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天涯
《智取威虎山》:徐克用佳作重塑經(jīng)典
文/慕容天涯
這一次,徐克用自己的方式重塑了我們記憶中的經(jīng)典樣板戲,將這部影片變成了足以比肩好萊塢大制作的商業(yè)巨制。無論是宏大的場面、絕不含糊的3D技術、天馬行空的動作場面這些電影的“硬件”,還是搶眼的主人公、出色的配角,以及令人驚喜的偶像這些“軟件”,都達到了目前華語電影的頂級水準。
不得不承認,大場面是徐克近年來作品鮮明的特質(zhì),更是華語片未來的趨勢。然而,技術能夠大膽運用,想象力可以天馬行空,畫面卻是依托環(huán)境才能實現(xiàn)的。主創(chuàng)人員堅持幾個月在雪鄉(xiāng)拍攝,造就了極為真實的“林海雪原”場景。很多搖臂鏡頭下的威虎山大全景鏡頭非常震撼,讓一個壁壘森嚴、藏龍臥虎的堅固城池躍然眼前。這與以往我們印象中“林海雪原”的故事有著較大的不同。而且,由于故事發(fā)生在山野林間,徐克用幾場堪稱經(jīng)典的戰(zhàn)爭戲創(chuàng)造了視覺奇觀,203小分隊踩著雪橇靈活地穿梭于林間,威虎山機關一按瞬間成為武器庫,這些場景都是華語電影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視覺體驗。
要知道,設計現(xiàn)代戰(zhàn)爭戲最吃虧的就是華語片的調(diào)度和特效,但是好在由于是在雪地這一特殊環(huán)境中進行的,所以徐克用了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方法。比如多機位拍攝后,快速剪輯的狙擊手獵殺敵軍隊伍的場面,就是寫實風格。雖然沒有使用主觀鏡頭,也無手持攝影,但是敵我不同位置(房屋屋頂與天棚倒塌的房屋之間,崗哨與墻壁之后)之間頻繁切換的鏡頭,以及人物不斷變換位置的游記戰(zhàn)術,彌補了臨場感的缺失,反倒符合那個年代戰(zhàn)爭的特質(zhì)。與此同時,電影也并非一味寫實,放棄韻味,徐克拍攝了很多好萊塢式的人物中彈后倒在雪地上的特寫鏡頭,并且安排了佟麗婭扮演的小白鴿搭配陳曉扮演的高波,來了一場遵循動作片中“不公平法則”(參考《變形金剛1》女主角與大黃蜂聯(lián)手破敵)的槍戰(zhàn)場景,男帥女靚,彈無虛發(fā),既豐富了動作場面的類型,又為偶像的戲份添磚加瓦。
3D電影雖不是洪水猛獸,卻也是華語片世界的雙刃劍。但是這一把劍此番在徐克手中舞得虎虎生風,破敵招式亦花樣繁多。
在開篇的一場遭遇戰(zhàn)中,讓子彈定格的特效畫面,夸張地讓臨出屏效果及空間立體感得到了一次集中展示。之后,影片為座山雕的“萌寵”大雕設計了很多飛行的畫面,既讓觀眾在茫茫雪原中領略了北國風光,又為我們間接展示了威虎山的不俗實力。
這部影片依舊展示了香港導演在空間美學方面的優(yōu)勢。層次感鮮明的同時,不同方向的子彈襲來和槍火齊發(fā)更為3D提供了用武之地。至少在2014年上映的所有華語3D影片中,亮度、立體感、出屏效果以及運動軌跡的設計,都暫無出其右者。當然,還有那場可以讓人屏息凝神的打虎戲,一流的特效配上身臨其境的3D畫面,讓人大呼過癮。
與此同時,影片奉獻了一場好的群戲。屬于“80后”、“90后”偶像的表現(xiàn)各有千秋。韓庚的客串依舊很穩(wěn);林更新扮演的少劍波有股子英氣,比起《神都龍王》進步可謂巨大。佟麗婭和陳曉各司其職,裝扮上力求真實,幾乎讓人認不出本來面目,角色也就立得住。至于扮演男一號楊子榮的張涵予是本片最大的驚喜,從扮相到拿捏,從聲音到微表情,乃至他面對質(zhì)疑時的進退、取舍以及老練與智慧都處理得非常出彩。
反觀威虎山,猶如“怪咖”集中營,梁家輝扮演的座山雕自不必提,氣場之足實在令人震撼;余男的戲好得依舊讓人放心;八大金剛更是面部各異,但是看過影片后,幾乎每個人都會愛上蠢萌的老八。
這樣一來,徐克的慧眼選角帶來了不一樣的表演。比起出眾的特效,“軟件”方面也毫不遜色,最終也奉獻了很多場令人驚心動魄的好戲。
說徐克不懂“林海雪原”精髓的人,往往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比起很多華語片導演只有特效沒有故事,徐克不止有故事還有好的角色。這個好角色就是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正如張涵予自己所言,其自身有著濃厚的紅色情結,因此自小便欣賞這部戲,更期待能夠出演楊子榮這個傳奇人物。片中他的大胡子造型非常粗獷,又平添幾分陽剛之美。張涵予以往演過很多正劇中的角色,最典型的就是《風聲》里的偽軍大隊長,以及《集結號》里執(zhí)拗到底的谷子地。此番再挑戰(zhàn)經(jīng)典紅色大戲,并輕車熟路地演繹了無間風云,真正給了觀眾一個滿意的答案。
當然,這個故事最有趣的一點就是觀眾群體會有思想碰撞。因為不僅是“70后”、“80后”的影迷們期待無比,“50后”、“60后”甚至年齡更大的觀眾,受到當年膾炙人口的樣板戲的影響,想必有著更為強烈的觀影意向,因此要做到眾口皆調(diào),還要看徐克的功力。
對華語片而言,我們的賀歲檔期在用“大片”二字去對抗好萊塢占據(jù)一個月的黃金檔期的大制作時,不應只有喜劇小制作和名導的燒錢游戲。華語大片時至今日,以徐克為例完成了一個很好的轉(zhuǎn)變:很多導演終于多年后有了江湖地位,拍攝了自己想拍攝的影片,圓了自己的夢。接下來,只需要你符合市場規(guī)律,用實打?qū)嵉拇笾谱魅ネ瓿刹豢拥姆想娪肮I(yè)化標準的大片,就夠了。
徐克首先用精心設計,為天馬行空鋪了軌道;再用巧妙調(diào)度,為宏大場面梳理了脈絡;更用自己的探索,為3D的創(chuàng)意式運用而非炫技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