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針對由于椿樹栽培管理粗放,造成了栽植成活率低、生長緩慢、病蟲害嚴(yán)重等問題,詳細(xì)總結(jié)了椿樹育苗與園林綠化栽培中的關(guān)鍵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半干旱區(qū);椿樹;育苗與園林綠化
中圖分類號: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5.063
椿樹適應(yīng)能力強,能夠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抗污染、降噪聲、吸收粉塵。同時也是優(yōu)良的觀賞樹、庭蔭樹和行道樹。隨著造林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椿樹現(xiàn)已成為刺槐之后又一先鋒造林綠化樹種。
1 育苗技術(shù)
1.1種子采集
采種樹要挑選5~10年生,生長健壯的樹,在翅果成熟時連小枝一塊兒剪下,成熟時間一般在10月份,將采下連同小枝的翅果在陽光下翻曬3~4天,干燥后,撿凈雜質(zhì)以干藏法儲藏。
1.2種子處理
播前將種子用55℃溫水浸泡一晝夜,也可用1%的甲醛溶液浸泡20分鐘或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一晝夜消毒,用藥劑浸泡的一定要清洗。種子撈出后裝入濕布袋內(nèi),放在溫暖向陽處蓋草簾催芽,每天用水沖洗1~2次,催芽10天左右,當(dāng)種子有30%裂嘴時即可播種。
1.3適時播種
1.3.1播種時間 該地區(qū)椿樹在春季播種,時間在3月下旬~4月上旬進行。
1.3.2選地整地 育苗地應(yīng)選擇背風(fēng)向陽,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地塊。選好后進行深翻整地,深度30厘米,結(jié)合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整平耙細(xì)后待播。
1.3.3播種 條播行距50厘米開溝,溝深3~4厘米,播幅寬6~10厘米。每畝4~5公斤,覆土厚度1~1.5厘米,播后輕輕鎮(zhèn)壓,經(jīng)10~14天就可發(fā)芽出土。干旱一定要先澆地,適宜時播種,或在開溝后澆水濕溝,水滲下后,將種子均勻地播于溝內(nèi),為保濕防旱可覆蓋地膜,以利保墑出苗。覆蓋地膜播種要按照株距20厘米進行。
1.4苗期管理
1.4.1間苗定苗 苗高3~4厘米時進行間苗,株距5~7厘米。苗高8~10厘米時進行定苗,株距20厘米。每畝保苗10000株左右。幼苗易發(fā)生大小兩極分化現(xiàn)象,間苗時去除弱苗和徒長苗,使苗木發(fā)育整齊、生長一致。
1.4.2水肥管理 澆水一定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濕潤,高溫季節(jié)要增加澆水次數(shù),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水,但切忌水澇,防止苗木爛根。在5月末和7月中旬各追肥1次,每次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追肥可結(jié)合澆水進行;8月中旬進行第二次追肥,畝追施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12.5公斤;9月初開始停止灌溉、施肥,促進苗木健壯生長。
1.4.3中耕除草 一般每月中耕松土2~3次,中耕松土注意不要傷根。由于雜草生長旺盛,一定要根據(jù)苗床上雜草情況,及時除草。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中耕除草要結(jié)合進行,一年進行5~6次,松土深度3~6厘米,隨著苗木的長大而加深。
1.5苗木出圃
春季起苗最佳時間是3月10~20日。如果秋季起苗,一定要進行苗木埋土或沙藏假植,注意保濕防寒,確保安全過冬。苗木起出后要分級包裝,苗高200厘米以上,胸徑2.5厘米以上的,根系完好,主根發(fā)達(dá),側(cè)根3條以上為I級苗,可按10株一捆進行捆扎備用;苗高150~200厘米,胸徑1.5~2.5厘米,主根發(fā)達(dá),側(cè)根1~2條為Ⅱ級苗,可按20株一捆,捆扎備用。其余苗木不能用于造林,可繼續(xù)留圃培育。起苗一定要不傷母根,側(cè)根必須保留15~20厘米以上。
2 園林綠化栽培技術(shù)
當(dāng)?shù)嘏嘤拿?,一般?yīng)隨起苗,隨栽植,如果當(dāng)天沒有栽植完,苗木要進行假植,以防脫水死亡。如果栽植地與苗圃地較遠(yuǎn),需要運輸時,首先將苗木綁實,根部蘸好泥漿,再用草袋或編織袋包裹好苗木根部,再裝車運輸。裝、卸車要輕裝、輕放,防止損傷苗木而影響成活。
2.1 選栽植地
園林綠化不要栽植在有積水的地方,因為椿樹怕澇。
2.2 浸泡樹苗
為保證苗木栽后成活,栽前必須將起出的樹苗放在水里浸泡,特別是越冬假植苗木,浸泡時間一般為2~3天,這樣更有利于造林成活。
2.3挖栽植坑
栽植坑的長寬深均為80厘米,挖坑時,將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栽植時先填表土,后填底土,有利于樹苗成活后快速生長。
2.4栽植
在早春栽植,栽植前每個坑內(nèi)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30公斤、磷肥0.5公斤、磷酸二銨0.2公斤。首先應(yīng)把肥料與表土按1∶3的比例調(diào)拌均勻,放在樹坑底部用腳踩實,然后再填10厘米土。把樹苗放入施好肥的坑內(nèi),按苗木在苗圃地生長的陰陽面放好,將表層土放在苗木周圍,待填土15厘米厚時,把苗木往上輕輕提一提,使苗木根系全部舒展,用腳踏實,接著填二次土,離地面有10厘米高時再踩實,根頸部離地表10~15厘米左右為宜。栽好后澆大水,以坑滿為宜,如果實在沒有條件,每株不應(yīng)少于兩桶水。樹坑周圍要培好土埂,以防漏水,影響苗木吸水成活,待水滲下去后,覆地膜,保持土壤的濕度和溫度,有利于苗木的成活。
2.5中耕除草
生長季節(jié)要及時中耕,每次澆水后或雨后都要中耕。除草要把握“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則,一定要及時,也可將雜草割后進行樹盤覆蓋。
2.6灌水施肥
一般雨季前澆2~4次。進入雨季撤掉地膜,要注意排水,入冬前要灌足水。以后每年春季芽萌動前澆1次透水。定植當(dāng)年不施肥,第二年萌芽前每穴追施尿素0.1公斤,8月下旬每穴追施N∶P∶K=15∶15∶15的復(fù)合肥0.2公斤,以后每年追2次肥,追肥量隨著樹齡的增加而增加。
2.7整枝修剪
椿樹的冠形,一般整成具有中心干的疏散形和分層形。 首先是定干,定干高度按照行道樹或庭蔭樹要求進行。然后在中心干上培養(yǎng)主枝,主枝的配列或是分層的,或是疏散不分層的,由此形成分層形和疏散形的冠形。
作者簡介:李海濤,大專學(xué)歷,喀左縣十二德堡林場,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yè)管理和林業(yè)技術(shù)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