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芳
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英語教學模式,轉眼間伴我走過了近10年的教學生涯。然而看著每一屆英語學習的后進生,我總有股莫名的遺憾,并且心中對他們還總有一絲埋怨——為什么我講過的內容他們總是不會?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課程呼喚新的課堂。在眾多老師為新時代下如何上一堂好課而發(fā)愁時,“生態(tài)課”這個新興詞映入了老師們的眼簾,給了我許多啟迪和思考。
一、“生態(tài)課”指引我前行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與學被劃分得很清楚,即教師負責教——言傳,學生負責學——聽、做、背。形成了教與學之間一種相互獨立的關系,它們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只有要求與管理,是一種單項的傳遞關系,即教師的教單方面地作用于學生的學,使得學生的學處于教的掌控之下,受其約束和控制。因此,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學是依附于教師的教而存在的,沒有教師的教就沒有學生的學。
而“生態(tài)課”的開辟要求課堂上一切以學生為中心,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皩W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教學,將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新課改的課堂更加開放,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從容、自由;新課改使我們的教學更民主;新課改要求孩子們不再是整齊劃一知識的容器,不再是應試的機器,不再是分數(shù)的奴隸,而是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都有所收獲。
新課程理念點醒了原本在教學中略感迷茫的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探討和交流。
二、“生態(tài)課”促使我探究
“生態(tài)課”讓我想起了曾經看到的沃德的一句話:“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好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教師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要想讓學生學到東西,學生得自己渴望學習,而不是讓老師逼著學。實現(xiàn)這一學習目標的唯一辦法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擔任主角,也就是要求學生變革他們原有的被動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模式。新課程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互教互學。新課程無疑給我們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教師應該學習如何來幫助學生轉變他們的學習方式,應該學習如何來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
多年來,學生已經習慣于教師講、學生聽、做筆記、課后背。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而且是有效的活動,老師們的確要動一翻腦筋。然而事實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習掌握的東西固然比靠單方面聽接受的內容要多,要牢固。所以,我們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地學習,讓學生動起來。運用蘇格拉底式的教學原則,向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討論,對話和辯論,希望學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去嘗試,去體驗成功,品嘗失敗,得到提高和進步。當然,如果學生真的“動”起來以后,也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學生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的可能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那么教師得放下架子,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愿意和學生共同探討來解決問題。俗話說:“教學相長?!薄吧鷳B(tài)課”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同時對老師們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師們再也不能手拿一本書,一份預先寫好的教案走進教室完成自己所謂的教學任務,而是要更徹底地思考、備好如何組織引導學生來學習這一堂課。
“生態(tài)課”要求老師學會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備好一節(jié)課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新課改倡導教師能夠較好地把握新課程標準和新課改精神,“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角度出發(fā)來處理教材,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融入個人創(chuàng)造性的靈感,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豐富多彩的課,充分激活教材,激活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而非單純、枯燥的接受知識。
“生態(tài)課”應該是探索、解決問題的課堂?!皼]有問題的課”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課”?!吧鷳B(tài)課”是充滿知識魅力的,是自然狀態(tài)下的真實呈現(xiàn)。我們老師在其中應該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也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自己去學習,如何自己去生活。老師應該學會巧妙設計活動,來讓學生進行課堂上的“有效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僅讓學生大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而且使他們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理解和分享,還讓他們學會了對多種觀點的分析、比較、歸納、批判和整合的互動過程,最終形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有效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走進學生中間,聽學生之所談,想學生之所想,惑學生之所惑,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和認知規(guī)律,使知識的產生自然,合乎學生的邏輯思維。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更多地去關注學生,考慮到他們已知的和未知的知識,而不是想著如何在一堂課內完成自己所謂的教學任務。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心中有數(shù),形成充滿問題探索和具有個人魅力的課堂。
“生態(tài)課”應是人文課堂。以前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現(xiàn)在我們通過新課改理論學習和實踐,課堂上在保留傳統(tǒng)做法的基礎上,又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探討的新面貌,教師努力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做的是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揮他們的內在潛能,煥發(fā)無窮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然而,我們應該承認,在學生中的確存在差異。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發(fā)展水平,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新課程下的生態(tài)課,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積累,而且要關注他們過程與方法的培養(yǎng),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三、“生態(tài)課”激勵我提升
“生態(tài)課”的理念讓我如獲至寶,并且我抓住一切機會外出學習聽取專家的報告和公開課,我學到了很多,我覺得自己突然有了有效教學的方向和目標,我決心以一種新的面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我不再一堂課滿堂灌,而是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本學期我接了初二一個英語后進班,大部分學生不愿開口講英語,每節(jié)課只是被動地聽老師講,做筆記然后背誦。我找了些學生談話,從他們的回答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缺乏自信,而且在初一的時候,他們課上也很少講英語。基于這個原因,我在英語課上花了些時間跟班上的學生進行了思想交流,讓他們明白學習英語的目的并不是完全為了考試,最主要的是學會一種主要是用于交流的語言,就跟我們的母語一樣。我還讓他們明白不應該太關注自己的每次英語測驗的成績,應該關注的是自己在課堂上學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優(yōu)異的成績來源于不斷努力的過程。我并表態(tài)我會盡我的全力來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赡芪沂切陆铀麄儼嗟睦蠋?,他們對我有種新鮮感,也可能是我誠摯的思想勸導鼓舞了他們,我頓覺他們有些興奮。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降低了課堂新授內容的難度,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為課堂主線,由易到難,從他們現(xiàn)有的水平出發(fā),從他們感興趣的內容為著手點,聯(lián)系生活,精心設計了各種跟課文內容相關的簡單對話,課內課外話題的討論,還組織他們進行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成員表達得分最多就給于小禮物鼓勵,引導他們在我的課堂上“動”起來,生生互動,小組活動等多種形式讓他們不再感到學英語是枯燥的,課堂上的笑聲也多了,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們從一開始的羞澀轉變到現(xiàn)在的自然狀態(tài),是啊,自然狀態(tài)下的課不就是“生態(tài)課”嗎?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自信了,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們班的英語成績也上來了,并擠入了年級前列。今年有一次,教育局相關領導來我校進行教學督導聽課,我的課深受好評,并且還表揚我們班的學生說:“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學得還真不錯呢!”這令人欣慰的話也讓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生態(tài)課”引領我學會走一條“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獲幸?!钡挠⒄Z教學之路,“生態(tài)課”呼吁我們的思想要變,我們的教學方式要變,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終生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我們要身體力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