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超常措施,用過硬辦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既定時間節(jié)點打贏扶貧開發(fā)攻堅戰(zhàn)?
作為一個內容全新的金融產品、一個強力打造的扶貧品牌,扶貧小額信貸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以其獨有的“特惠”幫助貧困群眾致富,博得一片喝彩。
實踐證明,扶貧小額信貸是個好東西,好在哪?至少有“三好”。
好在解民憂。目前我國農村貧困人口7000多萬,除2000萬人在城市打工外,剩下的5000多萬人在家務農。這5000多萬人如何脫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是發(fā)展致富產業(yè)。發(fā)展產業(yè)需要錢,而貧困戶缺的就是錢。錢從哪里來?光靠財政扶貧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從銀行借是最現(xiàn)實的途徑。然而,“安全性”是商業(yè)銀行經營原則第一條,規(guī)避風險是其基本要求,懼貸、惜貸無可厚非。無人擔保、無資產抵押的貧困農民幾乎天然被自動排斥,“貸款難”是不爭的事實。扶貧小額信貸就是為貧困戶量身定制的政策,“無抵押、無擔保、基準利率、扶貧資金貼息、風險補償金”幾大特征,既解農戶之難,也解銀行之憂。貧困戶因此“貸得到”“貸得起”,銀行則“愿貸”“敢貸”。
好在易操作。有了貸款的條件還得有貸款的環(huán)境,一般商業(yè)銀行有9道審批環(huán)節(jié),若是幾萬元的貸款從資格審查到最后拿到錢要跑幾個月才能落地,估計不少農民也會退縮。扶貧小額信貸高舉“誠信是金”的旗幟,將貧困戶的信用轉化為資產,世代貧困的農民“只要有信用,窮也能貸款”。比如湖南設計的評級授信系統(tǒng),不考慮家庭資產因素,只對誠信評價、家庭勞動力、人均收入三項指標量化計分,評級授信發(fā)放貸款證,不同等級分別享有1至5萬元的貸款,而且考慮到貧困實際,前兩項權重占90%,其中“誠信”占70%,人均收入項只占10%。評級授信戶只需要拿上身份證和貸款證,一個多小時就能辦完貸款。
好在謀長遠。不難看出,精準扶貧十項工程個個都需要資金支持,扶貧小額信貸是一個以小博大的金融產品,也是一種聚沙成塔的融資方式,作為一個產品、一種方法能為其他工程所用,從這個層面看應視為十項工程的重點。也不難看出,貧困這個小康“短板”能不能盡快補上,重點在5000多萬留守農村的貧困人口的脫貧速度,關鍵在產業(yè)扶貧推動的力度,需要一個產業(yè)解決幾百數(shù)千人,乃至上萬人。扶貧小額貸款讓貧困農民“貸得到”“貸得起”,而根本的還是要讓他們“用得好”“能致富”,這才是推行扶貧小額信貸的目的。如何“用得好”?直接幫扶、委托幫扶、股份合作等形式都是不錯的方法,共同點就是看準好項目、做出好產業(yè),將貧困戶融入致富產業(yè)鏈中。
毫無疑問,扶貧小額信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無需探討,扶貧部門和金融部門已經形成了共識,正聯(lián)手創(chuàng)建特惠金融扶貧新時代。如今大多數(shù)地區(qū)行動迅速,少數(shù)地區(qū)雖節(jié)奏稍慢,有認識問題,但更重要的還是辦法不夠多、信心不太足。那些扶貧部門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地區(qū),扶貧小額信貸皆是特色鮮明,亮點紛呈。
實事要做好,好事要做實。扶貧小額信貸為新形勢下扶貧開發(fā)工作注入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活力。在扶貧攻堅的急行軍中,我們務必把貧困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信號,俯身接地氣,抬頭謀長遠,精準扶貧才能扶到點上,精準脫貧才能真正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