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西傷痕電影中的人性和文化背景探析

2015-07-13 05:58崔有為肖濤于志浩
新聞界 2015年4期
關鍵詞:強權人性回家

崔有為 肖濤 于志浩

摘要 人性是電影的底色,離開了人性刻畫的電影是蒼白無力的。正是由于人性的挖掘,電影才會超越政治、民族與國界,中西呼應,互為照明。電影《為奴十二年》和《歸來》都采用了冰山理論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將個體作為思考人性、社會、歷史問題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人性作為視角,以回家作為線索,冰山理論作為支撐,通過分析這兩部傷痕電影中人性的表現(xiàn),總結中西文化的異同。關鍵詞人性;強權;回家;文化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由英國黑人導演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執(zhí)導的電影《為奴十二年》(Twelve Years a Slave)斬獲2014年第71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隨后又勇奪第86屆奧斯片金像獎的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恰逢同年,在中國,張藝謀執(zhí)導的影片《歸來》(Coming Home)在2014年全國上映,創(chuàng)下迄今為止中國文藝片的最新賣座記錄。好萊塢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以“deep and emotional”來盛贊《歸來》這部影片。巧合的是,兩部幾乎同步的電影均以個體視角去展現(xiàn)一段骯臟的歷史,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往事,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這兩部揭露瘡疤的電影講述的故事背景都是強權政治占據(jù)絕對統(tǒng)治力的野蠻時代,不管是殘酷的農(nóng)奴制還是瘋狂的文革,都是人類歷史的黑暗記憶。如余華所言,往往在最黑暗的深處,你會看見人性的美最耀眼地閃亮著。在強權政治重壓下,依然有著為了自由和愛情永不放棄的斗士,散發(fā)出偉大的人性之光。兩部電影的結局都是主人公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得回家,意味深長。錢鐘書先生曾言每逢思辯得到結論,心靈的追求達到目的,常以“回家”作為比喻?;厥菤v程,家是對象,歷程是回復以求安息。家是生而為人的最終歸宿,這兩部同時代的電影所表達的顯然不僅是生命個體的回歸,還有社會秩序和人性本真的回歸。

一、故事概要:中西兩個關于回家的電影

電影《為奴十二年》改編自傳體同名小說《為奴十二載》,黑奴題材,人性主題,講述了19世紀上半葉的一個黑人的故事。Solomon本是紐約的一個具有自由身份的黑人,靠拉琴為生,已經(jīng)有了家庭。卻被兩個白人所騙,去了華盛頓,被綁架并賣為奴隸。他竭力逃脫,卻沒有成功,被賣到了南方,過了十二年非人的奴隸生活,見到了許多黑人的悲劇。終于,有一位善良的加拿大白人木工答應幫助他,在一番周折之后,他終于重獲自由,回到了家中。

《歸來》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文革題材、人性主題,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初,文革中被勞改的知識分子陸焉識兩次回家的故事。第一次從大西北一次農(nóng)場轉遷途中逃跑回家希望與妻子相聚,因女兒告發(fā)而失??;第二次是文革結束后,陸焉識終于平反回家,但是他卻發(fā)現(xiàn)女兒早已放棄了芭蕾的夢想成了一名工廠女工,而深愛的妻子失憶再也不認識他了,他想盡各種辦法始終陪在妻子身邊。

這兩部電影講述的都是為“奴”十載的故事,都是生命個體在強權迫害下飽受摧殘,歷經(jīng)艱辛終于回家的故事。通過個體這個冰川一角,揭示了野蠻殘暴的歷史背景下,強權政治對人性的摧殘,這種摧殘不僅表現(xiàn)在對生命個體肉體和尊嚴的踐踏,對夫妻、子女等正常家庭感情與倫理的剝奪和破壞,還有對人類道德和人性的扭曲。同時,這兩部電影還有著一個相同的主題:回家。但是回家之路并不完全相同,這種異同,掩藏著的深層原因,乃是中西文化之間的契合與歧異。因此,本文選取同為傷痕電影的《為奴十二年》和《歸來》來具體闡述中西文化的異同。

