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傳播平臺

2015-06-29 14:58:35劉福江馬也名
亞太教育 2015年12期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劉福江 馬也名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社交網(wǎng)絡、移動通訊和電子商務等新媒介的普及,特別是微信、微博等微傳播平臺的廣泛應用,我們已經(jīng)邁入了一個依托信息化而迅速發(fā)展的微時代。教育環(huán)境的新變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的形態(tài)也變得越來越“微型”,這些碎片的、多元的文化正在深刻地影響、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行為方式,以及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因此如何利用微時代建立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傳播平臺,成為當下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微傳播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4-0192-02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微信、微博、QQ、人人網(wǎng)等平臺為代表的傳播媒介,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的主要方式。這些傳播媒介所傳遞的信息通俗易懂,媒體語言豐富生動,實時更新,參與程度較高。更為便捷的是,它們不僅可以在個人電腦上使用,還可以通過手機等客戶端進行更為廣泛和快捷的運用,從而實現(xiàn)了互動的實時與高效性。

一、微傳播平臺的概述

微傳播平臺,就是以微信、微博等微型傳播媒介作為渠道進行信息數(shù)據(jù)的傳遞,同時將互聯(lián)網(wǎng)中碎片化的信息以裂變的方式進行逐級傳遞,借以實現(xiàn)用戶自我抒發(fā)、社會認知和交往需求的傳播平臺。微傳播平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還在不斷的發(fā)展與完善,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一)傳播具有動態(tài)性,信息具有時效性

微傳播平臺以其先進的數(shù)字化技術和豐富的平臺資源在擴大傳統(tǒng)傳播媒介的傳播力量。由于微傳播平臺對信息傳播主體沒有復雜的操作要求,且傳播主體發(fā)布的信息不需要進過嚴密的審核,所以信息的發(fā)布者只需要通過終端進行信息的編輯,再通過這些微傳播平臺的上傳功能進行一鍵上傳,就能即刻實現(xiàn)信息發(fā)布。微傳播平臺中,無時不刻進行著信息的發(fā)布與傳播,信息的更新從未間斷。由此可見,微傳播平臺中信息的發(fā)布與更新速度快,傳播的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

(二)微傳播平臺中信息精簡豐富

微傳播平臺對傳播內(nèi)容的篇幅有一定的限制,微傳播平臺中信息發(fā)布者通常是通過簡明的文字進行論點的概括及觀點的闡述。這就使微傳播平臺中的信息十分精簡。從傳播內(nèi)容來看,微傳播平臺中的信息發(fā)布者除了文字信息之外,還可以使用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元的形式發(fā)布其此時的心情、狀態(tài)、感受或是對某事的看法及對各類信息進行評論與轉發(fā),因此微傳播平臺中的信息的形式多樣,涵蓋的內(nèi)容也十分廣。無論是用戶生活中的小事還是對國際熱點新聞的討論,都能在微傳播平臺中廣泛傳播,微傳播平臺的趣味性與吸引力因此而大大提高。

(三)微傳播平臺中參與度高

由于微傳播平臺中傳播內(nèi)容的涵蓋廣,形式多樣,較傳統(tǒng)的信息發(fā)布交流平臺而言,微傳播平臺的內(nèi)容更加輕松有趣。另一方面,快節(jié)奏的社會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用戶沒有進行深度閱讀的習慣,微傳播平臺中精簡的內(nèi)容能使用戶進行快速的瀏覽。因此,微傳播平臺在短時間內(nèi)就吸引到了龐大數(shù)量的用戶。微傳播平臺的用戶可以通過各種網(wǎng)絡終端隨時隨地將信息發(fā)布到微傳播平臺上,且無論什么群體都能接受簡短、直接的訊息[1]。而關注、評論、聊天功能使微傳播平臺成為了融信息發(fā)布與傳播交流為一體的綜合平臺,短時間內(nèi)成為參與度較高的傳播媒介。

