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等
幸福在于感覺
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心態(tài)改變了,對生活的感覺就會不一樣。一念愉悅,幸福就跟隨在你身邊;一念不正,幸福就會離你遠去。幸福,就在一閃念間。
有一對姐妹,妹妹嫁了一個有錢的商人,姐姐嫁了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工人。姐姐在結(jié)婚之初,總拿自己跟妹妹比較,覺得自己實在太虧了。于是,在婚后的兩年里,總是與丈夫過著別別扭扭的日子,怎么看丈夫都不順眼,而忠厚老實的丈夫面對妻子的冷眼,總是默默地忍受著,為妻兒做著自己該做的一切。因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事業(yè)取得成功的同時,也能維系好這個來之不易的家。
兩年后的一天,妹妹哭著來找她,說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人了,現(xiàn)在要與她離婚。此時的她才忽然間明白:原來,幸福與不幸福并不取決于財富的多少。反思自己所走過的婚姻之路,她覺得自己正走入一個誤區(qū),一味地嫌棄丈夫清貧,全然不去體味丈夫為她付出的一切。她一直錯誤地認為,一個男人如果擁有財富,對于妻子來說,就是一件光亮的嫁衣,擁有光亮嫁衣的婚姻就是幸福美滿的婚姻,從而將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忠誠與愛忽略了。
此后的日子,若有所悟的姐姐開始刻意地改變自己的生活,嘗試著以溫情與愛來接納自己身邊那個一直讓她看不上眼的男人。對于依然是工人的丈夫,她不再抱怨,而是鼓勵丈夫考文憑,為以后的成功打基礎(chǔ)。對于家中依然清貧的生活,她也不再抱怨,而是傾盡所有開了一間洗衣店,想與丈夫攜手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有了這些改變后,姐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里充盈了許多,而丈夫也在為她的改變而高興。雖然他們的物質(zhì)條件并沒有多大改善,但找到幸福后的她,覺得自己不再生活在怨恨之中,而是知足幸福的小婦人了。
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也是一種感覺,珍惜你所擁有的,幸福就在身邊。
別人的經(jīng)驗不能生搬硬套 亞東
魯國有一戶姓施的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愛學儒家的仁義之術(shù),小兒子愛學軍事。大兒子用他所學的儒家仁義思想去游說齊王,得到齊王的賞識,遂聘請他為太子的老師。二兒子到楚國去,用他所學的法家軍事思想游說楚王,楚王覺得他是個軍事人才,就封他為楚國的軍事長官。就這樣,兄弟兩人一個在齊國任職,一個在楚國做官,家里很快就富裕了起來。
施家鄰居中有一戶姓孟的人家,家庭情況與施家以前相仿:家境并不富裕,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與施家大兒子一樣,好學儒家仁義之術(shù),二兒子也是愛學兵法之術(shù),兩家的兒子還曾經(jīng)在一道討論學問,研究兵法。孟家為貧窮所困擾,生活很艱難。孟家羨慕現(xiàn)在的施家。于是讓大兒子到秦國,二兒子到衛(wèi)國去游說。
孟家大兒子到秦國后用儒家學說游說秦王。秦王卻說:“當前各國諸侯都要靠實力進行斗爭,要使國家富強的,無非是兵力、糧食。如果光靠仁義治理國家,就只有死路一條?!庇谑牵钴娛繉λ┬辛俗顨埧岬膶m刑,然后又將他趕出了秦國。孟家的二兒子到了衛(wèi)國后,用發(fā)展軍事的學說游說衛(wèi)王。衛(wèi)王聽后說:“我們衛(wèi)國是弱小國家,又夾在大國之間。對于比我們強大的國家,我們的政策是要恭敬地侍奉他,而對于同我們一樣或比我們還要弱的小國,我們的方針是要好好地安撫他們,只有這樣才是我們求得安定的好方法。你提的軍事治國固然不錯,但如果我依靠兵力和權(quán)謀,周圍的大國就會聯(lián)手攻打我國,我們的國家很快就要滅亡。假若我放你回去,你必定會到別國去宣傳你的主張,等別的國家發(fā)展軍事力量對外擴張時,會對我國造成很大的威脅。”衛(wèi)王感到這個人既放不得,又留不得,于是派人砍斷了他的雙腳,然后把他押送回魯國。
孟家的兩個兒子回到家里,都已是殘廢之人,全家人感到又悲又恨,遂悲痛地責備施家。施家的人回答說:“不論辦什么事,凡是適應(yīng)時勢的就會成功、昌盛,違背時勢的就會失敗、滅亡。你們學的東西與我們相同,但是取得的效果卻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你們選擇的對象不同,同時又違背了時勢啊。”
不論辦什么事情,都必須考慮條件是否適合,對象選擇得是否正確,同時也要適應(yīng)形勢。如果對別人的經(jīng)驗生搬硬套,必定會把事情辦糟。
善是一種循環(huán) 韻文
男孩的母親病了,病魔在吞噬完家里錢財?shù)耐瑫r,也漸漸掠走了父親的熱忱和耐心,就連母親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和意志,也被一并帶走。只有男孩不言放棄。
有一次,同學對他說,在蓬萊閣東面的海邊,有一座觀音廟,新建了一尊露天漢白玉四面佛,游人如織,香火鼎盛。
男孩的眼前豁然一亮,仿佛找到了根治母親疾病的靈丹妙藥。隨即,他看到同學手里晃動的那張制作精美的門票,剛剛?cè)计鸬南M?,頃刻間灰飛煙滅。十多公里山路,不能阻擋男孩前行的腳步,可沒有錢購票,他該如何跨過那道門檻?