二、利用冰山理論比較中西電影《為奴十二年》和《歸來》

(一)冰山理論簡介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紀實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則”,他以“冰山”為喻,認為文學作品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則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去想象補充。“冰山理論”有兩層含義:其一,指簡約的藝術。即略去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以少勝多。其二,小說家馬原認為“冰山理論”的內(nèi)在質素可以概括為“經(jīng)驗省略”。

(二)《為奴十二年》和《歸來》的異同

1.歷史背景和其表達方式相似:強權政治下的“奴隸制”。《為奴十二年》故事發(fā)生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前,北部各州先后廢除黑人奴隸制。但南部諸州由于棉花種植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實行種植園農(nóng)奴制的社會制度。該電影通過描述一個名叫Solomon的黑人的十二年,展示了在獨特歷史背景下的個體命運。該電影側重點放在Solomon為自由而奮斗的過程描述,通過主人公的所見所聞,來揭示農(nóng)奴制的罪惡和殘忍。這樣,觀眾通過小人物的歷史記憶去了解美國黑奴制時期的生存真相;通過敘述個人生命的拼搏,揭露美國歷史上蓄奴制度的黑暗和殘酷。其表達方式可謂一沙一世界,一滴水看太陽。

《歸來》故事發(fā)生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以及文革結束后這段歷史,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反右派行動,幾十萬知識分子被打成右派,他們被強迫到大西北參加農(nóng)場體力勞動進行思想改造(在西方宗教文化中美其名曰懲罰肉體、拯救靈魂的苦行僧式修行法),并被限制人身自由。像影片中陸焉識這樣的家庭只是萬家之一?!稓w來》通過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透視出歷史的影像,只不過這層悲劇意味和良苦用心深深地包裹在了純美愛情的掩護下,將一個大大的時代悲劇置換成了一個簡單的愛情婚姻悲劇?!稓w來》之所以選擇“冰山理論”的表達形式,除了影視技巧的需要,恐怕更是一種無奈,唯有這種春秋筆法才能躲過審查的眼睛。

在強權政治的大背景下,出身和身份成為了衡量善惡是非的標準,農(nóng)奴制下膚色決定著貴賤,文革中身份挾持著是非。出身和身份變成了他們抹不掉的原罪。Solomon通過教育獲得了知識和思想,但無法改變他的膚色,黑皮膚終究給了他黑暗的十二年。陸焉識再才華橫溢也改變不了“臭老九”的悲劇命運。諷刺的是,知識和才華在強權面前不僅不會保護你免受厄運,反而讓你處境更危險。

兩部作品的歷史背景的表達都是采用冰山一角的方式,通過個體的悲歡離合來折射難以平復的時代之殤。通過呈現(xiàn)銀幕上很小的部分,由觀眾自己去想象埋藏在水下的宏大的歷史背景和真實的社會狀態(tài)。

2.通過文化因素看《為奴十二年》和《歸來》電影內(nèi)容的異同。(1)關于書信。鴻雁傳書具有兩大基本功能:一為傳情,二為傳遞信息。兩部影視作品都對書信多次進行了特寫鏡頭,然用意和作用殊異。

在《為奴十二年》中,信件是Solomon獲得解救、通往自由之路的唯一希望,是關乎自己逃亡命運的關鍵利器;同時,書信推動著故事情節(jié)不斷發(fā)展,和主人公的生死命運緊密相連,使得整個故事跌宕起伏:Solomon曾經(jīng)誤信了一個名叫Armsby的白人,哀求他替他寄信給家鄉(xiāng)的人。結果這封信差點要了Solomon的命。第二次寫信,Solomon認識了一個名叫Bass的加拿大木工,這個好心的白人為他鋌而走險,并成功將他救了出來。可以說主人公的命運轉折依賴于這封信,是運氣的象征。電影《歸來》中也多次提到書信,陸焉識翻著多年來給馮婉瑜寫的信,一摞摞的堆成山,他假裝讀信的人接近妻子,并通過書信使得母女二人和解。在這里,書信是喚起記憶的符號,有著強烈的敘事功能,不僅補述了電影未曾表述的男主人公“十年為奴”的大西北勞改生活。而且是男女主人公忠貞愛情的見證和象征。

