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余珊
劉某駕駛兩輪摩托車由南向北行駛,當行至半路時被李某駕駛的面包車撞傷。經(jīng)交警認定:李某駕車逆向行駛,屬于嚴重過錯的交通違法行為,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然而,由于李某系偷開其朋友王某沒有購買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的面包車肇事,所以,賠償問題遲遲未能解決。為此,劉某將王某告上法院,請求法院判令王某賠償各種損失共計8672元。
法院審理認為,李某逆向行駛,在事故中負全部責任。被害人劉某有權要求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被告王某雖與本次事故的發(fā)生無關,但其有義務為自己上路的車輛交納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這是法律規(guī)定的強制義務。因被告未依法購買交強險,導致被害人喪失了要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的權利。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保障被害人的權益,事故處理應按已交“交強險”的方式理賠,故被告應替代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對原告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依法賠償原告損失8672元。
南昌市西湖區(qū)人民法院在審理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過程中發(fā)現(xiàn),機動車在購買保險時存在不少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一是為減少開支,只購買交強險。有的車主認為自己的車況好,駕駛技術過硬,長期在外跑車都沒有發(fā)生過交通事故,抱著不可能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僥幸心理,認為“多買保險多花錢”;還有的人對購買車險的意識淡薄,甚至連交強險都沒有購買。二是未及時續(xù)保,造成脫保。當交通事故在脫保期內發(fā)生時,車主則無法獲得相應的賠償。有的車主雖然有購買車輛保險的意識,但是由于工作忙等各種原因,在車輛保險到期后不能及時辦理續(xù)保,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因車輛保險合同到期對投保車輛不再履行賠付義務,因事故導致的民事賠償責任則由車主全部自行承擔。三是在二手車交易時,買賣雙方對車輛的投保情況未予以重視,造成車輛脫?;驔]有辦理車險。前車主認為此車要出售,不愿意多付保費,新車主對車輛的保險情況未作全面了解,導致車輛在沒有辦理任何保險的情況下上路行使,一旦出了交通事故,自己只能自認倒霉,因一時失誤,換來全賠的后果。四是借用車輛使用時,使用人對車況和車輛投保情況未作了解,一旦在使用期間發(fā)生交通事故,使用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車主依據(jù)其過錯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法院雖然對此類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做出了判決,但如果事故車輛因未投保而無法獲得保險公司理賠,事故責任人又因為經(jīng)濟困難無力承擔賠償責任,則造成在事故中遭受人身損害或財產(chǎn)損失的受害人權益得不到實際保障。
為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筆者認為:一是車主要提高車輛保險的意識。當交通事故發(fā)生時,事故責任人是承擔侵權損害責任的主體,保險公司基于車輛保險合同對侵權責任人的賠償承擔賠付義務。車輛保險保護的是事故受損第三方的權益,實際上也為侵權責任人在民事賠償上提供了經(jīng)濟保障。二是及時關注投保期限,車主應在車險合同到期前及時續(xù)保避免發(fā)生脫保情況。此外在購買交強險的同時還應購買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并購買相應險種的不計免賠率,以便獲得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的全部賠付。三是二手車交易時,新車主應了解車輛隨附保險情況,及時更新購買保險,不能讓購車的喜事變成事故賠錢的悲劇。四是借用他人車輛時,應了解借用車輛的車況及車輛保險情況。當車輛只有交強險,而交強險對醫(yī)療費用的賠償只有1萬元,在沒有其他商業(yè)險保險的情況下,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借用人很可能要面臨高額醫(yī)療費的賠償。故借用時最好選擇借用車況良好、保險齊全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