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茹
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fā)展,灌注樁基礎在房屋建筑、橋梁及水利等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灌注樁基礎的施工技術水平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常言道“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充分體現(xiàn)出基礎是工程建設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總體工程質量。鉆孔灌注樁是灌注樁基礎中最常用一種形式,現(xiàn)就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相關問題與大家初探。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質量問題;預防措施
1 鉆孔灌注樁簡介
1.1 問世背景
20世紀初,因為工業(yè)的發(fā)展以及人口的增長,高層建筑不斷增加,但是因為好多城市的地基條件比較差,不能直接承受由高層建筑所傳來的壓力,如果仍沿用當時通用的摩擦樁來建造高層建筑,必將產生很大的沉降。于是工程師們借鑒了掘井技術發(fā)明了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灌注樁。20世紀40年代初,隨著大功率鉆孔機具研制成功,鉆機鉆孔逐漸取代了人工挖孔,形成了鉆孔灌注樁。
1.2 定義
鉆孔灌注樁是指在工程現(xiàn)場通過機械鉆孔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并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
1.3 分類
1.3.1 按樁徑大小分
(1)小樁:由于樁徑小,施工機械、施工場地、施工方法較為簡單,多用于基礎加固和復合樁基礎中;
(2)中樁:成樁方法和施工工藝繁多,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物中大量使用,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類樁;
(3)大樁:樁徑大且樁端不可擴大,單樁承載力高,近20年發(fā)展快,多用于重型建筑物、構筑物、港口碼頭、公路鐵路橋涵等工程。
1.3.2 按成樁工藝分
(1)干作業(yè)法鉆孔灌注樁;
(2)泥漿護壁法鉆孔灌注樁;
(3)套管護壁法鉆孔灌注樁。
2 常見質量問題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2.1 塌孔與縮孔
2.1.1 產生原因
(1)鉆機鉆孔過程中鉆進速度過快;
(2)護壁泥漿性能差;
(3)鉆孔完成后放置時間過長。
2.1.2 預防措施
(1)鉆機鉆孔過程中要控制鉆進速度,特別是穿過較厚的砂層、礫石層時,鉆進速度應控制在2m/h以內;
(2)嚴格控制泥漿性能。主要控制其密度為1.3~1.4g/cm3、黏度為20~30s、含砂率不大于6%。若孔內自然造漿不能滿足以上要求時,可采用加黏土粉、燒堿、木質素的方法,提高泥漿的性能,通過對泥漿的除砂處理,控制泥漿的密度和含砂率;
(3)鉆孔完成后,無特殊原因,應立即進行下道工序。
2.2 鉆孔傾斜
2.2.1 產生原因
(1)場地平整度和密實度差,鉆機安裝不平整或鉆機鉆進過程中發(fā)生不均勻沉降,導致鉆孔傾斜;
(2)鉆機鉆桿彎曲、鉆桿接頭間隙太大,造成鉆孔傾斜;
(3)鉆機鉆頭翼板磨損不一,鉆頭受力不均,造成偏離鉆進方向;
(4)鉆進中遇軟硬土層交界面或傾斜巖面時,鉆壓過高使鉆頭受力不均,偏離鉆進方向,造成鉆孔傾斜。
2.2.2 預防措施
(1)平整場地、清除雜物、換除軟土、夯打密實,鉆機底座不能直接置于不堅實的填土上,以免產生不均勻沉降;
(2)安裝鉆機時應嚴格檢查鉆機的平整度和主動鉆桿的垂直度,鉆進過程中應定時檢查主動鉆桿的垂直度,發(fā)現(xiàn)偏差立即調整;
(3)定期檢查鉆頭、鉆桿、鉆桿接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維修或更換;
(4)在軟硬土層交界面或傾斜巖面處鉆進,應低速低鉆壓鉆進;
(5)在復雜地層鉆進時,必要時在鉆桿上加設扶正器。
2.3 鋼筋骨架上浮
2.3.1 產生原因
(1)混凝土初凝和終凝時間太短、流動性差,使孔內混凝土過早結塊,當混凝土面上升至鋼筋骨架底部時,結塊的混凝土托起鋼筋骨架;
(2)清孔時孔內泥漿懸浮顆粒太多,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砂?;爻猎诨炷撩嫔?,形成較密實的砂層,并隨孔內混凝土逐漸升高,當砂層上升至鋼筋骨架底部時托起鋼筋骨架;
(3)混凝土灌注至鋼筋骨架底部時,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鋼筋骨架上浮。
2.3.2 預防措施