(2)關于名字。名字在影片中都具有符號化的意義。在美國歷史上,早期黑奴的名字是白人奴隸主給的。白人奴隸主為新買來的黑人奴隸命名,這樣做不僅可以對奴隸進行識別,也是為了貶低奴隸的地位,建立白人奴隸主的絕對權威。在電影《為奴十二年》最后,飽受折磨的Solomon終于等來了他的救兵,在這位治安官而前,Solomon說出了自己以及妻兒的名字,證明了自己的身份。伴隨著他的名字回歸的,還有他的自由人身份。名字對黑人來說,意味著身份,意味著與祖先的連接。擁有自己的名字,意味著擁有自由之身。電影《歸來》中女主人公馮婉瑜失憶后,她忘記了愛人的模樣,但是卻記著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人的名字叫做陸焉識。電影中反復出現(xiàn)寫著“陸焉識”的牌子,這個名字代表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的忠貞和永遠的銘記。

(3)關于女人、鮮血和傷口。兩部作品都有鮮血和傷口的特寫鏡頭,而且都使用女人來控訴時代。為什么要選擇女性作為訴求載體來表現(xiàn)生命個體與社會秩序的沖突與抗爭?因為美麗的容顏更容易喚起人們的同情,更能強化作品的批判力量。

在電影《為奴十二年》中有一段最恐怖、最血腥的鏡頭:主人Epps先讓Solomon抽打小女奴Patsey:“You will strike,her flesh is rent and meat and blood flow equal”字字泣血,獸性難掩;后來是喪心病狂的Epps更兇狠的鞭刑,只見女奴黝黑的裸背上,皮肉如同樹皮開裂,肉色外翻。伴隨著一聲聲慘烈的哀嚎,每一鞭子,都騰起一團令人心悸的血霧,直到昏厥。這個特寫鏡頭,讓人極度壓抑,無法直視,生命的絕望和出離的憤怒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最后,一塊潔白的肥皂從小女奴的手心滑落。僅僅因為一塊小小的肥皂而遭受非人的鞭刑,是一種多么可笑的可怕,多么變態(tài)的占有。面對主人一次次的強暴選擇沉默進行無聲反抗的小女孩,這次在皮鞭下終于有了反應,主人仰望天空,閉上眼,長舒了一口氣,直呼“At the moment,I am of great pleasure”(現(xiàn)在,我渾身痛快)。魔鬼,簡直是魔鬼。這種病態(tài)的心理滿足令人發(fā)指。難怪影評人阿蒙德.懷特在紐約影評家學會會刊上痛斥這部電影是一部“折磨色情片”(torture porn)。在血肉飛濺中。伴隨著暴力性虐的是人性泯滅。銀幕上持續(xù)的殘忍行為猛烈地沖擊著觀眾的神經(jīng),那已經(jīng)被抽爛的赤裸的身體成為控訴奴隸制罪行最強有力的武器。此刻,整部電影對于奴隸制的批判也達到了高潮。

電影《歸來》迥然不同,隱忍而克制。當馮婉瑜看到丈夫給她留下的紙條,她連夜蒸了鍋饅頭,給丈夫準備了包裹行李,不顧一切、毅然決然地來到火車站。追捕隊列匆匆趕來時,她不顧自身安危高喊:“焉識,快跑,跑!”她自己在與追捕隊的掙扎廝打中重重地摔倒在地,頭破血流。整個灰白的電影色彩此時,沒有嚎啕大哭,只有抖動的唇,凝重的眉。眼中無淚,只有絕望和無奈,還有憤怒。所有的情感都在默默無聲的面部表情下暗涌,無聲勝有聲。也因為這次腦部受傷,為后面她心因性失憶,埋下了伏筆,當然這是后話了。

