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國頌
2015年,一個平常春天的早晨,就像我們要去上班一樣,我們一行人出發(fā)去省里參加五年一度的省作代會。曉惠作為代表與我同行。她也像平常一樣,拿出一本還帶著墨香的書給我看,那是她的新作《北上海》。
作為文友,我知道她一段時間,曾經(jīng)很興趣地往一個叫海豐農(nóng)場的地方跑,很謙恭地走訪一些人,也很認真地做著筆記。后來我知道,那是她在為她的《北上?!纷鲋φn。說是“袖手于前,疾書于后”,其實對于她的《北上海》,所有的一切,她的付出都是蠻努力的。
北上海,作為一個地理坐標,在江蘇的大豐已經(jīng)存在了65年。65年,無論是上海農(nóng)場還是海豐農(nóng)場,一個“?!弊郑瑓R聚了多少百川,留下多少言傳。于是就有了這樣一些人物,因為《北上海》活在了我們的腦海,以至于在你即使合上書本,他們也不會離你而去。他們是從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的老將軍、場長黃序周、陳毅托孤中的老革命鄒魯山,含冤致死的趙逸文教授夫婦,連同一個叫旺財?shù)牧沂亢徒写蠛5男∩虾O路胖?還有一些人物,像楊小法、陳綠茵、上海寶貝、鐘表師傅、中將太太等等等等,一個一個,隨著情節(jié)而躍現(xiàn),隨著故事而鮮活。
被《北上?!犯袆?,其實首先是作者被北上海原生態(tài)所感動?!耙粡堈掌?,一張黑白照片,一個小男孩倚立高個兒的軍人身邊,身后右側(cè)是掛著‘上海勞改局管理委員會木牌的大門,是很久以前的照片了------”但恰恰就是這樣一張照片,吸引了作家的眼球。于是,在看似不經(jīng)意的注視和詢問間,作者走進了北上海、走進了那片神奇的土地,開始了娓娓的敘說。
《北上?!返墓适率鞘裁?,是寫開墾伊始拓荒人的奮斗與堅守?非常時期政府對沉淪人的改造、流浪兒的安置?還是寫這些人一生命運多舛,不絕生與死的抗爭?亦或是記錄那個年代,大上海知青在這兒一聲嘆息的蹉跎歲月與沉思懷想?是,都是。打開《北上?!罚尸F(xiàn)在我們面前的,真的有那些個崇高的形象在我們眼前閃現(xiàn)。黃序周,這位1927年參加革命的老功臣、北上海的墾區(qū)之父,為了北上海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他櫛風沐雨、嘔心瀝血。他把通訊員當成自己的孩子,他給洗衣買衫,他把墾區(qū)所有的孤兒小孩也都視為自己的骨肉,“人之初”,是他首務之要,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墾區(qū)小學是墾區(qū)最先的建筑。黃序周有話,“聽到孩子們的讀書聲,會覺得我們的工作和勞動更有意義?!睂⒆觽儊碚f,他就是一個慈父。他一向是溫和的,但僅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那是在風雪交加、危房岌岌的關(guān)頭,當他看到農(nóng)場機關(guān)有人漠然百姓安危,圖享受在辦公室烤火時,他一腳踢翻爐子:你這算是農(nóng)場哪門子共產(chǎn)黨干部!一個愛憎分明、有血有肉的資深共產(chǎn)黨人形象躍然紙上。鄒魯山,也是作者為之濃墨重彩的一個典型,他把一生獻給了偉大的事業(yè)?!霸谒哪贡拢癫刂晃晃幕送渡砀锩膴^斗史,更埋藏著一部新建北上海的風雨史”??梢哉f,沒有他們,就沒有北上海的今天。在《北上?!返淖掷镄虚g徜徉,我相信這一點。是他們,早在1952年那個新年的第一天,就在農(nóng)場露天廣場搭起的臺子上給農(nóng)場的所有人點燃了明天生的希望。后來就有了風塵女的歸真、大煙鬼的新生,甚至能把一個曾經(jīng)上海灘上的小混混、小扒手改造成農(nóng)場的突擊隊員,成為讓人們銘記的烈士。這其間,黃序周他們經(jīng)歷了多少艱苦卓絕的努力,又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詠嘆!
