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黃憶
剛搬進這個小區(qū)的時候,就覺得這里不再是我可以盡情歡笑的地方了。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冷冰冰的,一點兒也不友善。唯一讓我覺得有點兒親切感的就是這里也有流浪貓。
可奇怪的是,這里的流浪貓一點兒也沒有流浪貓的樣子。毛色有光澤,油亮亮的,而且它們沒事就躺著睡覺,絲毫不愁晚飯吃什么,就像嬌生慣養(yǎng)的家貓。
一天早晨,我推著自行車走出電梯,原以為寒風會把我逮個正著兒,卻沒想到異常溫暖。抬頭看見一只灰色的小貓正端坐在一輛電瓶車的坐墊上,它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音,只是靜靜地盯著我。我從它的眼中看出了一絲疑惑,但因為急著去上學,沒有和它交流,騎著自行車飛馳而去。沒想到傍晚回家時,它還待在門口,不過電瓶車不在了,它站在地上。真不知道它在干嗎,難道是玩游戲輸了,在那兒罰站?我微微向它一笑,上樓了。從樓上向下看,它更像這幢樓的保護者。
一天又一天,我漸漸發(fā)現(xiàn)它每天如此。于是在某個星期天,一整天我都在樓上悄悄地觀察它。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我平日里看不見的東西。
上午10點多,我看見遠處走來一位老奶奶,手里拿著什么東西。她越走越近,徑直走向了小貓。我慢慢看清了,她是對面樓的樓長,她手里拿的,是一袋貓糧。小貓看見她來了,立即奔過去。老奶奶蹲下身,臉上掛著笑容,輕柔地撫摸著小貓,喂給它吃的。之后,她拿著剩下的食物向別處走去,而小貓又回到了原處。下午l點多,一個小孩從樓下的門口出來,她也帶了些吃的,和小貓玩鬧了一會兒,然后回去了。晚上,上班的人們回家了,有一位叔叔同樣給它帶來了食物……每天都有人喂它,卻是不同的人。正是這些小區(qū)居民,使這些流浪貓過得如此舒適。
沒想到這些看上去冷冰冰的鄰居們,竟然對小區(qū)里的流浪貓如此關懷,貓竟成了這個小區(qū)必不可少的成員。我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冰冷”或許因為生活的勞累,讓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微笑面對他人,而表面的“冰冷”并不阻礙他們對這些小可憐的愛。好奇心讓我重新認識了他們。
第二天早晨出門,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老人是如此和藹,這里的叔叔是如此親切,這里的孩子是如此可愛……
佳作點評
小作者采取欲揚先抑的手法,先描繪了新小區(qū)冷冰冰的疏離感,抓住讀者的注意力,隨后出現(xiàn)在文中的是一只在小作者看來行為怪異的灰色小貓,隨著情節(jié)深入,謎團解開,小作者對新環(huán)境的心結也得以開解:原來充滿愛心的鄰居們使流浪貓過得十分舒坦。文章沒有復雜的情節(jié),卻一波三折,頗有趣味。
(馬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