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譜的熱潮,已經持續(xù)了近十年。發(fā)起運動的有海外歸國華僑,也有少年離家后的衣錦還鄉(xiāng)者。數字化時代里家譜也被搬上互聯網:在“中華尋根網”的“家譜”欄目里,102個大姓下均有不止一本家譜可供查詢。
傳統(tǒng)文化里維系家族的除了家譜,還有宗祠。自1990年代刮起宗祠重建風,20多年間這股風已經從沿海的浙江福建、中原的山西陜西等地,席卷了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那些在動蕩中幸存的祖祠更成為文物保護單位,彰顯一個古老家族底蘊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得以瞻仰中國人關于“家”的歷史。
家譜和宗祠,是一個家外在的靈魂。圍繞于此的修譜、祭祖、團圓等活動,讓留著同一血脈卻分散各地、日漸疏遠甚至素不相識的家族成員們,有了重逢和相識的理由。尋找老家、尋找家族,成為繼宗教之后中國人賴以寄托的另一種信仰。
這本是一個大家庭分崩離析、小家庭高速繁殖的時代,是信仰消失、人心迷惘的時代,是需要記得的當下太多、不得不“忘本”的時代。60多年里,“家族”成了一個遙遠的詞,每個人都可能如蒲公英,被生活的風拋向地球各處。但在戶口本上填寫的“籍貫”,代表總有一根線在身后牽著。
世界上的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尋根文化,老祖宗說,不能忘本。封閉的小家庭早已不能填滿人們情感的空虛。離開老家多年后,我們終于跟隨指引,溯本追源,找到另一個更大的“家”:當小家向大家靠攏,我們因血脈的團圓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