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1-0103-01
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如果導入得當,能為整節(jié)課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能直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的內容,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氣氛變得輕松活潑,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課堂授課和聽課效率大大提高。
英語課堂導入的誤區(qū):
1.模式固定,缺乏活力
一個教師每天都以固定的模式導入新課,久而久之學生就喪失了興趣。而耗時過長的導入會影響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2.舍近求遠,得不償失
例如一為教師在上GO FORIT七年級上Unit4 Whereis your backpack?時,講解有關on /in/under時,用多媒體制作了很多畫片練習,其實只需要走進學生拿身邊的實物練習可能會更貼近生活,有與學生多了實際的感情的交流,豈不更好?
3.耗時過長,輕重不分
如果一節(jié)課的導入時間過長,就會造成新課無法結束,一節(jié)課下來草草收尾,完不成教學任務,反而得不償失。
以上導入,老師往往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知識點的準備狀態(tài)上,注重知識點的復習與鋪墊,而忽視在英語思想、英語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上為學生鋪路搭橋。那么,優(yōu)化的新課導入應該是怎樣的呢?新課導入如何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呢?
通過學習和經驗的總結,我在實施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上找到了如下幾種方法:
1.開門見山法
直觀導入法即通過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投影片等導入教學。它往往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運用直觀手段比語言描述更清晰、簡單、明了、有效。
2.藝術欣賞法
音樂可以給人以美感,陶冶人的情操。我相信學生對音樂都是非常喜歡的。用音樂欣賞導入新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他們的心智。例如,九年級英語u9中的閱讀課,我們所學的內容是關于二胡藝術大師阿炳,我就用阿炳著名的《二泉印月》導入到新課中。
3.自由談話法
我經常安排一至兩名學生在剛開始上課時做free talk。內容可以涉及到日期、天氣、學生的日?;顒?、新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我利用學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滿足等特點來使用自由談話,既可寓德于教,又可寓教于樂。但自由談話要有較強的目的性,讓學生明白將要學什么。因此,虛在課前做好人員的安排及主題的選擇,做到不打無準備之仗。
4.背景粘連法
這種方法多用于閱讀課。例如我在講九年級英語的unit2的閱讀課時,用的便是這種方法。這是一篇關于中秋節(jié)的文章。正式閱讀之前,我為學生介紹了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在農歷的八月十五這一天,全家人團聚到一起來到戶外,一邊吃著香噴噴的月餅,一邊賞月,共享豐收帶來的喜悅,……學生學課文時就不再感到生疏了。這種導入法對幫助理解掌握課文很有幫助。
5.溫故知新法
這也是我常用的方法。我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與新知識有內在聯(lián)系的已學過的知識,按溫故而知新的原則,或進行對比,或進行突如其來的提問,以喚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回憶。自然地引入、接觸進而理解新知識,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例如我要講一般將來時,就用現(xiàn)在進行時導入。把現(xiàn)在進行時的時間狀語一改,時態(tài)也就跟著出來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導入要有較強的相關性,方可以舊拓新,溫故而知新。
6.創(chuàng)設情境法
例如,我在教學英語過去時被動語態(tài)時,我指定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小偷和受害者,我當導演,用英語向兩位演員分別說戲,向全班推出情境,然后暗示”小偷”偷受害者的錢包,得手后我高聲說:Her purse was stolen.并板書,反復讀,讓學生了解清楚句子的結構,然后就可以繼續(xù)新課。這樣,更能把學生引進課堂。.
總之,英語課堂導入的形式和方法很多,良好的新課導入是展示教師教學藝術的“窗口”,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通盤考慮、周密安排的集中體現(xiàn),熔鑄了教師運籌帷幄、高瞻遠矚的智慧,閃爍著教師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