歷史是人民寫的,共和國的歷史,有陽光當然也有慘痛。對于這些,《北上?!芳葲]有回避,也沒有輕描淡寫。對“縱火案的揭密”,就暴露了我們隊伍中曾經(jīng)也還有那么一些人是如何的自以為是、如何的主觀武斷、好大喜功,以至鑄成冤案,讓楊小法他們的一生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北上海曾經(jīng)發(fā)生的一切,實際上就是共和國成長的縮影。那一塊飛地、那一片黃海濕地,注定生長希望,也會不斷延伸新的故事。到了文革風起云涌的1968年,這方土地又迎來了新的主人,這就是上海知青。他們一個個先是懷揣理想,激情滿滿。他們把上海灘政治上的躁動與狂熱帶進了北上海,他們也把那個年代充滿鮮明色彩的元素,比如年輕的生機與朝氣、比如芭蕾、比如黃軍帽、紅圍巾乃至于小翻領(lǐng),帶到了農(nóng)場。他們在這里灑下汗水、播種愛情,甚至孕育了下一代。這里,記載著他們上海八萬知青磨練的榮譽與奉獻。當一切新鮮與盲從歸于平靜和失落,當所有的日子必須付出青春和所有,他們思想的彷徨和情感的思鄉(xiāng)就成了一種心痛。好在這樣的日子,這樣的下放運動,在文革結(jié)束后也被宣告終結(jié)。
《北上海》有個副標,叫“這片飛地上的愛恨情愁”。我很喜歡“愛恨情愁”四個字。如果讓我們拋開傳統(tǒng)文藝學的理論,繞開所謂主題崇高與否,我很贊同文學的“表現(xiàn)”說。我一直以為,一部作品中,作者只有讓它完全地去表現(xiàn)生活,這部作品借之于讀者才會有更好、更深刻的闡釋?!侗鄙虾!窇摼褪沁@樣一部作品,一部交織愛恨情愁的段代體的史詩。
說是愛恨情愁,其實也不然,有愛之然會有情、有愁,但一個“恨”字,似乎在《北上?!分袑懙貌⒉欢?。我們說,生活之所以讓人充滿希望地活著,愛是不變的永恒動力。沒有愛的支撐就不會有所有的一切。作為心靈坐標上的暖巢,愛是需要構(gòu)筑的。像首長和通訊員父子般情深的愛、像杜仲賓老師對學生家長般不丟不棄的廝守,這些從道義、良知和責任構(gòu)筑起來的愛,足以讓被愛的人一生溫暖。陳德福和阿蘭、記工員金桐和最后的“上海寶貝”葉靜、鐘表師傅阿良與玉琴、過去上海灘的“小扒手”和當?shù)剜]政姑娘、蓮芳與獸醫(yī)、田崇志與鐘筱梅他們的情愛,一章一節(jié),讀起來,讓人確信“野百合也有愛情”。特別是農(nóng)場小電工與曾經(jīng)的軍統(tǒng)電報員、做過中將太太的高蜀蓮之間的忘年之愛、還有土壤教授趙逸文與妻子陶玫在十年浩劫年代同生共死的凄美之愛,在作者的筆下,更是寫得如泣如訴,如如歌的行板。這些故事,或是通過作者的描述,或是由被訪者深情回憶,呈現(xiàn)給讀者的都是一種沒有被市俗沾染過的純美至愛,只要我們稍稍走近故事里的人和事,我們就會對這些曾經(jīng)有過的愛、有過的存在,興趣盎然??梢哉f《北上?!防锩娴乃腥耍谧髡叩墓P下都有人性閃光的地方,哪怕他先前并不光彩,后來也沒有輝煌,他的內(nèi)心最深處也還有絲絲殘存的愛。像多少年后,“縱火案”冤屈昭雪,已經(jīng)老去的阿根和楊小法他們,最后仍然沒有忘記說一聲感恩。
人性、人情、人文,追求“三人”化的寫作理念,應該說是曉惠在《北上海》里面所要想達到的目標??催^《北上海》,我可以客觀地講,她達到了她的追求。寫人性,她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超越那個時代政治標簽化以外的東西,讓像黃序周一樣充滿道德、正義與良知的為政者們在作品中成為主流,成為人民大眾的親和者。而那些一度在“大上?!