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麗
硬核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的研究
劉小麗
目的 研究硬核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的臨床價值。方法 以863例(1055只患眼)硬核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按患者自愿選擇手術方式的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388,患眼共471只)與對照組(n=475,患眼共584只),對觀察組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對照組患者行超聲乳化術,綜合對比2組患者療效。結果 (1)術后1、7d時觀察組視力恢復情況要差于對照組,而術后1m時2組視力恢復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患者各類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以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相較于超聲乳化術,雖然超聲乳化術術后短期效果明顯,但長遠效果卻無顯著差別,同時各類并發(fā)癥情況也無顯著差異,且該手術操作簡單,開支小,因此極為適宜于基層醫(yī)院。
硬核白內障;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出術
在社會壓力顯著提升的當下,人們越來越無法有效照顧自身,不少疾病的發(fā)病率都呈幾何上升的趨勢,硬核白內障也是如此[1-2]。值得慶幸的是,目前我們已能通過多種手術方案有效控制該疾病的影響,其中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和超聲乳化術是比較成功的兩類手術[3]。手術方案的多樣化,同時帶來了一個合理選擇的問題,基于此,本研究重點探討了上述兩類手術的特點,通過實踐證明這兩種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科學性,以863例(患眼1055只)硬核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取得非常滿意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師宗醫(yī)院2011年
5月~2013年5月共收治了863例符合要求的患者,以其為研究對象,開展此次研究。由患者自行挑選手術方式,其中388例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將其歸入觀察組,患眼共471只,患者平均年齡(63.8±4.1)歲,病程5~18個月,平均病程為(10.5±3.0)個月;余475例患者行超聲乳化術,將其歸入對照組,患眼共584只,患者平均年齡(64.9±3.8)歲,病程6~20個月,平均病程(7.0±2.0)個月。2組患者一般資料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行超聲乳化術,主要儀器包括Laureate超聲乳化機、角膜內皮鏡、手術顯微鏡等。先于患者角膜或鞏膜上做小切口,隨后利用超聲乳化機生成超聲波粉碎晶狀體至乳糜狀,吸出,植入人工晶狀體。
1.2.2 觀察組 觀察組行小切口囊外摘出術,主要步驟為:(1)行常規(guī)術前準備,檢測視力、B超,眼壓等重要數據,控制血糖、血壓、眼壓;(2)以穹窿為基底,做結膜瓣;(3)做鞏膜隧道;(4)于9點鐘方向處做1輔助切口;(5)粘彈劑下撕囊;(6)做角膜穿刺口,方位為2點半、10點處;(7)水分層,水分離并游離核;(8)粘彈劑配合針頭娩出核,注吸清除殘留皮質;(9)植入人工晶狀;(10)注吸殘留粘彈劑;(11)封閉切口行常規(guī)術后處理。
1.3 統(tǒng)計項目 于術后1d、7d、1m時檢測2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統(tǒng)計術后患者各類并發(fā)癥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結果用“x±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視力恢復情況 2組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情況在手術后1d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其中觀察組視力檢查在0.5~0.9之間的患者眼數有326只,達到69.2%,>1.0的患者人數有42只,占8.9%;對照組中上述2項指標的眼數分別為439只和107只,術后1d患者視力恢復情況,對照組明顯優(yōu)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7d恢復情況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但是在術后1m時,2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n(%)]
2.2 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388例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共有87例患者出現(xiàn)各類術后的并發(fā)癥,占22.4%;對照組經過手術治療后,共出現(xiàn)85例各類并發(fā)癥,占18.0%,2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4776)。
白內障屬于眼科疾病,其主要的高發(fā)人群集中地老年階段,主要是由于隨著老年人視力和身體器官的逐漸衰退,由于眼部長期疲勞又沒有得到有效的照顧和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視力水平越來越低,甚至會出現(xiàn)失明現(xiàn)象。白內障對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極大,由于看不見很可能導致摔傷以及碰撞等其他方面的問題。為了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醫(yī)護人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結合目前臨床研究成果,提出了多項效果顯著的手術方案,其中以超聲乳化術最具優(yōu)勢,超聲乳化術是一種風險極低、安全性高,且痛苦小的手術治療方法,并且其手術可操作性強。這在陳開建等[4-6]的研究中已有明顯的數據說明,但需要注意的是,該手術方式操作較為復雜,且開銷較高,因此臨床應用受到了限制,本例的研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自愿放棄超聲乳化術而選擇小切口囊外摘出術,也是不無道理的。很多老年人認為自己已經年邁,面對高額的手術費用,根本無法接受,所以很多老年患者會選擇比較保守的治療,減輕家屬的經濟負擔。
不過本例的研究卻能同時證明,從長遠視力恢復情況和術后并發(fā)癥情況上看,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與超聲乳化術之間并無顯著差異,這主要是因為其基本原理與超聲乳化術相似,均于鞏膜處做細微切口,進行核的粉碎與去除,雖然和超聲乳化術不同,囊外摘出術需要外物介入患者的眼部,但水下撕囊邊緣光滑,后續(xù)過程同樣在囊內即可完成,因此穩(wěn)定性與療效并不弱于超聲乳化術[7-9]。部分既往研究結果顯示,因開展囊外摘出手術需要利用到圈匙,可能會對眼部造成物理損傷,但從本例的研究中,卻可以看出,觀察組與對照組出現(xiàn)各類并發(fā)癥的差異并不顯著,因此此類物理損傷可能僅與主刀醫(yī)生的手術功底有關[10]。
總之,從本例的研究中能夠看出,針對于硬核白內障患者,在條件受限的情況下,選擇采用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療效同樣顯著,只要主刀醫(yī)生的手術功底深厚、經驗豐富,同樣能控制各類并發(fā)癥,提高術后預后治療,且保證患者的長遠恢復情況。
[1] 楊建,孫峰,吳兵,等.小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硬核白內障[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0,32(10):799-800.
[2] 王丹丹,朱忠欣,蔡軍勇,等.白內障晶狀體核蛋白質組學的初步研究[J].眼科研究,2010,28(6):501-506.
[3] 陳開建,葉劍,袁容娣,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早期視力變化與前房深度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1,36(4):344-346.
[4] 張雙虎.硬核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治療效果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21):4513-4514.
[5] 景桂蓮,李月禮.硬核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的體會[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10(9):654-656.
[6] 王志奇,崔曉榮,高明麗.硬核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臨床觀察[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8(5):364-366.
[7] 徐根才,余婧.小切口囊外摘除術治療老年白內障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30):64.
[8] 金海英.白內障小切口摘除術臨床報告[J].當代醫(yī)學,2010,16(14): 72-73.
[9] 馮延琴,邊紅莉,王飛.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229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1(12):1630-1631.
[10] 國永艷.硬核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6):1257-12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25
云南 655700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師宗醫(yī)院 (劉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