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詩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敝芏仡U的名篇《愛蓮說》將蓮的潔身自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世人都贊頌蓮處在污濁的環(huán)境里,卻不被沾染。然而在我看來,染,有時何嘗不是一種美呢?
冬天,夜幕降臨,從家中的窗戶向遠處眺望,會看見星星點點的燈光籠罩著這座城市,暖暖的黃色為寂靜的深夜染上一層神圣的光輝,水泥地面也仿佛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輕紗;我看見孤單的夜行者站在路燈下,光影交融,溫潤的燈光染黃了她的長發(fā),連她呼出的熱氣也在燈光的籠罩中變得朦朦朧朧,穿過指尖,繞過指縫,像金色的暗夜精靈,化成一團霧氣慢慢消散。
夏天,驕陽四射,從山的中部向周圍環(huán)視,我看見影影綽綽的光輝灑滿林間空地,閃亮的金色為寂寞的樹林染上仙境般的美妙,層層落葉也仿佛穿上一層金色的綢緞;我會看見遠處的登山者靠在樹旁休息,層林盡染,林海的蒼翠染綠登山者的背影,連他臉上的汗珠也熠熠生輝;光亮像金色的叢林小妖,化成幾處星星點點,然后交織升騰。
像藤黃渲染了潔白的宣紙,像牛奶暈染了醇香的咖啡,這一切,不都是染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嗎?
2010年12月,在北京的古董拍賣會上,一件明代景德鎮(zhèn)民窯的青花瓷器竟然拍到了1232萬元。最初的它,也許只是普通人家的酒具或祭祀等日常用品,經(jīng)過時代的變遷,它漸漸染上歷史的光輝,歷久彌新,散發(fā)著樸拙的圣潔之美。
人生也如此。有的人命運坎坷,卻全身浸染著圣潔之愛、圣潔之美,并感染著其他人。例如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在戰(zhàn)火中顛沛流離,在家庭不幸的陰霾中成長,卻成為世界公認的絕代淑女、最美麗高貴的女性。她曾說:“如果世界明天就毀滅,我會回顧那些有幸經(jīng)歷的快樂和驚喜,而不是為悲傷、流產(chǎn)或父親的出走而喟嘆。回憶開心時刻就足夠了?!薄拔疑钚庞鍪乱獔詮?,相信樂觀的女孩會最美。我也相信明天會更好,相信奇跡的存在。”樂觀、向上、優(yōu)雅的女性,飽嘗人間痛苦和艱辛,卻用微笑感染著整個世界,直至今天,人們依然記得她的音容笑貌。她們才是真正的天使。
不染,是一種品質(zhì);染,更是一種風采。我們一直推崇蓮花不染的高貴品質(zhì),也不能忽略染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讓我們抓住這兩種美的品質(zhì)和風采,將這個世界的明天渲染得更加美麗。
佳作點評
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思路清晰,以我們熟知的《愛蓮說》蓮的“不染”開篇,卻突破常規(guī),亮出“染”也是一種美的觀點,吸引讀者眼球。論證過程獨具匠心,從景物被光輝浸染呈現(xiàn)更美的一面寫起,進一步寫到曾經(jīng)的日用品青花瓷,再由物過渡到人。邏輯清楚,結(jié)構(gòu)自然,作者的文筆也為此增色不少。結(jié)尾呼應(yīng)開頭,將“染”的單純的關(guān)升華到扮靚世界的一種風采,令人信服。
(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