北划斪鳠o賴、垃圾的“下三流”們,在北上海這樣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里,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從1951年那個雪花飄灑的冬天到1953年春暖花開的春日,除一小部分人經(jīng)公安部門核實無誤被判刑外,另外9200多人正式由‘游民‘游犯轉(zhuǎn)變身份為‘場員”“那些日子,場員們談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新人村、新身份,笑聲四起的時候,又都說起自己的明天與將來。他們有理由歡笑,他們也有資格領(lǐng)取這新的‘身份證?!睍腥绱藢懙馈H诵缘墓饷⒄娴木褪悄敲磦ゴ?,人鬼陰陽兩隔,一切全在于我們?nèi)绾谓袒?。黃序周堅信“人之初,性本善?!边@在那個年代是多么的難能可貴!正是基于這樣的出發(fā)點,他們的工作才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成績,也才發(fā)生了北上海人至今仍然津津樂道的一些感人肺腑的人情與愛情故事。在《北上海》中,你可以說他或她是好的,還有他們,因為時代背景及各種不同的境遇,走過彎路的人,在作者筆下其實也閃爍著未泯的良知?!侗鄙虾!肥菫跬邪顔??我寧愿相信是這樣,當這塊上?!帮w地”上所有的人生活有希望、美好有向往、愛情有滋潤,大家都在為北上海的明天而努力、為愛情而守望,大家都因為有尊嚴地活著而變得純粹與崇高,這樣的“情化”烏托邦又有什么不好呢!我很高興,作者作為女性,用她天性的“母愛”和柔美為我們擷取了生活中美的素材,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像文革中,田崇志帶著北上海人感恩的心情千里迢迢去看望被打倒的黃序周,一聲“孩子”,融入多少深情!這樣寫來的情愛、大愛,要想不被她打動反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讀完《北上?!罚銜杏X,它主題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但它的敘述、它的文學的形象性,它所傳遞出的隱含在文字背后的人文價值,卻不會因為主題大小而受影響。為地方存志、為人物列傳,為一切有價值的謳歌,用純粹的情感表達,描繪出最精湛的“天人合一”意境。這樣的人文本真,置于當下的浮躁無疑是一劑良藥。
我沒有和作者交流過《北上海》的寫作,我相信一部作品從她問世后,所有評判的話語權(quán)實際上就轉(zhuǎn)移到了讀者手上,無論作者是同意還是否認,所有的反響、所有的闡釋一切源自作品又歸結(jié)于讀者的賞析?!侗鄙虾!返膶懽鳎扔兄袊鴤鹘y(tǒng)的寫作風格,又有西方傳記思辨議論的色彩。一般而言,我們也許會認為作品中出現(xiàn)過多的議論會削弱它的形象性,而我在《北上?!分械玫降挠∠髤s正好相反。像“蘆葦蕩、三角窩棚與露天教室”章節(jié)里對當時上海市將小孩北遷墾區(qū)的發(fā)問:“今日之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出讓這批孩子來到墾區(qū)的理由。何況------新生的共和國理應為他們提供一個比墾區(qū)更穩(wěn)定、學習條件相對更好的環(huán)境?!毕瘛翱v火案揭密”中的議論:“只有一次的人生和生命??!昭雪、平反對人生來講的確具有特別的意義與質(zhì)量,但‘為什么到現(xiàn)在才來找我們的詰問一如隕石般破空砸下,讓多數(shù)被擊中的心靈感到陣陣顫栗,蕩漾起深深的痛楚。”