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簡
民國時期,正是新舊交替、中西合璧的年代,在我們看來,卻是最后的古典和最初的摩登之間創(chuàng)造出來的獨具美學的年代。女子風情,男士風流。這風流,從服裝上看,摩登的有洋派的西服,新潮的有漢派的中山裝,傳統(tǒng)的有儒雅的長衫。多樣化的時裝,各領風騷。
那時穿西裝的男人,多是家境富裕,或是留洋歸來,雖時髦,卻少不了媚外趨俗的嫌疑。中山裝具有時代風潮,卻缺失了古舊的風流韻致。只有長衫,秉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能彰顯民國男子的謙恭、內(nèi)斂與含蓄。
民國是個亂世。一掛素藍,或青灰色的偏襟長衫,罩著一身清秀儒雅的風骨,風花雪月里,一代人的風度與浪漫可以使那動蕩的歲月平添幾許寧靜的底蘊。
長衫與華麗無緣,它有著水墨的凈朗和空靈,雖然顏色單調(diào),卻是一脈深藍,體現(xiàn)著中國男士的儒雅,散發(fā)的書卷氣豁達而淵博。特別是新派知識群體中,穿長衫戴眼鏡已成當時的流行特色。
胡適就是一位戴眼鏡,露著微笑的多情浪子,長衫下的他透著風華絕代之美??催^沈從文穿長衫的俊逸照片,像他筆下的湘西山水一樣,透著人性的至善之美。你有多沉醉他的鳳凰桃源,就有多迷戀那一襲長衫下的風骨與氣度。
還有更純粹的徐志摩,穿著長衫與林徽因一起去見泰戈爾。他把一生的曼妙詩行都獻給了愛情,最后他的愛情也隨著他的長衫悠悠,淹沒在歲月風流里。
民國時的雅士,無不透著真性情,像一朵朵無辜的花兒在那個亂世中驕傲而憂傷地盛放與頹敗。
長衫適合任何年齡、身份的男士。
就連大上海的青幫老大杜月笙,穿了長衫去見孟小冬,那素色布衣的柔軟,多少也感動了她的心。一如他在后來的歲月里對她的呵護備至。
還有蔣介石,脫去冰冷戎裝,一掛青衫使他與宋美齡的生活有了煙火氣息,多了幾許人間溫情。在一張毛主席去安源的畫中,主席一身長衫,手拿紙傘,一派書生俊逸,卻有待整河山的風發(fā)意氣。而梅大師穿長衫到美國演出,掌聲中被肯定的不僅是藝術之美,傳揚的更是一種不朽的國粹。
后來,張明敏和劉德華也都在盛大演出中穿了長衫,會場中氣勢懾人,那是大中華的氣概在人們心中綿延不息。
長衫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它不該被歲月遺忘,正如那些國人的面孔,被時代的洪流掩埋,但他們的傳奇故事仍在被一代代后人傳唱。
如果哪一天,你想懷舊,去蘇州聽評彈,看老藝人一身青灰或是湖藍的長衫悠悠上場,伴著江南細雨,要多沉醉就有多沉醉。
你可以聽不懂那一口軟糯的語言里唱的到底是什么,你只要看見那一襲青衫,在歲月的光影里搖啊搖,你便忘了前世今生,時光早已游離在煙里霧里了。
傳奇故事(上旬)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