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姣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币驗橛袗?,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貼心。培智教育更需愛心,愛心是培智教育的動力;愛心是培智教育的活力;愛心是培智教育的潛力;愛心是培智教育的基礎。
關鍵詞:愛心 培植 教育 基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貼心。培智教育更需愛心,愛心是培智教育的基礎。
一、愛心是培智教育的動力
由于智力因素的影響,智障學生表面上像正常人,但得不到正常人應得的關心和照顧,還常常受人責罵、冷落、歧視。如果我們教師能真誠相待,關心、呵護他們,那么,培智教育就成功了一半。這些智障學生往往表現異常,如有的不講衛(wèi)生,有的不聽話,有的表情麻木等等,這形象會給人一種不良的看法,正常人就不愿接近。我面對這樣的學生,首先是從心里接受,接著投給一個微笑,再和他們說一些道理。教師心中有愛,就不會嫌棄這些學生的不良表現,從而也會滿懷信心從事培智教育教學工作。我班學生邢志穎,到校的第一天就是鼻涕滿面,流的太多時他就用袖子擦幾下。我實在不忍心看,趕緊去買了包面巾紙放在講臺上,抽出幾張給他慢慢擦,可他不領情,用小手一甩,把紙甩落了。我再次去抽出紙,邊擦邊告訴他要講衛(wèi)生,并教他怎樣擦。他臉上慢慢地露出了笑容,我深深感知到:這是愛的作用!心中有愛,教育就有動力。愛是火,她能把生活中的堅冰融化;愛是蜜,她能使一顆苦澀的心品嘗到甘甜;愛是水,她能讓齷齪的靈魂得到凈化。愛是培智教育的動力,是我們從事培智教育的第一步。
二、愛心是培智教育的活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敝钦蠈W生由于智力發(fā)展比正常學生落后,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會經常受到一些挫折,很容易自己看不起自己,慢慢形成了孤獨等不良心理。所以我們培智教師要把愛心和關懷以及激勵帶進課堂,把愛和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弱智學生,在課堂上始終面帶微笑,積極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弱智學生的心理比較單純、脆弱、敏感,他們也很容易得到滿足,所以,培智教師的一句贊美的話語,一張微笑的面容,甚至一種說話的語氣足以讓他們感到高興,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既要以一個慈母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和幫助弱智學生,又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和贊賞,經常用:“xx同學,你真棒!”“再來一次,你能行!”“你回答得很正確,若是聲音能再哄亮點,就更好了?!薄澳氵€沒有想清楚,是嗎?沒關系,再想想!再慢慢想沒關系的。”等語言來激勵學生,這樣一些充滿愛心和充滿智慧的話語,能夠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和畏怯的心理,從而使學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去;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能夠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便會自然而然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及時給予智障學生掌聲或小紅花等,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物質獎勵,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培智教育充滿活力。
三、愛心是培智教育的潛力
我們培智教師要以人為本,盡管智障學生都有各自的缺陷,但也有各自的潛能。我們就應該找準每一個學生的病根,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構建潛能開發(fā)與補償康復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我們教師要善于捕捉、發(fā)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挖掘他們潛在的能力。在廣泛的生活、學習、勞動和活動中尋求他們所喜歡的、他們所需要的訓練內容,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做,并適時做些指導,使每個弱智學生的優(yōu)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不過,這也就需要愛心。
具有愛心的培智教師會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根據不同教學目標,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教學方法。如:集體教學,學生互幫學習,個別教學等。這樣,盡管教師辛苦,但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滿足智障學生個別化需求,充分發(fā)揮每位學生的潛力。教師的愛心可以驅使他們積極主動去思考、主動探究。因此,培智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用愛心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這樣,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就會在愛心的吸引下慢慢得到強化;學生學習習慣就會在愛心的驅動下慢慢形成;學習的能力就會在愛心的觸動下慢慢提高。學生在這種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習的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激活了思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在的能力,從而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出了學生自身最大的潛力,真正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課堂教學思想和理念落實到實處。
讓我們教師的愛心化為甘露,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讓我們的愛在每一個學生心間生根發(fā)芽,直至愛滿人間。愛心是培智教育的基礎!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