兩部影視作品都運用極為精致的視覺語言,通過女人身上的鮮血和傷口,講述了弱者在強權政治壓迫下的慘痛經(jīng)歷,也揭開了中西方野蠻社會肌體上難以愈合的傷疤。

另外,兩部電影中女人形象的塑造上有很大不同:《為奴十二年》中最讓人心疼的角色莫過于黑人小女奴Patsey。她心靈手巧,每天采的棉花和男人一樣多。Patsey的形象反映出西方文化性別平等的觀念:男女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擁有同等的生存權、發(fā)展權和選擇權。而電影《歸來》的女主人公馮婉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形象:溫柔善良還有順從。本來反對后又支持女兒跳舞只因“那是焉識的愿望”;她對陸焉識的信,更是言聽計從,讓女兒回家,只因“你爸信上說讓你搬回來”;十幾年如一日堅持每月5日去車站接陸焉識。她的一舉一動無不透露著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男人才是一家之主,女人始終處于協(xié)助、服從的地位,只是男人的依附品。

(4)關于麻木。在電影《為奴十二年》中,三個農(nóng)場主都把黑人當作自己的財產(chǎn),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A man does how he pleases with his property”,而從來沒有認識到農(nóng)奴制度本身有悖人性,黑奴們更是缺乏改變現(xiàn)實的觀念和勇氣,像牲口一樣在大庭廣眾之下赤身裸體任人挑選。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不管白人農(nóng)場主,還是黑奴,都把《圣經(jīng)》作為自己的精神寄托。白人用耶穌受難的故事來對黑奴進行統(tǒng)治,論證自己奴役、施加酷刑的正當性,而黑奴也以此進行自我精神慰藉,其結果就是群體麻木。比如Solomon由于頂撞驕縱的監(jiān)工,被處以私刑,手腳被捆,半吊離地,艱難喘息,不停地踮起腳尖才能避免被繩套勒死。見狀,其他黑奴卻司空見慣、麻木地走過,孩子們無憂無慮地繼續(xù)游戲。最后,只有一個黑人女奴慌慌張張跑來給他送了杯水。再比如影片中女性黑人Patsey,經(jīng)常遭受男主人的強奸和性虐,女主人因為妒忌也對她屢屢發(fā)難,對于沒有盡頭的苦難,她徹底絕望了。但是作為基督徒,她堅信如果自殺是要進地獄的,所以她懇求Solomon殺了她,稱之為“神的慈悲”,是在幫助她逃離苦海。這個虔誠的基督徒女奴連死都希望借人之手,注定了她悲慘一生。蕓蕓眾奴為何如此麻木?因為宗教已成為了依附在強權政治下的精神鴉片,黑人甘心做牛馬。他們本真的人性埋上了看客的塵埃,并習慣性屏蔽掉本善的耳目。中國有句俗語:經(jīng)是好經(jīng),讓和尚念歪了。

電影《歸來》中,女兒義正言辭對著主任說自己的父親是階級敵人,要和他劃清界限,出賣父親,阻止父母見面。多么冷血!在她看來,除了個人利益的考慮外,告密還是一種對黨的忠誠,對組織的信賴。大義滅親,是中國當時政治文化中所提倡和鼓勵的集體主義高尚行為,這些都反映出當那個時代青年群體的集體無意識;還有追捕隊、方師傅、街道辦李主任、勞改農(nóng)場的兩位同志,都扮演了主人公回家的破壞者,同時他們也是政治洗腦的犧牲品。他們忘掉最善的人類“本我”,成長為熱血沸騰的革命斗士,散發(fā)著血腥暴力、滅絕人性的邪惡。在那盛行株連的時代,身處濃烈的政治氛圍中,人們表現(xiàn)得冷漠而決絕,家庭成員之間原有的人倫親情被掐斷。“階級斗爭”這把達摩克里斯長劍懸掛在百姓的頭頂,你要么是麻木的看客,噤若寒蟬;要么是愚昧地忠誠地成為它的捍衛(wèi)者。何其可悲也。

