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
老家成了團圓地
2014年10月13日,俞春芳和大哥俞春軍特地從江西遂川來到廣東肇慶市睦崗鎮(zhèn)的大龍外逕村。同行的還有俞氏宗親會遂川分會會長俞建中。
俞春芳是為來年春節(jié)的團圓地踩點。6月時父親去世,母親多年前就已仙去,兄妹四人頓時有種“家散了”的凄涼感。來參加葬禮的俞建中是父親隔了兩房的兄弟,雖然兩房人已經(jīng)二十多年沒聯(lián)系過,但葬禮結(jié)束后,俞建中主動邀請俞家老大68歲的俞春軍:“今年10月你們要不要去參加宗親聯(lián)誼會?”
占據(jù)全國總?cè)丝?7%的百家姓,有資料可查的家譜便有近十萬部,以家譜為線索,各地紛紛新修或翻建宗祠,舉辦各類聯(lián)誼會。除了聯(lián)絡(luò)感情,以血脈維系的宗親會,還成為另一個人際資源圈,共享政治、經(jīng)濟及其他各行業(yè)的便利。
但這些,俞春芳還沒來得及感受。因為父親的關(guān)系,上饒的這支俞家人遠離在這個圈子外。直到大龍外逕村的湘柱俞公祠新修完畢,決定于10月14日舉辦祭祖會,俞家人才得到一張進入的邀請函。
“要不去看看?”老大問關(guān)系最親近的幺妹俞春芳,“以前沒走出去過,但也聽說這幾年祭祖、宗族活動非常火,尤其是春節(jié),那些儀式非常正式,很多城里人都愿意回老家去過節(jié)了?!彼行﹦有摹@霞也皇腔氖彽霓r(nóng)村,有了宗族、祠堂這些東西,它就變得繁華而莊重。
不只是熱鬧
宗親聯(lián)誼會的作用只有一個,讓全世界的同姓人在確證同一血脈后,有一個每年定期相聚的理由?!拔覀儾皇窍氚阉龀缮虡I(yè)活動。”俞建中向侄子侄女介紹,但剪彩、發(fā)言、宗親大佬們端坐主席臺上,這些儀式還是讓俞春芳生出“機關(guān)開會”的熟悉感。
但這和他們之前參加的外事活動又有很大區(qū)別,帶有濃濃的“復(fù)古”氣息。各地的宗親會都希望將傳統(tǒng)和歷史作為最大的名片,向會員們推廣。
看完傳統(tǒng)的廣東舞獅表演后,俞建中把第一次出席活動的俞春芳兄妹帶到眾人面前:“光緒年間搬到江西去的六房,俞兆瑞的后人?!?/p>
那其實是一個很陌生的名字,俞春芳此刻卻覺出了親切感。很快就有人自我介紹:那我們真是一家人,曾祖父下面又有八房人,你們是第三房,我們是第四房,1921年軍閥混戰(zhàn)逃難時才分散了。
然后是俞兆瑞堂叔的后人、同和俞兆瑞一代但是大房的后人……陌生的先祖成了把在場諸位都聯(lián)系起來的關(guān)鍵人物。
“你自然而然就把自己代入了那個角色,我是俞兆瑞的后人。”圍繞曾祖父和他們那個時代、他們經(jīng)歷的歷史風(fēng)云,大家雖是初次見面,卻有了聊不完的話題。
俞春芳覺得血脈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以前對血脈的理解,不過局限于父母、兄妹、子女等直系關(guān)系??勺谟H會,這個帶著一點商業(yè)色彩、又帶著更濃郁大家族色彩的活動,讓你因為“原來這里都是一家人”而對它越來越親切,“就像一條迷失了方向的魚回到了出生的江河大海里,一下就找回熟悉感?!?/p>
俞春芳兄妹回去后,決定說服其他人將今年春節(jié)的團圓變成一場特殊的自駕游。俞氏宗親會將2015年的春節(jié)祭祖活動地點定在了香港九龍。她希望家里的年輕人能在這場活動之后,對香港有更深的理解:不僅能在香港滿足購物欲,它也能滿足每個小家庭渴望回歸大家庭、找到主心骨的心愿。
