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階段是人成長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已初步形成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自我意識、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進一步增強。這就要求針對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體,積極主動地發(fā)揮預防、引導作用,也必須注重個別差異,配合學生的主體性產生實效。為實現(xiàn)上述目標,淮安市楚州中學建立了“心理健康自助平臺”,更好地踐行了心理輔導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
開發(fā)優(yōu)質閱讀資源
高中階段,學生信息獲取以視覺符號為主,心理健康資料的自主閱讀成為高中生獲取心理指導的重要方式。為此,學校加大優(yōu)質閱讀資源的開發(fā)力度,2009年,開展了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的實驗研究, 編寫的《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實現(xiàn)了將教材的重點從課堂使用轉向課外延伸?!蹲x本》根據(jù)調查、訪談的結果,選取了高中生中常見的問題,如適應、學業(yè)、應試、情緒、人際、網絡、異性交往、生涯規(guī)劃等,就學生訴說的主要困擾進行分析,結合明白易懂的心理學理論說明,提出針對性的指導建議,既保證了內容的科學性,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作為學生的自助讀物,《讀本》在編寫時極為重視閱讀體驗。每個單元由“我說我心”(故事入題)“心理導航”(what,是什么)“知識鏈接”(why,為什么)“心靈雞湯”(how,怎么辦)“名人名言”(暗示、點題)“心靈感悟”(引導,自我感悟)六個部分組成,逐層遞進,條理分明;案例盡量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大量選用精彩故事和美文,中間穿插漫畫、心理圖片等,同一單元中內容的選擇與呈現(xiàn)形式也多有變化,以增強《讀本》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可讀性。
《讀本》并非單純的故事書,為了幫助學生加深感悟,投入實踐,其中加入了非強制的作業(yè)內容。如各單元末的“心靈感悟”模塊,供讀者寫下自己的思考與感受;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并記錄每天的執(zhí)行情況和感受,從而見證自己的能動性,培養(yǎng)自我監(jiān)控的習慣和能力。
除《讀本》外,學校還定期印發(fā)心理宣傳讀物,刊登普及性知識、經過技術處理的案例和問答等,并參與淮安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共同體“心理云”平臺的建設,不斷拓展對學生來說有趣、有益、便于取得的心理健康信息。
豐富心理健康活動載體
在提供優(yōu)質的閱讀資源之余,學校也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資源,以各類活動為載體,喚起學生對心理健康話題的注意,并對自助閱讀的效果進行補充和增益。
學校每月提出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主題,保留學生自由閱讀的權利的同時,在該主題框架內展開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本月的主題是“情緒管理”,學校心理健康活動課則以“情緒”為主題,開設情緒知識講座,學??镎骷嚓P稿件,每位學生在班級“心理驛站”張貼情緒箴言等。利用不同層次、不同難度、不同類型的活動,盡可能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如此,一個月成為一個大的活動周期、一堂大型心理活動課,從而突破了心理課課時少、銜接難、存在感薄弱等障礙。
此外,還有獨立于每月主題的團體輔導,根據(jù)觀察或反饋來的學生行為表現(xiàn)選擇內容,由心理老師共同商定方案,招募適合學生自愿參加;讀書會活動中的心理主題讀書會,由同學推薦、點評《讀本》以外的具有心理啟示的書籍等。
最后,學校開設學生發(fā)展指導中心,配備心理輔導設施和經過專業(yè)訓練的輔導人員,嚴格按照心理咨詢倫理,為來訪同學提供個體咨詢服務。并且設有“姜老師心理熱線”,為不愿現(xiàn)場咨詢的同學排憂解難。
多種載體相互配合,最大的好處是學生在學校能夠經常觸及心理健康話題:感興趣的同學能夠主動參與,從中獲益;不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了解一些相關知識,至少在需要時知道可以獲得哪些資源和如何求助。
建設專業(yè)化教師隊伍
為使學生能夠真正像自助取餐一樣自由地利用學校心理健康資源,避免受“心理問題”的污名化誤解的影響,學校注重營造輕松的“就餐”環(huán)境,讓學生無負擔地在學校里談論心理話題。
學生的安全感首先來自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學校現(xiàn)有專職心理教師1名,兼職教師10名,定期組織教研、培訓、學習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和職業(yè)道德,形成了一支專業(yè)可靠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無論專兼職教師,均經常客串各個班級的班會課,與同學相互熟悉,拉近距離,樹立陽光、親和的形象。心理咨詢室在正式咨詢時間以外,歡迎學生隨時訪問,閑聊休息,來者不拒,成為學生緊張高中生活的一個放松之地,無形中對他們的心態(tài)調節(jié)起到了幫助作用,也讓心理咨詢成為一件“正?!钡氖隆?/p>
另外,學校的班主任和學科課任老師也經常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神滲透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同時注意維護和改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除了教師隊伍,校園里還活躍著一批心理咨詢員,他們既是心理健康部門的親善大使,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尤其在危機干預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他們樂于助人的品質、細心周到的態(tài)度,以及在培訓中掌握的心理調適技巧,都使得自己成為對外輻射正能量的積極榜樣。
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多樣化的接觸渠道和可信賴的師資隊伍,搭起了楚州中學的心靈“自助平臺”,三者相輔相成,正幫助楚州中學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主動關注心理、積極改善行為的健康之路。而楚州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將在創(chuàng)新之路上繼續(xù)前行。
【姜懷智,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教科室副主任】
責任編輯/王富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