兩部影視作品都刻畫了一些“毫無意義的看客”形象,讓人唏噓不已。當強權盛行于世的時候,宗教和領袖思想都可以成為洗腦的文化利器。即使再野蠻再骯臟,“奴隸們”也會視而不見、渾然不覺、理所當然,淪為人性泯滅的行尸走肉。

(5)關于肉體出軌。在電影《為奴十二年》的開始有一段Solomon夜晚與身邊一位女性黑奴互慰的短暫描寫。他的這一次出軌,當然不應被加以道德的責備,因為這絕不是兩情相悅的性行為。結合當時農(nóng)奴的生存狀態(tài)來看,他們不過是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真實的肉體接觸來確認自己的存在,只是一種相互同情下的短暫曖昧,只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而麻醉自己。結果這一切都無法舒緩他們內(nèi)心的痛苦,所以女奴在高潮后,淚流滿面,痛苦地轉過頭。影片后面再也沒有提及這個女奴,就像事情從未發(fā)生過一樣。

電影《歸來》中女主人公的出軌更為可憐。陸焉識回家給她蓋毛毯的時候,馮婉瑜恐懼萬分,歇斯底里地把陸焉識趕出去,并說“陸焉識的死刑被撤銷,你以后不能再這樣了”,可以看出馮婉瑜和這個方師傅是有過肉體交易關系的。非常時期一個柔弱的女性不得不用身體去交換丈夫的性命,無奈下為了愛情犧牲一切,以一種看似不忠貞的方式表達出最忠貞的愛情詮釋,完成愛情的涅槃。這是一種源自真愛的失守,但這對任何一個女性來講都是莫大的傷害和恥辱,會留下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因為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傳統(tǒng)貞操觀倡導婦女從一而終。一次出軌,終生恥辱。于是,馮婉瑜在客觀上拯救丈夫的肉體需要和主觀上內(nèi)心深處的恥惡感中苦苦掙扎,這種身心折磨最終撕裂了這個女人最后的心理防線,走向崩潰。這次失身,未嘗不是導致她后來失憶的一個誘因。

同樣出軌,不同的文化可以讓一個美國男人就當從未發(fā)生;一個中國女人的被迫救夫,卻造成了一生的恥辱和癥結病根。文化之差異也。

(6)關于音樂和舞蹈。音樂是一個民族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影片《為奴十二年》中一個黑奴采棉勞累致死,眾人在他墓前合唱Roll Jordan Roll。Jordan是約旦河。在《圣經(jīng)》中,約旦河是數(shù)次神跡發(fā)生的地點,是“圣河”,因此這首歌宗教味很濃。歌曲里唱著“roll,Joran,roll;my soul will rise in the heaven.Lord…”奴隸們在緬懷逝去同伴的同時,也在心里吶喊處境的不公和對美好未來和希望的憧憬。對于美國這樣一個宗教大國,基督教音樂是其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無國界,這首充滿濃厚的基督教歌曲,足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電影《歸來》中,殺氣騰騰的樣板戲《紅色娘子軍》多次出現(xiàn),作為一個特定時代政治話語的文藝表達,承載著沉重的意識形態(tài)負荷,不僅再現(xiàn)了歷史,同時也推動著劇情的發(fā)展。熱血沸騰的全場觀眾揮舞紅寶書,齊唱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氣勢磅礴、響徹銀幕,“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雨露滋潤禾苗壯……”。后面一句“干革命靠得是毛澤東思想”,電影刻意回避了,導演是有深意的。不管是芭蕾舞《紅色娘子軍》還是革命歌曲,該電影運用這些時代政治符號和歷史烙印,喚起了一代人的集體文化記憶。張藝謀巧妙地運用了“冰山理論”,表現(xiàn)出節(jié)制的古典美學和留白藝術,引導觀眾超越電影之外,冷靜地反思歷史。

