhou Province,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85(3):722-735.

[68] 周德成,趙淑清,朱超.退耕還林工程對黃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影響——以陜西省安塞縣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11,26(11):1866-1878.

[69] Peng H,Cheng G,Xu Z,Yin Y,Xu W.Social,economic,and ecological impacts of the“Grain for Green”project in China:A preliminary case in Zhangye,Northwest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85(3):774-784.

[70] 王超,甄霖,杜秉貞,孫傳諄.黃土高原典型區(qū)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效果實證分析[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4,22(7):850-858.

[71] Long H L,Heilig G K,Wang J,Li X B,Luo M,Wu X Q,Zhang M.Land use and soil eros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Some socioeconomic considerations on China’s Grain-for-Green Programme[J].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2006,17(6):589-603.

[72] 高照良,李永紅,徐佳,王珍珍,趙晶,郭文,宋慧斌,張興昌,彭珂珊.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進展及其對策[J].科技和產業(yè),2009,9(10):1-12.

[73] 李文娟.中國農牧交錯帶及其人口分布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1.

[74] 高玉鵬.黃土高原畜牧業(yè)興衰淺析[J].陜西農業(yè)科學,1987(1):38-40.

[75] 李會琴.黃土高原地區(qū)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的優(yōu)勢及前景分析[J].旅游資源,2008,24(2):180-182.

[76] 黃河上中游管理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實踐與研究(2001-2004)[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7.

[77] 暢春輝.黃土高原地區(qū)淤地壩建設前景展望[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1):31-33.

[78] 劉彩霞.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模式與技術——以黃土高原為例[J].甘肅農業(yè),2013(11):52-54.

[79] 張喜榮,蔡艷蓉,趙晶,高照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綜合治理措施[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28):15776-15781.

[80] 黨維勤.黃土高原小流域可持續(xù)綜合治理探討[J].中國社會土保持科學,2007,5(4):85-89.

(責任編輯 武艷培)

Advances in ecological degener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Loess Plateau

YUAN Xiao-bo, SHANG Zhen-yan, NIU De-cao, FU Hu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Agro-ecosystems, 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China)

The Loess Plateau is the on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area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inly characteried by serious soil erosion in China, which restri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over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oess Plateau.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ree aspects of Loess Plateau, which include the particularity of geomorphology, topography, climate and soil. Simultaneously, we summarize the relevant measur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mbin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Loess Plateau deterioration and analyzing the reasons which result in the deterioration. Finally, we present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which mainly relate to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oess Plateau in recently relevant research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future.

Loess Plateau; particularity of location; situation of deterioration; control measures

NIU De-cao E-mail:xiaocao0373@163.com

10.11829j.issn.1001-0629.2014-0156

2014-04-02 接受日期:2015-01-12

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IRT13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01837);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lzujbky-2014-78);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轉向科研基金(20120211110029);蘭州大學“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

袁曉波(1990-),男,安徽六安人,在讀碩士生,研究方向為草地生態(tài)學。E-mail:13669321812@163.com

牛得草(1981-),男,河南林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生態(tài)化學計量學和植物功能生態(tài)學。E-mail:xiaocao0373@163.com

S154.4;X171

A

1001-0629(2015)03-0363-09

袁曉波,尚振艷,牛得草,傅華.黃土高原生態(tài)退化與恢復[J].草業(yè)科學,2015,32(3):363-371.

YUAN Xiao-bo,SHANG Zhen-yan,NIU De-cao,FU Hua.Advances in ecological degener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Loess Plateau[J].Pratacultural Science,2015,32(3):363-371.

猜你喜歡
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山地蘋果規(guī)?;▓@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基于Brutsaert模型的黃土高原蒸發(fā)規(guī)律研究
行于大道——憶從黃土高原走向高峰的劉文西
趙紅云的國畫——黃土高原系列(二)
趙紅云的國畫——黃土高原系列(一)
隴東黃土高原軟棗獼猴桃栽培技術
“天紅2號”蘋果在豫西黃土高原的引種表現
黃土高原蘋果產業(yè)現狀及發(fā)展戰(zhàn)略
黃河哺育了黃土高原
灑向黃土高原的愛
耒阳市| 黄山市| 昌宁县| 白玉县| 开远市| 宁陵县| 二手房| 余庆县| 南城县| 海伦市| 丹江口市| 芒康县| 洞口县| 腾冲县| 香格里拉县| 辽源市| 兴安县| 堆龙德庆县| 康乐县| 尼勒克县| 香格里拉县| 清河县| 邢台县| 蒙自县| 政和县| 额尔古纳市| 浑源县| 黄平县| 安陆市| 和田市| 开封县| 呈贡县| 蓬莱市| 潼关县| 靖宇县| 淅川县| 红原县| 双江| 昭苏县| 安国市|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