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發(fā)琴
(貴州省納雍縣農(nóng)牧局,貴州 納雍 553300)
納雍縣化作鄉(xiāng)位于縣城的西北面,平均海拔1 530m,年平均氣溫14.6℃,年均降雨量1 141mm,無霜期275d,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暖和,雨點水充沛,宜玉米、小麥、馬鈴薯、油菜、大豆等多種作物生長。綠肥不僅能為玉米生長提供豐富的氮肥,而且能增強玉米抗旱能力,對玉米產(chǎn)量表現(xiàn)出明顯效果。為近一步探明利用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蘿卜等作為綠肥的生物措施在玉米生產(chǎn)上的應用效果及機理,特開展了試驗。
試驗地選在納雍縣化作鄉(xiāng)槍桿巖村張升發(fā)家承包地中,土壤類型為黃壤,中等肥力,海拔1 520m,前茬作物玉米。
試驗玉米品種為宣黃單2號;綠肥品種為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蘿卜。
試驗設4個處理,大區(qū)試驗,處理分別為:A 不種綠肥(CK);B種植光葉紫花苕;C 種植箭舌豌豆;D 種植肥田蘿卜。每個處理區(qū)面積160m2,四周設保護行,隨機排列。
種植模式為綠肥聚壟,玉米單株育苗移栽。每個處理區(qū)玉米種植窩距為0.23m,行距為0.92m。綠肥2013年7月8日播種,2014年4月10日聚壟,各處理區(qū)生產(chǎn)的綠肥均用于處理區(qū)聚壟。玉米2014年3月29 日播種,4月19日移栽,每個處理區(qū)基本苗數(shù)為720株,基本苗數(shù)3 000 株/667m2。除對照處理區(qū)施農(nóng)家肥1 000kg/667m2作基肥外,其他處理均不施基肥。5月27 日第1 次中耕除草并按10kg/667m2尿素追提苗肥,7月26日(孕穗期)第2次中耕除草并按40 kg/667m2追施尿素,9月26日收獲并測產(chǎn)驗收。
綠肥對提高土壤肥力狀況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試驗對全田綠肥進行實測,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蘿卜的產(chǎn)量分別為1 571kg/667m2,1 385.6kg/667m2,1 883.5kg/667 m2,肥田蘿卜生物量最高,其次為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約低于其他兩個品種。
表1 各處理土壤水分變化情況Table 1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
從表2可知,采用綠肥處理后,從玉米拔節(jié)到玉米成熟期間土壤含水量均比綠肥播種前的土壤含水量高。在此期間,對照處理的土壤含水量則比綠肥播種前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因此綠肥處理種植的玉米比未作處理的玉米有較好的抗旱效果。采用綠肥處理的土壤養(yǎng)分可知(表2),未作綠肥處理對照的有機質(zhì)低于其他3個綠肥處理,但堿解氮比未作處理對照(CK)高25%,速效磷比其他幾個處理的低。說明綠肥處理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提高土壤養(yǎng)分。
從表3可知,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蘿卜處理種植的玉米單產(chǎn)分別為741.8kg/667m2、595.4kg/667m2、610.0 kg/667m2,分別比對照的玉米單產(chǎn)分別增177.5kg/667m2、31.1kg/667m2、45.7kg/667m2,增31.5%、5.5%、8.1%。在經(jīng)濟性狀上,綠肥處理種植的玉米穗行數(shù)、行粒數(shù)、穗粒數(shù)、千粒重均高于對照,其他經(jīng)濟性狀無明顯差異。因此,穗行數(shù)、行粒數(shù)、穗粒數(shù)、千粒重增加是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花蘿卜3種綠肥聚壟種植的玉米單產(chǎn)高于對照的主要因素。
從表4可以看出,采用綠肥處理種植的玉米投入均為700元/667m2,比對照種植的玉米投入744 元/667m2多投44元/667m2。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蘿卜處理種植的玉米的投產(chǎn)比分別為1∶2.97、1∶2.38、1∶2.44,均高于對照,經(jīng)濟效益明顯高于未作綠肥處理種植。
表2 土壤養(yǎng)分變化情況Table 2 Soil nutrient variation
表3 玉米農(nóng)藝性狀及產(chǎn)量Table 3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maize
表4 經(jīng)濟效益分析Table 4 Economic benefits analysis of maize
用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蘿卜綠肥聚壟種植玉米,抗旱效果好,且用光葉紫花苕聚壟種植玉米產(chǎn)量最高,其次是肥田蘿卜,箭舌豌豆聚壟種植玉米產(chǎn)量居第3。在中高海拔玉米種植區(qū)可以推廣以光葉紫花苕為主,肥田蘿卜、箭舌豌豆為輔的綠肥聚壟。也可根據(jù)當?shù)胤N植習慣調(diào)整光葉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蘿卜綠肥的種植、聚壟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