3.電影的主題:回家。兩部影視作品同為回家之旅,同樣歷盡艱險,但是回家的動機、過程、結果都有很大差異。在電影《為奴十二年》中,回家的動機多次體現(xiàn)出主人公“不自由毋寧死”的決絕:I dont wanna survive.I wanna live.通過和女奴Eliza的對話:I will survive.I will not fallinto despair.I will keep myself hardy till freedomis opportune.可以看出Solomon的回家之旅源自對自由的渴望,視自由為終極目標。電影《歸來》中陸焉識逃跑,第一次回家,“我這次來,就是想見見你們”,一個常年在外的父親回家的動機簡單而單純:思念親人。這才是陸焉識回家的內(nèi)在動因。不同動機的背后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異:在西方文化中,個人占有比家庭重要得多的地位。個人是社會和家庭的主人,在個人與家庭的關系上,個人的愿望占主導因素。尤其美國,更注重個體自由平等的價值觀念。天賦人權,生命可貴,每一個個體的自由都是不可剝奪的。而在中國,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極強。在個人、家庭、團體三者中,家庭占有異常突出的地位。在處理個人與家庭的關系上,家永遠是神圣的、第一位的。一言蔽之,西方社會的根基在個人,中國社會的根基在家庭。

回家的過程呈現(xiàn)方式不同:solomon三易其主,終獲自由?;丶抑卯惓措U,幾次死里逃生,波瀾曲折,導演向我們娓娓道來。而陸焉識在大西北勞改農(nóng)場的經(jīng)歷(作為海水下隱形的冰山),電影并沒有直接交代,只是在后面的讀信情節(jié)中通過片言只語點出了勞改生活的片段。《歸來》主要告訴我們在經(jīng)歷了苦難之后應該如何繼續(xù)生活??梢钥闯鰞刹侩娪暗膫戎攸c有很大不同:一個重在回家的過程,一個側重回家之后。從這個意義上說,《為奴十二年》更具有革命性,《歸來》則更具有延展性。

回家的結果有所不同:歷經(jīng)十二載,Solomon終于活著回到了久違的家,迎接他的是親愛的妻子和一對兒女,甚至還有了外孫,以苦盡甘來的大團圓結束。新生命的誕生給人以希望,希望寄托于黑人新一代。但是陸焉識這位中國父親就沒有這么幸運。第一次逃回家,妻子猶豫徘徊,他吃了閉門羹,還有女兒的告密。第二次平反回家,家中早已物是人非。女兒輟舞,成為了棉紡女工;失憶的妻子再也不認識他了。十年生死兩茫茫,塵滿面,鬢如霜,縱使相逢卻不識。正如其名,焉識?焉識?于是他扮作修鋼琴的、讀信的,做著西西弗斯式徒勞的努力直至電影落幕時,已經(jīng)老去的陸焉識舉著寫有自己名字的牌子,同馮婉瑜在雪地中默默地等待。所以,其實他并未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回家。第一次相認不相見,第二次相見不相認。

回家的象征意義不同:一個是農(nóng)奴制體制下的“黑鬼”由奴役回歸自由,回歸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像驢、馬這樣的勞動力。一個是文革體制下的“臭老九”從流放到還鄉(xiāng),社會從無序回歸有序,從社會的畸形狀態(tài)歷經(jīng)政治的暴風雨之后,歸為平靜的正常的人間生活。

兩部電影運用不同的回家的故事,投射出強權政治的罪惡?;貧w家庭的奮斗模式,本是最平常不過的人倫,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卻如此艱辛。有家不能歸,冰山下面是強權政治的罪惡。

4.電影的結局:回家后不同的生存方式?;丶沂且环N結束,也是另一種開始。史蒂夫·麥金因導演對美國南部蓄奴歷史問題大膽而直接。主人公Solomon勇敢的選擇了繼續(xù)斗爭。影末字幕介紹他積極參與廢奴運動,在美國東北部廣泛舉行廢奴演講并通過地下鐵道組織幫助逃亡的奴隸,余生都致力于解放運動。這個舉動是可以理解的,雖然他幸運地恢復了自由,但這十二年的傷痛,一生都無法抹除和遺忘。他的心已不可能如同十二年前那般自由。他選擇一生為廢除奴隸制而拼搏奮斗,因為他擁有了比自身的自由更偉大的追求——為了全體黑人的自由。這部電影表現(xiàn)出西方文化中那種舍棄小情小愛,轉而對人類的博愛,因而更具有國際視野,彰顯小美國精神。