易中天的真相之旅
歷史學(xué)者易中天接到《客從何處來》制作組的邀請時,有些意外。盡管自己是研究歷史的,可對自己家族的歷史,因為戰(zhàn)爭和歲月變遷,他反而是最不了解的那人。
尋根之旅的第一站是北京?!斑@個我一眼就認出來了,我還是像我媽?!睆谋本煼秾W(xué)院一個校友那里,易中天拿到了母親分別拍攝于17歲和23歲的照片,此前他從未見過。雖然興趣愛好為人處世都繼承自母親,但母親對自己的過去,諱莫如深。
在這段歷史里,他第一次知道母親竟然是民國前總理家小姐。而改變母親“鄉(xiāng)下小戶”出身的,是外祖父的第二樁婚事。這是一個復(fù)雜的關(guān)系圈:
周樹奇(易中天的母親,湖南鄉(xiāng)村少女)——周詒銑(周樹奇的父親,律師,中年喪妻,帶著三個孩子)——周大烈(周詒銑的親戚,陳寅恪的老師)——周俟松(周大烈的女兒,許地山的夫人)——許地山(著名作家,熊佛西的朋友)——熊佛西(戲劇作家,朱君允的丈夫)——朱君允(武漢女教授,朱其慧的侄女)——朱其慧(朱君允的五姑,民國總理熊希齡的夫人)——朱濂(朱其慧的侄女,熊公館里的大小姐,后嫁給易中天的外公周詒銑)
這張關(guān)系圖讓易中天恍然大悟:莫怪母親有大家氣質(zhì),能教自己讀書識字做人。
旅行的第二站出人意料地需要飛到越南河內(nèi),在兩個國家的歷史里揭開家族的歷史。
越南有一本模仿《三國演義》的小說叫《皇越春秋》,記載了四百多年前越南起義軍與明朝軍隊打仗的故事。而據(jù)史料記載,易中天的十八世祖易先在越南諒山擔(dān)任知府時,宣德皇帝決定從越南撤軍,但要求必須體面地離開。
于是,第十八世祖易先為了這個決定不得不盡忠死守,最終以身殉職,家人及隨從共18人投井盡忠。半年后,明朝從越南撤軍,越南恢復(fù)獨立,明朝也擺脫了戰(zhàn)爭的泥潭,迎來了仁宣盛世。和平給兩個國家、兩個民族都帶來了繁榮,易家祖先卻永遠長眠在了這片異國的土地上。
尋根之旅的第三站回到了湖南漣源市六畝塘鎮(zhèn)五車堂的老家。等在那里的是易中天遠居美國的堂妹和姑祖。
在這里,易氏家族遭受滅頂之災(zāi),被殺400人左右,留下姓名者253人,涉及近100個家庭。被殺者年齡最大的71歲,最小的僅僅1歲,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兄弟慘遭滅門。 “我聽說過這段歷史,但不知道是我二爺爺易甲鷴救了這一房40多人?!币字刑旄恢溃攘艘环咳说倪@位英雄,竟然是日軍將領(lǐng)岡村寧次的師弟——為了隱瞞身份,二爺爺不惜在老家隱姓埋名、遮掩其才華。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打響,23日晚“營田慘案”上演。那個深夜,當日軍的信號彈劃過夜空,很多鄉(xiāng)親還以為是煙火,跑到河邊去看熱鬧,已經(jīng)賦閑在家的易甲鷴卻意識到了災(zāi)難的來臨,叫醒了熟睡的家人,用籮筐挑著孩子,扶老攜幼,帶領(lǐng)全家男女老少30多人,連夜匆忙逃離營田,來到湖南省漣源市六畝塘鎮(zhèn)五車堂,那里有7個月前就早已遷移至此的另兩批易家人。
“你就是在這里出生的。”姑祖拿出一張照片,那是死里逃生的易家人于1947年拍攝的全家福,那年,易中天出生。
易中天的尋根之旅在五車堂結(jié)束。那條指引他尋找真相的線,終于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