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媽媽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地震大國”,可是在日本住久了,我越來越感受到,日本對孩子安全意識的建立,不是只停留在對地震的防范,也不是只停留在說說而已的口號上,而是實實在在踐行著,涉及到生產(chǎn)、生活的方方面面。
安全教育滲透在日本的每一個角落
看日本的新聞,讓人感到日本三天兩頭就在搞防災訓練。今天是假定海嘯發(fā)生之后,確認避難場所的訓練;明天是假定地震之后,如何搬運受傷人員的訓練。或者是大型電影院如果發(fā)生了火災、地下停車場,如果發(fā)生了水災如何應對……總之,就是要盡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大到工廠公司里至少每月一次的安全檢查、部門小組的回顧檢討和改進;小到每天站在馬路邊,不管日曬雨淋為車輛的安全進出而揮動安全指揮棒的老人。日本人做事的認真嚴謹,可見一斑。
看,這個黃色的標示,就是由當?shù)鼐?、學校、社區(qū)、家庭聯(lián)合為保障兒童的安全而設置的“兒童110號”牌子,以利于發(fā)動當?shù)責嵝娜耸?,把這些醒目的標志設置在自家門口或者店面醒目的地方,為兒童遇到危險的時候提供更多的避難、求救場所。
全民共進,安全意識從小熏陶和訓練
每每看到這里的孩子們對那些并非強制的安全規(guī)則都那么遵守,常常會讓我這個大人都自愧不如。但仔細想想,他們這種守則精神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小熏陶、訓練出來的結果。
就拿交通安全意識來說,在日本,孩子從坐在媽媽自行車的幼兒座椅時就已經(jīng)習慣看到,紅燈的時候是絕對必須停下來等待的。我的兒子自從升上幼兒園的大班,幼兒園就特意為他們一年后能夠安全獨立地上小學進行了一系列的訓練。
其中還包括請來了交通警察協(xié)助培訓孩子們怎樣過馬路。從那以后,只要我看到綠燈已經(jīng)開始閃爍還想拉著兒子沖過馬路時,就會遭到兒子毫不留情的批評。
日本小朋友們一般都是在五、六歲的時候學會騎自行車,你常常會在街上看到,年幼的孩子騎著自行車跟隨在媽媽的自行車的前后,像是一條魚媽媽護衛(wèi)著的小魚,由媽媽一路指導,靠左邊行進(日本行車靠左)。
當孩子升入小學后,學校會發(fā)動各個家庭,借用大小不一的兒童自行車,并請來交通警察指導、父母們協(xié)助,組織孩子們在學校的操場上來一次實際操作,以學習交通規(guī)則、提高孩子們騎自行車的安全意識。我的兒子上了培訓課后,還得到了一個自行車“駕照”。
日本幼兒園里訓練有素的避難訓練
前段時間又是兒子幼兒園的避難訓練。幼兒園每個學期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理由”的避難訓練,比如上一次是想定幼兒園附近發(fā)生了火災,而這次要求父母參與——父母接到消息之后,要到幼兒園接回自己的孩子。
幼兒園平時就制作了緊急聯(lián)絡網(wǎng),把大家在緊急情況時最方便的聯(lián)系電話登記上,父母接到消息后,要立即輕裝上陣,就像真正逃生一樣前去幼兒園接回自己的孩子。
一般小學到高中都是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緊急信息,學校的緊急聯(lián)絡郵件一般是在有臺風、地震等緊急情況發(fā)生前后,用來聯(lián)絡父母的一種方式。平時,來自學校的緊急聯(lián)絡郵件里更多的是告訴父母,附近哪里又發(fā)現(xiàn)了可疑的、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人,讓父母們引起注意。如果有父母發(fā)現(xiàn)可能會危及孩子安全的人或事,也會報告給學校,學校通常會聯(lián)通警察局、教育委員會一起上報解決。
演習那天我到了幼兒園,發(fā)現(xiàn)平時放學只開一個正門的,這個時候已經(jīng)把所以的邊門都大大地敞開,以便讓父母能從最便捷的路徑到達、接孩子離開,而且每個門口都有一位老師在指揮確認,每一處大門口都會張貼告示,告知父母此刻孩子們的避難場所。
我按照指示來到幼兒園的操場,遠遠就看見每個老師頭上都戴著安全帽、身上背著緊急背包站在那張望,旁邊,安安靜靜地蹲著自己班級的孩子們。父母按事先指導的做法,向老師通報了自己孩子的名字,并把家長牌子交給老師。老師確認之后立即就把孩子交給父母帶回家。
防災頭巾是每個家庭、每個就學兒童必備的防災用品。學校、幼兒園定期進行火災、地震等避難訓練的時候,每個孩子都要立即把防災頭巾戴上,聽從指揮。
孩子上小學之后,自己的防災頭巾就套在自己上課的椅子上,既可作為靠背、也可作為坐墊。為了防止剛進小學的一年級小朋友受傷,規(guī)定一年級的小朋友課間到操場活動的時候要戴上醒目的黃色校帽。
家園合作,安全措施和防災物品如影隨影
日本孩子的安全意識不僅是學校里教育出來的,同時也是家長、社區(qū)共同努力的結果。比如孩子剛進小學時,區(qū)教育委員會發(fā)給每一個孩子掛在書包上的報警器,和黃色的醒目的書包套。每個孩子拿回學校的行當很多,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防災頭巾。防災頭巾平時上課就套在椅子上,可以當作一個靠墊或者坐墊。
平時我的兒子自己上學,跟著住在同一片地段的孩子組成“登校班”,從來不用父母接送。每到一個路口,還會有當天執(zhí)勤的家長拿著黃色的小旗子幫助指揮?;旧厦總€媽媽每年至少都會輪流執(zhí)勤一次。
學校細致到會仔細規(guī)定每一片地段的上學路徑,遇到馬路盡量使用人行天橋。
每到放春假、暑假、寒假之前,同一片地段的中小學校還會聯(lián)手發(fā)動父母組成巡邏隊,和孩子們一起選擇在傍晚時分在通學路段以及學校周圍巡邏調(diào)查。哪些地段道路狹窄、哪些地段車輛來往頻繁、哪些地段路燈不明、哪些公共廁所里的照明燈具需要換修、哪些地段正處于建筑工事比較危險、哪些地段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扎堆玩游戲……全部都會一一記錄,打印出來發(fā)給大家引起重視。
清楚明了,設立自家安全規(guī)則
孩子們不僅僅習慣了社會上的種種安全規(guī)則,從小家里也會和自己的孩子建立自家的規(guī)矩。比如萬一遇到了地震等緊急情況,全家人在平時就要說好到時候怎么辦,家里什么地方是最安全的,附近有哪些可以避難的場所。平時放學后和同學一起出去玩兒的話,一般父母都會和孩子之間立下五個約定:
1、不要單獨在外面玩兒。
2、有朋友叫去哪兒玩時要先告訴父母。
3、“在哪兒、和誰一起、干什么、什么時候回來”交代清楚再出去玩兒。
4、不跟陌生人走、不坐陌生人的車。
5、遇到危險要大聲呼喊、立即逃走。
大到地震發(fā)生時的對策,小到傳遞剪子時要將剪頭沖里、拿雨傘時如有人擦身而過要將傘側著拿等等,處處都有學問,處處都有安全意識可以推敲。
摘編自父母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