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繼蘭
大慶市第三醫(y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黑龍江大慶 163000
開放式護理管理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效果分析
于繼蘭
大慶市第三醫(y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黑龍江大慶 163000
目的 分析開放式護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之應(yīng)用。方法 選24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相同藥物治療基礎(chǔ)上,隨機均分至封閉式護理管理與開放式護理管理A、B兩組。量表記錄,對比相關(guān)指標。結(jié)果 B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簡明精神病量表評分、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A組,P<0.05。結(jié)論 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開放式護理管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社會適應(yīng)能力,改善患者精神狀況、完善生活技能以及延緩社會功能缺陷。
護理管理;開放式;封閉式;精神分裂癥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實力的不斷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工作、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患者也逐年增長,尤其是青壯年患者。最新資料顯示,精神分裂癥已成為我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第一大精神疾病,約占所有精神病患者的一半。而在慢性精神疾病患者中該比例更高,約為60%[1]。因此,我院就護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fù)效果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240例精神分裂癥研究對象均為過去一年(2014.1-2014.12)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門診患者,其男女各有132例(55%)、108例(45%)。所有患者均嚴格按照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經(jīng)醫(yī)生確診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經(jīng)檢查均為伴有不同程度的幻聽、幻視、妄想以及社會功能缺陷等癥狀。所有患者均具有小學(xué)以上文化水平,能夠理解問卷內(nèi)容;且病程均在兩年以上,均無嚴重軀體疾病。按照所選護理模式的不同將24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均分至采用傳統(tǒng)封閉式護理的A組與采取開放式護理的B組。其中,A組患者的身高,體重,年齡分別為(165±11.6)cm、 (57±14)Kg,(18~48,平均26.8±9.6)歲。B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身高,體重,年齡分別為(163±12.2)cm、(55±11.7)Kg,(19~46,平均27.8±8.2)歲。A、B兩組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病程以及身高、體重等一般信息方面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管理方法
1.2.1 封閉式護理管理模式
傳統(tǒng)的封閉式護理管理手段主要是指醫(yī)院統(tǒng)一安排,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護理程序手段且無家屬陪伴的固定化護理管理模式。該護理管理模式繁瑣、死板、毫無人性化可言,不僅臨床效果一般,而且患者評價差[2]。
1.2.2 開放式護理管理模式
開放式護理管理模式則是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醫(yī)患平等互助的原則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開放的、人性化護理。病區(qū)內(nèi)患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服飾、陪護親人以及相關(guān)護理人員。同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程度對于部分患者可以允許其參加相關(guān)聚會或逛街或從事相關(guān)不影響病情的工作等。使其從醫(yī)院病區(qū)得到解放。而在院期間,護理人員則需從患者的心理、飲食、康復(fù)鍛煉以及治療環(huán)境以及病人親屬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干預(yù)護理。尤其對于青壯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多是由于生活工作壓力過大而導(dǎo)致精神分裂,因此,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dǎo)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fù)情況十分重要。護理人員應(yīng)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通過談話及相關(guān)檢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對于護理過程中的相關(guān)問題也應(yīng)及時解決。要積極鼓勵患者,消除患者焦慮不安的心理,使其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向患者家屬闡明患者精神分裂癥的治療進展以及開放式護理模式的特點等。應(yīng)由護理人員為主導(dǎo),與主治醫(yī)生、患者、患者家屬四方同時商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并一同實施,尤其是護理人員應(yīng)每日監(jiān)督、檢查護理計劃的實施情況與臨床療效,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3-4]。
1.3 評定指標[5]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以及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護士專用)(NOSIE)及其相關(guān)標準對AB兩組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時及采用不同護理模式護理6周后的患者改善情況進行判斷。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使用最新統(tǒng)計學(xué)軟件SPSS19.0對24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各項評分資料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對比A、B兩組護理管理模式的臨床療效。P<0.05時,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在住院接受治療前,A、B兩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ADL、BPRS、NOSIE等各項量表評分間均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而在住院接受治療及采取不同護理模式6周后,采用開放式護理管理的120例B組精神分裂癥患者無論在生活能力評分、簡明精神病評分,還是護士的住院患者觀察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采用傳統(tǒng)封閉式護理管理的A組。A、B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具體見下表1-3。
表1 A、B兩組患者實施護理管理模式前后ADL評分情況
表2 A、B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PRS評分情況
表3 A、B兩組患者實施護理管理模式前后NOSIE病情總評分情況
長期以來,對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及護理都是以封閉式的看護、監(jiān)管為主[6]。加之大多數(shù)人們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為他們幻聽、幻視以及妄想等癥狀十分危險。因此,應(yīng)收入精神病醫(yī)院或精神病院進行封閉治療。但研究表明[7],精神分裂癥患者越是在封閉、隔離的環(huán)境中進行治療,其治療效果越差,反而在開放式護理管理、開放式治療模式下治療效果顯著。這不僅因為長期的封閉隔離治療會使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衰退甚至缺陷、思維缺乏、自閉孤僻、易怒易燥等消極影響,而且長期的“與世隔絕”還會造成患者懶散的殘疾狀態(tài),嚴重者甚至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同時,長時間封閉治療還會給患者造成被社會歧視、拋棄的心理陰影,有些甚至因此放棄治療[8]。
開放式護理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護理模式,該模式主要是一改傳統(tǒng)封閉式護理限制人身自由、封閉隔絕、統(tǒng)一治療、統(tǒng)一管理的呆板模式,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醫(yī)患平等互助的原則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開放的、人性化護理。由上述研究可知,較之傳統(tǒng)的封閉式護理模式,開放式護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fù)治療上,無論是代表患者社會生活功能情況的ADL評分,還是精神狀況改善情況,或是護士觀察量表中患者總的積極因素改善情況均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開放式護理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疾病的康復(fù)治療方面療效顯著,值得重視。
[1] 蔡海英.開放式護理管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10,31(5):715-715.
[2] 李春花.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開放式護理[J].中國民康醫(yī)學(xué),2014,26(17):127.
[3] 穆榮花.護理干預(yù)在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應(yīng)用的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66(1):66.
[4] 沈曉玲,王祖承.住院精神病人中的“知情同意”情況研究[J].上海精神醫(yī)學(xué),2011,12(2):82.
[5] 龔有紅,鄧美華,劉閑蘭.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開放式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5):782-783.
[6] 張梅.心理護理應(yīng)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康復(fù)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5):208-210.
[7] 劉建瓊,張程頑.護理管理模式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影響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6):27-28.
[8] 顏巍,劉曉舟,周巖,等.開放式護理管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xué)雜志,2014,22(5):660-662.
Open Nursing Management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Yu Jilan
Daqing Third Hospit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unitHeilongjiang Daqing 163000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open nursing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patient care. Methods 240 cases of schizophrenia in the same drug treatment, based on randomly divided to closed-end and open-Care Management Care Management A, B groups. Inventory records, comparing relevant indicators. Results Group B of daily living scor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score, inpatient observation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A group,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aking an open community car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adapt and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improve life skills and social dysfunction delay.
Nursing Management; open; Closed; Schizophrenia
R473.74
A
1674-0742(2013)05(b)-0000-0
2014-9-29)
于繼蘭(1971-),女,漢族,黑龍江省克山縣人,大學(xué)本科,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精神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