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珍 郭長和 姚化勝
摘 要:水準測量誤差包括儀器誤差、外界條件的影響和人的觀測誤差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包括視準軸與水準管軸不平行引起的i角誤差和水準尺的誤差。外界環(huán)境引起的誤差主要有水準儀和水準尺下沉誤差、地球曲率及大氣遮光引起的誤差及溫度引起的誤差。測量人員的技術水平高低和相互配合的熟練程度,也能影響測量誤差的大小。
關鍵詞:i角誤差 下沉誤差 調焦誤差 水準尺傾斜誤差 地球曲率及大氣折光
中圖分類號:U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b)-0068-01
水準測量實施過程中,需要在不同地域,幾個人合作才能完成.誤差允許范圍內的精度由于儀器和人為操作的影響而不易控制,而且在測量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隱蔽性錯誤,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而提供了錯誤的成果,會給工程的實施造成重大的損失。因此,分析水準測量的誤差,找出控制、糾正的方法,避免錯誤的出現(xiàn),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1 儀器和工具
1.1 水準儀的誤差
一是制造誤差,即儀器在制造過程中就存在制造缺陷,這項誤差是無法消除的;二是i角誤差。水準儀的水準管軸在空間平行于望遠鏡的視準軸時,它們在豎直面上的投影是平行的,若兩軸不平行,則在豎直面上的投影也不平行,其交角i稱為i角誤差。i角誤差與視距長度成正比。測量時可通過中間法(前后視距相等)和距離補償法(前視距離和等于后視距離和)消除。
1.2 水準尺的誤差
首先水準尺的分劃不精確、尺長發(fā)生變化、尺身彎曲都會給讀數造成誤差。此外,由于水準尺長期使用導致尺底端零點磨損,或者是水準尺的底端沾上泥土改變了水準尺的零點位置??梢酝ㄟ^在一水準測段中把兩支水準尺交替作為前后視讀數,并把測站數布設成偶數站來減弱零點改變、刻畫誤差和尺長誤差的影響。
2 外界條件的影響的誤差
(1)儀器下沉(或上升)所引起的誤差。儀器下沉(或上升)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為了減弱此項誤差的影響,可以在同一測站進行第二次觀測,而且第二次觀測應先讀前視讀數,再讀后視讀數,取兩次高差的平均值。
(2)水準尺下沉(或上升)引起的誤差是指儀器在遷站過程中,轉點發(fā)生下沉(或上升),使遷站后的后視讀數增大(或減?。?,算得的高差也增大(或減?。?,往測和返測時水準尺下沉(或上升)量是相同的,由于誤差符號相同,而往測和返測高差符號相反,因此取往測和返測高差的平均值可消除其影響。
(3)地球曲率及大氣折光引起的誤差。由于愈靠近地面空氣密度愈大,視線通過不同密度的介質而產生折射,所以實際上視線并不水平而是呈彎曲狀,這就是大氣折光的影響,用表示。在平坦地區(qū)測量,如果前、后視距離相等,距離地面的高度也大致相同,則折光影響相同,視線彎曲程度也相同,在高差計算中就可以消除這種誤差影響。當水準測量通過一個較長的坡度時,由于前視視線離地面的高度總是大于(或小于)后視視線離地面的高度,這時,垂直折光對高差就會產生系統(tǒng)性質誤差影響。為了減弱垂直折光對觀測高差的影響,應使前后視距盡量相等,并使視線離地面有足夠的高度,在坡度較大的水準路線上進行作業(yè)時也應適當縮短視距。
(4)溫度對水準測量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對大氣折光的影響。白天近地面空氣溫度高,密度低,彎曲的光線凹面向上,晚上近地面空氣溫度低,密度高,彎曲的光線凹面向下。二是溫差使空氣處于頻繁的運動中,形成不規(guī)則的湍流,使視線抖動,增大觀測誤差。要減弱溫度對觀測誤差的影響,觀測時間應選在上午日出后30分開始,至中天前1.5小時止;下午自中天后3小時起到日落前30分止??砂吹貐^(qū)、季節(jié)及氣象情況適當變通。
3 觀測誤差
3.1 立尺誤差
經過檢驗的水準尺,當氣泡居中時,水準尺也會有不易覺察的傾斜。水準尺的傾斜總是使尺上的讀數增大。它對讀數的影響與尺子的傾斜角和尺上的讀數的大?。匆暰€距地面的高度)有關,尺的傾斜角越大,對讀數的影響越大;尺上讀數越大,對讀數的影響就越大。其產生的讀數誤差為Δa=a(1-cosγ)。當γ=3,a=1.7m時,Δa=2.33mm。由此可見,這項誤差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精度要求較高時可用搖尺法,讀取尺上的最小讀數。當地面坡度較大時,更要注意將水準尺立直,同時限制最大讀數,以減少水準尺傾斜誤差帶來的影響。水準儀遷站時,作為前視點的立尺員,在轉動水準尺時,盡量減輕尺子對尺墊的壓力,防止尺墊移動。立尺員必須把水準尺立在土質堅硬處,測量前用腳將尺墊踩穩(wěn)。立尺員立尺前還要注意尺底端是否沾上泥土。
3.2 儀器操作產生的誤差
使用氣泡式水準儀觀測時,管水準氣泡不可能做到嚴格居中,使望遠鏡的視準軸發(fā)生傾斜。這種誤差主要和水準管內壁曲面的彎曲程度有關。在觀測時應使符合水準管氣泡仔細居中,使用自動安平水準儀時也應使氣泡嚴格居中。無論氣泡式水準儀還是自動安平水準儀,對視線長度都應按規(guī)范要求加以限制。水準尺的估讀誤差與望遠鏡的放大倍數和視距長度有關,望遠鏡的放大倍數為定值,因此控制視距的最大長度才能減弱此項誤差。當水準尺前后視距不等時,讀完后視再讀前視就會產生視差,有人認為只要再進行物鏡調焦,就可消除誤差,這是不對的,因為水準儀還存在調焦透鏡運行誤差?!秶胰牡葴y量規(guī)范》要求,同一測站上一般不得兩次調焦。僅當視線長度小于10m,且前后視距差小于1m時,才可調整焦距。
3.3 記錄
記錄員在聽到觀測員讀數后,要將讀數正確記入相應的欄目中,邊記錄邊向觀測員回報數字。記錄資料不得轉抄。記錄的字體要清晰、端正,記錄有誤時不應用橡皮擦掉,應用斜線將錯數劃掉后重新記錄。每站高差應當場計算,檢核合格后,才能通知觀測員遷站。
4 結語
減小和消除誤差的方法在現(xiàn)階段都是以增加測量時間或采取更多的步驟為代價。在測量工作中操作熟練,才能加快觀測的速度,仔細、認真才能提高觀測的質量。按國家測量規(guī)范的要求,嚴格執(zhí)行正確步驟,測量人員相互配合,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通過實踐證明,將上述控制方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測量成果沒有出現(xiàn)錯誤,達到了“多干事、動作快、效率好、省時間”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編寫組.測量學[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289-91,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S].2000年8月1日實施.
[3] 李青岳.工程測量學[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