次日,男孩決定去試一試。他想起老師說過的話:幸運總是光顧那些敢于一試的人。
好像是為了驗證他的誠心和勇氣,天下起了雨??赡泻]有遲疑,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行程,男孩終于到達目的地。
他怯生生地挪到門口,對管理員說:“我母親病得很厲害,我想去求觀音保佑她,可我沒有錢……”管理員見男孩心誠就放他進去了。
正要跪拜,一回頭,看到有個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站在橋頭遠遠地仰視佛像。一定是那些高高的臺階和濕滑的路面,讓老人望而卻步,男孩這樣想著,便轉(zhuǎn)身穿過擁擠的人群,來到老爺爺面前,攙扶著他。老爺爺說:“這么多人,只有你肯扶我一把,只有你心存善念啊。”
男孩跪在圣觀音面前禱告完畢,發(fā)現(xiàn)膝蓋被蒲墊上的雨水浸透了。他想起背包里的方便袋,于是,他把四面佛前的墊子都鋪上塑料袋。老爺爺看到男孩的舉動,拍拍男孩的肩膀說:“別人禮佛卻看不見佛,唯有你心中有佛,心中有佛的人,都把別人當做佛來敬來待,佛怎么能不把福澤降于你呢?”
幾天后,男孩意外地收到一筆為母親治病的贈款,贈款留言中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p>
有時候,善是一種循環(huán),起點是愛,終點也是愛。而更多的時候,善不僅僅是簡單的循環(huán),一如空中降灑的甘霖,滋潤大地后,又升華到空中,來自你,最終歸于你,而且加倍。
何為尊嚴 生命河
回家的路上,不知何時起,多出了一位賣報紙的孩子,10歲左右的年紀,左腿截肢,拄著拐杖。我從發(fā)現(xiàn)他起,每天都要買他一份報紙。
一天,一位老人遞過去1元錢,要了一份當天的報紙后轉(zhuǎn)身就走。孩子在后面喊著:“爺爺,找你錢?!蹦?角錢,也許他當成了一種善意的饋贈,可是這個孩子卻單腿跳躍著追出好遠,把錢塞進老人手里。
再去買報紙的時候,孩子沒有直接接過我的錢,而是抬著頭,嘴里一連串說出當天報紙主要新聞的標題,他說:“今天的副刊是E時代,寫的都是數(shù)碼科技的知識,叔叔,你看你需要嗎?不需要的話就明天再來。”
我問他為什么要這么說,他不好意思地說:“我在這里賣報紙,發(fā)現(xiàn)一些人是因為可憐我,才來買我的報紙。我希望,他們能把我看成是一個正常人,他們買報的原因是自身需要,而不是出于對我的同情!”
再后來,孩子的身邊多了一個紙箱做的牌子,上面寫著:報紙——每天30份。
幾天后,我又向小男孩買了份報紙?!敖裉觳灰X的,叔叔?!毙∧泻褕蠹堖f給我,“謝謝你們一直買我的報紙。我明天就開學了,不賣報了。今天的報紙送給你們?!彼仡^指著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對我說:“這是我用賣報紙掙的錢買的新車,以后上學方便多了。”
“家里人怎么不買給你,讓你自己賺錢買呢?”