還有在“蹉跎歲月,青春之歌”中對知青插隊的思考:“其實,無須如此的‘非黑即白,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再殘酷無情或再美麗如畫的人和事,都有其二元、三元甚至多元的效果。面對時代與社會的雜亂無序,在生存法則與生活方式遭到踐踏的年代,強者用生命來應對、解讀甚至抗爭?!弊x著這些思辨性的議論,我能感覺到作者在寫作中蘊結(jié)了多大的激情,這些議論思辨通過作者的自然流露,無疑能引發(fā)讀者更為強烈的共鳴。斯人、斯事、斯時代,經(jīng)歷過的亦或沒經(jīng)歷過的,場景之外,我們隨著作者敘述的深入,對《北上?!啡匀挥袩o窮的感嘆和無盡的思考。
曉惠是一個對文字特別有觸覺和美感的人,她對文字的執(zhí)著與用心,在《北上?!愤@樣一部大部頭作品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散文化的敘述、賦有區(qū)域特色的口語,隨著故事的深入,作品中不斷融入的更多帶有形象質(zhì)感的語匯,我們感受到的就是對生活記錄的“源于”與“高于”。作為對曾經(jīng)真實發(fā)生過的人和事進行敘述,我們需要的素材和要舍棄的素材同樣重要,這個時候,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寫作態(tài)度和寫作能力的體現(xiàn)。田崇志,在作者筆下絕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那張照片上的小男孩是他,作者把北上海過往沉浮的一系列人和事打撈起來,串就成書用的也是他的日記。田崇志日記之所以成為作者素材選擇下難得的珍品,皆因為那日記本身其實就是一段讓人泣下沾襟的故事。田崇志記日記緣于對遠去臺灣的父親的承諾:“‘爸爸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每天都要記日記,十來個字也行,百十個字也可以------這樣再見面的時候,爸爸就知道你們是怎樣過來的。父親的話和父親著長衫的身影一起烙進了他的生命之中。他每天都在寫日記,就像是與父親在交談在對話,這日記本,一記就是整整17本------”父親終于回來了,“看著這大大小小的日記本,年近八旬滿頭白發(fā)的田中瑞抱著52歲的兒子號啕大哭。40年的牽腸掛肚,40年的相思與痛苦?。 闭沁@些日記,陪伴田崇志走過了過往歲月,也給作者提供了寫作《北上?!返牡谝皇仲Y料。當然還有于斯,在全書的尾聲,作者以詩化的場景,敘述“一些遙遠的聲音在耳邊隱約而來,于斯心一動,他忽然覺得自己似乎觸摸到了什么。是什么?是寶藏?是歷史?是流逝的歲月和許許多多不該被遺忘的故事?也許一切只是文人的敏感。他感到一種吸引甚至誘惑。他想走近這塊土地。他想走進這塊土地?!弊x到這里,我們不由得對為北上海素材、史料的留存,曾經(jīng)和現(xiàn)在默默奉獻的人肅然起敬。
讓過去與現(xiàn)在、讓昨日與今日有機銜接,讓明日以及后人感知與領(lǐng)略那段北上海的歷史,是作者寫作《北上?!返闹髦妓?。《北上?!肥巧⑽氖吩娺€是紀實小說亦或如報告文學,其實只要你閱讀進去,這些就都不重要了,作者需要的是表達、是敘述,而讀者則需要咀嚼和反芻。事實上,對敘述而言,從來沒有人判定,一部書該怎么寫。文無定法,《北上?!烦尸F(xiàn)給我們的已經(jīng)讓人忘卻了它是一種什么文體。也是的,散文曾經(jīng)是曉惠的摯愛和拿手好戲,如今寫出如此浩繁的《北上?!?,我想她或許本就忽略了她要用什么文體去寫,她完全陶醉在久遠的年代里,她需要一種充分的表達。一如伯樂相馬,表達在她筆下也早已脫離了文字,達到了一種由具象上升為意象的本質(zhì)性升華。