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威尼斯日本館的參展藝術家Chiharu Shiota的作品名叫“手中的鑰匙”,藝術家自稱:“對于保護我們身邊重要的人和事來說,鑰匙是非常重要而又讓人熟知的。它們激發(fā)了我們要去打開門探索另一個未知世界的靈感。”
通過圖片看,作品中的紅線交織縱橫地充滿了房間的天花板和墻壁,紅線間掛著藝術家從世界各地搜集到的5000多把鑰匙,而在滿眼紅色的縫隙間,隱約可以看見兩條漁船的形象—木船和紅線的形象,似乎更容易鏈接到東方觀眾的想象習慣中:如果沒有當年徐福東渡的大木船,今日威尼斯的日本館是否還存在?如果沒有諸葛亮當年借箭用的木船,蔡國強敲開國際之門的東方籮筐里就會少一塊極具分量感的歷史磚頭等等;而紅線之于我的第一印象,則是《西游記》里孫悟空替月老亂穿姻緣線的叛逆橋段,也讓作品中的滿眼紅色有了一層曲折情愛的意味。
從東到西,鑰匙的形象則更具普遍性。
還記得2014年6月,巴黎塞納河上的“愛情橋”(Pont des Arts bridge)因不堪眾多情侶的“同心鎖”重負,而發(fā)生部分垮塌的事件嗎?這座始建于1804年的鐵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遭到德軍轟炸被毀,又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得以重建。從此之后來到這里的情侶們,都會買把鎖固定在橋上,并將鑰匙扔河里“表忠心”。由于掛鎖的人太多,而橋上空間有限,這種掛鎖寄托永恒的溫情念頭,最終演化成一次次喪心病狂的雜技比拼,很多人開始冒險爬到更高的地方,或者探身到水面上才能完成掛鎖的“任務”。最終,如潮的愛情還是壓垮了這座西方月老的鋼鐵脊梁,并將一把把沉入水底的鑰匙,交到了Chiharu Shiota的手中,而他所演繹出的形象組合,怎么看也像是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上尚未完結的人鬼情未的溫情故事。(文/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