與《為奴十二年》不同,張藝謀的電影太小心翼翼,小心地規(guī)避“文革”對個人戕害的反思性,用愛情療傷取代了政治運作過程的合法性的反思?;丶液蟮年懷勺R選擇了沉默,“過去,就都過去了”平靜地和女兒和解,和曾經(jīng)的敵人和解,和黨和解。另一方面,陸焉識選擇了用寬容和愛化解心結,用日復一日的守候與失憶的妻子終老,用最本真的人性,試著去愈合歷史的傷痕。這位飽經(jīng)滄桑的教授,表現(xiàn)出中國知識分子民眾的善良、以小家庭為單位的思維模式和隨遇而安的國民溫良特質,凸顯了中國人隱忍克制的傳統(tǒng)文化。這部電影在含蓄謹慎地反思批判歷史、揭露殘缺人性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美與愛的存在,因而更符合中國人的情感和審美,體現(xiàn)出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為奴十二年》更加國際化,《歸來》則更加本土化。

主人公回家后不同的生存方式,反映出東兩方和諧型文化與抗爭型文化的巨大差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主流重群體輕個體,重和諧輕抗爭,漠視生命個體的價值和尊嚴。中國文化始終把謀求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作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培養(yǎng)人的順從誠敬意識等,尋覓的是一種中庸的、調(diào)和的處理途徑。中國文化的那種和諧觀念,同時也培育了國民順從、屈服、保守、中庸、妥協(xié)、安于現(xiàn)狀的精神,鮮有抗爭意識和反叛勇氣。西方文化崇尚個人的意志自由,強調(diào)個體的生命價值和尊嚴,整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戰(zhàn)、大膽追求的精神,從而形成率直、豁達,具有剛硬的文化品格。

總之,兩部影視作品都采用了“冰山理論”,點到為止,含而不露,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了“個人悲劇”與“罪惡時代”的關聯(lián),滲透出時代的傷痕。對于“海上冰山”的刻畫,《為奴十二年》就像一副照像寫實主義油畫,細膩而逼真,仿佛臉上的每寸肌膚和每根汗毛赫然可見,它直面歷史,讓觀眾真真切切看到痛苦和撕裂?!稓w來》則像一幅中國水墨畫,寥寥幾筆,意境全出,并在模糊的意境中直指人心。一個寫實,一個寫意。相比較《歸來》內(nèi)化的批判與思考,《為奴十二年》人性刻畫顯得過于外化簡單??傮w來看,電影《歸來》對“冰山理論”的運用更為徹底、更為巧妙。

三、結語

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本是人類歷史的悲劇。當強權作為時代的是非標準,唯有人性可以擺脫階級、政治、制度等固有文化思維模式的羈絆,在強權的壓迫下勇敢地散發(fā)出人性的光輝。兩部影視作品用最深刻的傷痕,喚起人性美好的回歸。他們就像是東西方的兩片表示風向的樹葉,唱著人性的贊歌,一個沙沙作響,一個倩影婆娑。史蒂夫·麥奎因和張藝謀在千里之外不謀而暗合,中西通達,一同昭示著著強權終究要湮滅在時間的汪洋里,一切制度終究都會被踩成一道歷史的車轍,化為孤帆遠影離我們遠去。兩部電影表現(xiàn)出中西文化共性和差異的兩面性。中國以儒家為主流的傳統(tǒng)文化更注重整體和諧,崇尚中庸之道,情感含蓄內(nèi)斂。而西方,尤其美國,更注重個體自由、平等的價值觀念,情感上更加粗獷外露。

猜你喜歡
強權人性回家
“狗通人性”等十一則
逼近人性
“學習”反人性嗎
不要種下強權的種子
回家的路(外一則)
1670天后,回家
強權下的失語者
過年回家,他們在路上
獅子:我是大王,我怕誰?!
雕塑應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