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正華
最近潛心讀書寫作時,偶然見到一篇短文,題目是《做好事不留名?》,筆者從事慈善事業(yè)十余年,對做了善事好事者,大多是宣傳褒獎,其目的是為了全社會更多的人投入到慈善行列之中。而媒體亦經(jīng)常提到社會上一些人學雷鋒做好事不留名或捐款捐物后找不到人,如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某一私企小老板向區(qū)慈善總會丟下10萬元悄然離去。筆者認為要求做好事者不留名或不宣傳,未免對好人太過于苛刻,這種要求對全社會也沒有必要。做了好事并不在乎他留不留名,關鍵是否真正做了好事。如果媒體或社會經(jīng)常宣傳鼓勵做好事不留名,一方面又號召人們做好事,這豈非自相矛盾。
我區(qū)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職工蘆小芹,5年前約我為她尋找2名貧困的高中學生,資助其學費與生活費,后在黃巖第二高級中學實現(xiàn)了她的意愿,而這2名學生畢業(yè)后考上了大學,蘆小芹卻在無人知道的情況下,繼續(xù)資助他們念完大學。前些日子,她突然給我發(fā)來短信,又說要資助2名貧困高中生,我雖然今年退下來了,但10年慈善路卻始終樂此不彼,又立即打電話給黃二高校長林國紅,請他物色2名貧困學生。成人之美,何樂不為?同時,也為蘆小芹這樣不知名的“小人物”點贊和感動。
這件小事引發(fā)我對好人善事的新認識:做好事留名固然無可厚非,但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的人更自由,也更有幸福感。否則,如果做了好事而未能成名,便會感覺懊傷,所以有名無名是無所謂的,關鍵是一定要做真正的好事。
在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和現(xiàn)實社會中,確實存在做了好事善舉本人不宜宣傳聲張的習俗和社會環(huán)境,如果誰做了好事善舉后大肆宣傳或者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算不得真善人。媒體也常常宣傳施恩不圖報、行善不留名的典型。
本人閱歷淺薄,查找到較早宣傳這一觀點的是明代學者朱伯廬,他在古代家喻戶曉的《朱子家訓》中有這么一句話:“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焙笠痪錈o可非議,但前一句值得我們反思和批判,按他所說,真正的善事善舉都應在背地里做,否則就不是真善。我認為,只要別無用心,善事就是善事,何來真假之分?做了善事,也不會因為是否留名而改變性質(zhì)。香港船王包玉剛捐建寧波大學,鄧小平親筆為寧大題寫校名。
邵逸夫先生生前為大陸建設各類教育項目6013個,捐助公益慈善超100億港元,1990年,我國政府將中國發(fā)現(xiàn)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去年邵先生去世,享年 107歲,真是善有善報。還有霍英東、曾憲梓、王寬誠等愛國實業(yè)家,都為祖國捐獻巨款。絕不因為他們公開捐款而認為不是真善。由于類似格言《朱子家訓》已被許多國人視為古訓,朱伯廬的這句話流傳很廣,對人們公開做好事善舉很有消極作用,甚至是一種傷害。
一個人有了成績和成就而希望被社會公眾重視,這是人之常情和常理,也是人性和人道。淡泊名利和圣賢畢竟是少數(shù)。很多成功者做了好事善舉,希望通過廣泛宣傳得到社會公認和重視,完全是正常的,他們的愿望應該得到理解和尊重。
從深層次思考,筆者以為“善欲人見,不是真善”的觀點之所以能在社會中有廣泛影響,成為一種傳統(tǒng)觀念,說明一些國人的潛意識中,還存在著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思想。對成功者、行善者莫名的嫉妒,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部分人大多不做善事而樂于議論,甚至中傷行善者。可以說朱伯廬的這句話成了不做善事而喜歡說風涼話者的擋箭牌。這可能是朱伯廬始料未及的。
善舉無真假,好事可留名。施恩不圖報,高尚人間情。在當前中國奔向小康社會進程中,還有大批貧困者需要資助,在社會風氣需要改善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的主流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不妨開設一個《德善榜》,對每天涌現(xiàn)出來的好事善舉理直氣壯地予以報道,鼓勵更多的人為做好事而做好事,讓行善積德者尤其大善大德者成為人們廣為尊敬的道德明星。這方面區(qū)委宣傳部和《今日黃巖》、區(qū)文明辦已連續(xù)多年舉辦的“桔鄉(xiāng)新事雙月評”為我們提供了榜樣。讓我們攜起手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為好事善舉正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