(1)嚴格控制水泥、碎石、砂等原材料的質量,采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動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及自動控制進料和出料,并自動控制拌和時間,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2)清孔時應由專人負責孔口撈渣和測量孔底沉渣厚度,及時對孔內泥漿含砂率和孔底沉渣厚度的變化進行監(jiān)測?;炷凉嘧⑶?,要對孔內進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規(guī)定;
(3)控制好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當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鋼筋骨架底部1m左右時,應降低灌注速度,當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底部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導管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然后恢復正常灌注速度。
2.4 樁身混凝土夾渣或斷樁
2.4.1 產生原因
(1)混凝土初灌量不夠,造成初埋后埋管深度太小或導管根本就沒有進入混凝土;
(2)混凝土灌注過程拔管長度控制不準,導管拔出混凝土面;
(3)混凝土初凝和終凝時間太短或灌注時間太長,使混凝土上部結塊,造成樁身混凝土夾渣;
(4)未做好清孔工作,孔內泥漿懸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砂?;爻猎诨炷撩嫔希纬沙练e沙層,阻礙混凝土的正常上升,當混凝土沖破沉積沙層時,部分砂粒及浮渣被包入混凝土內。
2.4.2 預防措施
(1)混凝土灌注時,導管底部應距孔底0.3~0.5m,初灌時導管首次埋深應不小于1.0m,準確計算混凝土的初灌量;
首批灌注混凝土所需數(shù)量可按下式計算:
V≥h1∏d2/4+∏D2(H1+H2)/4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數(shù)量(m3);
D—樁孔直徑(m);
H1—樁孔底至導管底端間距,一般取0.4m;
H2—導管初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m;
d—導管內徑(m);
h1—樁孔內混凝土達到埋置深度H2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
衡導管外(或泥漿)壓力所需的高度(m):
h1=Hwγw/γc
Hw—樁孔內水或泥漿的深度(m);
γw—樁孔內水或泥漿的重度(KN/m3);
γc—混凝土板和物的重度(KN/m3)。
(2)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拔管應由專人負責指揮,并分別采用理論灌入量計算孔內混凝土面和重錘實測孔內混凝土面,取兩者的低值來控制拔管長度,確保導管的埋深不小于1.0m;
(3)單樁混凝土灌注時間宜控制在1.5倍混凝土初凝時間內;
(4)做好清孔、二次清孔工作,應由專人負責孔口撈渣和測量孔底沉渣厚度。混凝土灌注前,要對孔內進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規(guī)定。
2.5 樁頂混凝土不密實或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2.5.1 產生原因
(1)超灌高度不夠;
(2)混凝土浮漿太多;
(3)混凝土面測定不準。
2.5.2 預防措施
(1)灌注樁頂混凝土應比設計標高高0.5~1.0m;
(2)樁頂部分的混凝土,應適當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增大碎石含量,減少樁頂浮漿;
(3)在灌注最后階段,孔內混凝土面測定應采用硬桿筒式取樣法測定。
3 總結
避免施工中出現(xiàn)質量問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做好施工前的一切技術準備工作,鉆孔灌注樁的整個施工過程屬于隱蔽工程項目,質量檢查比較困難,要保證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其關鍵在于制定針對質量問題的預防措施。這就要求現(xiàn)場施工人員在開始施工前,根據(jù)以往的施工經驗,制定完備的質量問題預防措施,以防為主,對于易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充分重視并精心施工。
參考文獻
1、王小愛 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方法[J],科技致富向導, 2012年第13期
2、李春靜 董大偉 鉆孔樁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湖南農機,2011年07期
3、祁生春 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方法[J]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4期
4、吳 昊 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工程質量,2008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