“是我自己堅持要出來的,我想靠我自己賺的錢買一輛車。叔叔,你說,靠自己賺的錢買車,是不是說明正常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看書上寫著,這叫做人的尊嚴?!?/p>
我被一個10來歲的孩子震撼了。
尊嚴是什么?尊嚴對他來說,就是不依靠別人的施舍,哪怕施舍是善意的;尊嚴就是不假借別人的手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尊嚴就是他稚嫩的聲音讀出的報紙內(nèi)容;尊嚴就是每天30份報紙,而不是用別人對自己的同情去賣更多更多。
改變?nèi)松呐e動 鳳尾七
傳說孔子帶弟子子路周游列國時,途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破爛的馬蹄鐵,孔子讓子路撿起來,不料子路懶得彎腰便假裝沒聽見??鬃記]說什么,自己彎腰撿起了馬蹄鐵,用它在鐵匠那兒換來3文錢,又用這錢買了十七八顆櫻桃。出了城,兩人繼續(xù)前行,經(jīng)過的都是茫?;囊?,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厲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子路一見,趕緊撿起來吃??鬃舆呑哌厑G,子路也狼狽地彎了十七八次腰。最后,孔子笑著對子路說:要是你剛才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后來沒完沒了地彎腰了。小事不干,將來就會在更小的事上操勞。
彎腰,這是一個連小孩子都會做的簡單動作,但在生活中卻有很多人不會,他們或是懶惰,或是孤傲,或是只顧抬頭看天上的風景……于是,他們就失去了許多難得的機會。
其實,一生中會有很多教你“彎腰”的人。孩提時,父母是教你“彎腰”的人,他們說:如果你總把事情拖到明天,那么你終將一事無成。上學后,老師便成了教你“彎腰”的人,他們會對你說:請每天提著籃子出門,將一個個漢字、一個個單詞、一個個方程式都撿進去,這些都是珍寶。步入社會,領(lǐng)導又成了教你“彎腰”的人,他們的忠告是:無論山有多高,也只在攀登者的腳下;無論路有多遠,也總會走到終點。然而更多的時候,你自己才是真正教你“彎腰”的人,只有自己才可以時時提醒自己:我該怎樣做?人生中我撿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雖然你可能會失去現(xiàn)在,但絕對不會失去將來。
時機很重要 藍精靈
只須彎一彎腰,也許你的人生就會從此改變。
從前有一個很有錢的長者,別人都對他畢恭畢敬,想方設(shè)法巴結(jié)他。長者每次吐痰時,身邊的人都爭先恐后用腳把地上的痰跡擦掉。有一個愚人,也想向長者獻殷勤,但每次都出腳太慢,總是落在別人后面。他認真總結(jié)了失敗的原因,準備下次定要搶占先機。當他看見長者咳嗽,正準備吐痰時,立即飛起一腳,踢到長者嘴上。長者的嘴唇被踢破,牙也掉了好幾顆,鮮血直流。長者大怒,質(zhì)問道:“你為什么踢我?”愚人老實回答道:“您每次吐痰到地上,都有人用腳踩掉,我也想討好您,可是每次都搶不贏別人。所以,在您還沒吐出來之前,我就提前伸出腳了?!保ā栋儆鹘?jīng)·蹋長者口喻》)
聰明反被聰明誤,馬屁精的下場不值得同情。撇開道德問題不談,假如就事論事來分析,此人最大的失誤,就在于時機選擇錯誤,才會弄巧成拙。有些事情,不見得行動越早越好,合適才最好。成大事者,多半是把握時機的高手。
李連杰初到好萊塢時,幾乎沒人看好他。有一家電影公司請他出演,但片酬極低,只有1 00萬美元,而且是反派角色。他猶豫不決,說要慎重考慮。等他考慮清楚,答應(yīng)接下來時,對方卻忽然改口:“片酬降為75萬美元。”談判的過程中,片酬一降再降,最后簽下來的實際價格是50萬美元。當時,李連杰已經(jīng)是東南亞電影市場的票房保證,這樣的條件對他而言簡直是侮辱,但他卻接受了。因為他覺得當務(wù)之急,是需要一部作品來證明自己。
這是他在好萊塢拍的第一部電影,他的功夫征服了西方觀眾,大獲成功。影片上映的第二天,那個電影公司老板就親自上門找到他,畢恭畢敬地說:“下一部片子請您演主角,您看怎么樣?”此時的李連杰覺得時機到了,主動權(quán)在自己手里,可以談條件了。當他在好萊塢出演第四部電影時,片酬漲到了1700萬美元。此一時,彼一時,如果他一開始就漫天要價,可能無法打進好萊塢。
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奔词鼓阒腔鄢海瑢嵙姶?,也得順勢而為。春種秋收,萬物皆有時令,如果你逆時而動,只會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