(四)微傳播平臺中信息多級傳遞

在傳統(tǒng)的信息發(fā)布與傳播平臺相比,微傳播平臺中的每個用戶對傳播內(nèi)容有更大的自主權,用戶可以通過便捷的方式進行信息的發(fā)布,也能夠依據(jù)個人興趣對信息進行篩選分類,同時還能進行評論與轉發(fā),每個用戶都可以進行信息發(fā)布和信息傳播。因此,微傳播平臺中信息是由每一位用戶向其他用戶傳遞,而不再是由特定的傳播主體向傳播受眾傳遞,突破了傳統(tǒng)媒介中信息傳遞的單向性,弱化了傳播主體和傳播受眾的概念,打破了傳統(tǒng)傳播媒介中由一定條件限制的傳播主體向公眾進行傳播的模式。

微傳播平臺的出現(xiàn)引發(fā)了社會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嬗變。隨著微傳播平臺的普及,信息傳播方式、人際之間的溝通方式以及人們的社會行為方式等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與此同時,微傳播平臺通過海量的信息和方便快捷的交互方式滲透到當今大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給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微傳播平臺的契合

微傳播平臺隨著數(shù)字化技術的發(fā)展逐漸進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微信,微博等微傳播媒介的普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傳播方式方面進行變革,思想政治教育呈現(xiàn)出“微”的形態(tài),思想政治教育與微傳播平臺越來越密不可分。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微傳播平臺的契合點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2]。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高校作為教育主體對以學生為主的教育客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其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實踐活動,是特定主體對特定客體的傳播、交流活動。傳播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會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效果。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單向的知識灌輸和行為引導,而隨著現(xiàn)代化技術的運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這種單向的,不對稱的傳播與交流已無法滿足社會化程度不斷加強的受教育者。微傳播平臺中,信息傳播具有時效性,內(nèi)容精簡豐富且信息多級傳遞,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受教育者渴望互動交流的要求。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微傳播平臺并不陌生。當代大學生,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他們深受網(wǎng)絡的影響,同時他們也是樂于接受新興事物的一代人。微傳播平臺使用方便,信息傳遞快捷,內(nèi)容精悍而豐富,在大學生群體中,使用微傳播平臺的使用十分廣泛。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微傳播平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大學生在輕松,便捷的環(huán)境下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知識。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微傳播平臺之中,不僅為當前高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辟了新的局面,也對高校適應新的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是高校以微傳播平臺為載體表現(xiàn)形式并借以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微傳播平臺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道德水平的載體。

(二)高校微傳播平臺建設的現(xiàn)狀

2009年11月24日,華中科技大學率先開通了學校的官方微博,之后,各大高校陸陸續(xù)續(xù)開通了官方微博。隨著微信平臺的興起,各大高校也陸續(xù)開通官方微信平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進入了蓬勃發(fā)展的階段。作為近些年才開始發(fā)展的新生事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的發(fā)展正處于一種參差不齊的狀態(tài),微傳播平臺的建設正在探索之中。

1、定位不夠明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的定位是否明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能否發(fā)揮其作用。當前,很多高校只是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例如開通官方微博、微信平臺等。但是,一些高校對其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具體而言,就是沒有塑造一個明確的對內(nèi)對外的形象。如何讓學生能夠更主動的去關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如何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中,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建設中面臨的重要現(xiàn)實課題。

2、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夠突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顧名思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微傳播平臺對受教育者進行引導、教育的實踐活動。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的建設就要突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為一種新興事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還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F(xiàn)階段很多高校只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進行新聞的發(fā)布,消息及各類通知的傳播,只是沿用了之前校園網(wǎng)站新聞發(fā)布的功能,并沒有突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3、微傳播平臺的吸引力有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建設的目的就是通過平臺傳播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不斷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道德水平,引導受教育者的行為。因此,微傳播平臺中傳播信息的吸引力,是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進行的重要保障。目前,一些高校的微傳播平臺以校園信息宣傳發(fā)布、學生事務管理為主,或是轉發(fā)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信息。微傳播平臺中的信息缺乏吸引力,直接影響受教育者對微傳播平臺的關注程度,高校通過微傳播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大大降低。

三、高校微傳播平臺建設的合理化建議

(一)明確定位,打造特色微平臺

微傳播平臺使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為思想政治教育開拓了新的渠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建立與高校相契合,符合高校實際的微傳播平臺,明確高校微傳播平臺的定位,延伸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確微傳播平臺的定位,一方面要對該平臺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顧名思義,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途徑,換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運行的過程中,要避免微傳播平臺類似于一般高校網(wǎng)站而成為校園信息公告的承載者。另一方面,在定位好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后,高校還應把握好這一定位,在微傳播平臺發(fā)揮作用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這一定位,在微傳播平臺的傳播內(nèi)容方面,要有所體現(xiàn)。

(二)強化微傳播平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理念相對陳舊、教育方法簡單粗放、信息更新速度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動性差,因此,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盡人意。而微傳播平臺的普及,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的方式、工作生活方式乃至社會心理受到了直接或者間接影響,這就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動態(tài)性的挑戰(zhàn)。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這一特點,主動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突破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傳授的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成為一種養(yǎng)成教育。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在使用微傳播平臺的過程中意識到微傳播平臺的教育功能。微傳播平臺不僅僅是信息的發(fā)布平臺,更應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平臺。教育者應通過微傳播平臺來掌握教育對象的思想動態(tài),并區(qū)別不同類型的教育對象因材施教,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針對性,使微傳播平臺更好地發(fā)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加強資源整合,提升微傳播平臺吸引力

微傳播平臺中,信息的傳播實時快捷,內(nèi)容豐富,同時,微傳播平臺中信息量十分大,視野十分開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的建設中,應當樹立全面性的思維[3]。要廣泛搜集微傳播平臺中的資源,對大量的資源及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分類進行處理。結合大學生差異化發(fā)展的特點,將微平臺中的各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層級、分類別進行傳播。另外,利用微傳播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必須努力提高微傳播平臺的吸引力。在傳播交流的過程中,注意避免用刻板的語言進行說教,用平等的姿態(tài)與受教育者進行真誠的溝通與引導。同時,應當把握好大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提高微傳播平臺中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的趣味性和思想性,透過時下熱門的話題,用輕松的語言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

四、結語

微傳播平臺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維度,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艱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住微傳播平臺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契機,建設好、維護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傳播平臺,以此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傳播平臺強調(diào)交流,互動及創(chuàng)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豐富教育內(nèi)容,拓展教育領域,改進教育方法,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動性。進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的建設,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革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這個契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微傳播平臺為高校開拓一個新的局面,在新形勢下更有效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單位:1.衡陽師范學院;2.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參考文獻:

[1]周彥彤,張國啟.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載體[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3,(11):111-113

[2]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4

[3]劉輝.大數(shù)據(jù)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傳播化[J].思想理論教育,2014,(06):81-85

猜你喜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wěn)定的認識和對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走,找對策去!
微博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與應對舉措
青年時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3:49:17
淺談目標管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求知導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8:57:17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與啟示
永和县| 宣恩县| 怀集县| 扶绥县| 新化县| 佛学| 安远县| 东乡族自治县| 射洪县| 台南县| 建德市| 阜宁县| 万安县| 青州市| 洞口县| 镇安县| 澎湖县| 贵德县| 泸水县| 广河县| 阜康市| 湘阴县| 营口市| 罗甸县| 宜城市| 林西县| 宁南县| 穆棱市| 安龙县| 福建省| 景宁| 襄樊市| 平山县| 滕州市| 资阳市| 策勒县| 伊春市| 桦川县| 武清区| 达日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